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6日 · 初選案譚文豪、郭家麒、楊岳橋冀早判刑 稱長期還押感焦慮 控方:應待不認罪者審結. 圖1之1 - 已退出公民黨的立法會前議員郭家麒(左起)、楊岳橋和譚文豪因涉 . . . . . .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47人因「35+初選」被控《港區國安法》下的串謀顛覆國家 ...

    • 可成改善民生新力量
    • 社創項目擴大規模有限制
    • 各持份者參與 助發揮社創潛力

    社創在香港,某程度上屬社企發展的延伸。2000年代初,社企愈來愈獲得政府和民間組織的重視,視為有效的扶貧手段。在這時期,社企的主要目的是為弱勢創造就業和培訓機會。同時,受政策等因素影響,界別長年由政府和具規模的社會服務組織主導。2000年代末,全球掀起一波社會創新浪潮,在社企領袖等的推動下,社會創新被納入社福政策議程的核心部分。與培育或支援社創有關的平台、協創機構、比賽、基金相繼出現,編織成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網絡,希望通過締造有利的社會環境,讓社創項目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在這過程,政府無疑擔當着重要角色。根據公開資料,至今年9月,政府透過「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下的「創新計劃」資助及培育了280個社創項目(註1)。筆者為基金進行的評估研究發現(註2),就業融合外,愈來愈多參與者嘗...

    然而,從我們與多位社會創業家的訪談中發現,這些社創項目普遍遇到資金、人脈、缺乏規模化點子等的困難,以致未能進一步擴大規模。最終,即使能持續經營,所創造的社會價值亦有限。受訪社創家亦反映生態系統內的支援似乎仍集中在新創立、處於種子期的項目,未能針對擴張項目的需要。 事實上,英國文化協會去年訪問了138間本地社企(註3),約七成受訪社企的全職員工數目少於10位。獲社創基金資助的「創新計劃」社創項目中(註4),有約七成五屬實驗性質的「原型項目」(prototype),即旨在試驗意念的可行性。由此可見,本地社創項目的規模大多細小,只能惠及有限的受眾。一個健全的社創生態系統能通過為創業家提供關鍵資源和機會,如募集資金、導師指導、相互學習和交流,促進項目的可持續性和成長。我們認為,要進一步發揮社創潛力,...

    首先,知識生產機構如大專院校和智庫可多與社創項目合作。社創項目的特色是深植於社區或弱勢社群的需要,但往往因資源不足,未能發展出點子計劃下階段發展。通過知識交流、創造和轉化,兩者的協同效應或可使社創更有效應對社會需要。 其次,擴大規模需要資金支持。為給予社創項目更多融資機會,生態系統有需要發展更多元的融資渠道。在英美被普遍應用的「按效益付費」(Pay-For-Success)是其中一個值得探討的方案。與傳統資助模式不同,此機制下的投資回報取決於社創項目的實際成果,若項目達標,中介機構(如政府)需向投資者支付利息,這或許能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公營或私營機構可試驗各種能幫助社創項目融資的模式或渠道,讓他們有足夠資源繼續服務社會。 解決社會問題不能一蹴而就,社創項目需要各界持續的支持,才能發揮影響力...

  2. 2021年5月10日 · 西醫巫浩源不恰當開藥致病人中毒亡 死者家屬稱醫委會停牌3月緩刑年半懲處太輕要求覆核. 圖3之1 - 左圖為巫浩源的診所;右圖為死者遺孀(左)及胞姊。. (劉焌陶攝/丘萃瑩攝). 普通科醫生巫浩源2016年向腎衰竭患者4次不恰當處方藥物,病人服藥10多天 ...

  3. 隔4年再訪港許知遠:無力感裹挾每個人. 【明報專訊】如今專研歷史人物梁啟超的內地作家許知遠(圖),昨攜新作來港宣傳。. 這名戴黑框鏡、蓄長髮的前傳媒人,接受本報訪問時,年近50的他總是平靜凝視現實的斑駁,也少些往昔的直言不諱,惟愛強調接納 ...

  4. 2024年5月13日 · 據控方案情,被告當日下午5時許被巡邏警員看到,被告背著背囊進入涉案大廈,遇上從樓梯步下的警員,表現引起懷疑。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法庭. 上 / 下一篇新聞. 持「行街紙」的越南籍男子2020年在深水埗遇上警員截查,被搜出1支手槍,警員再在其寓所找到兩支手槍及市值逾200萬元的毒品。 被告經審訊後被裁定2項無牌藏有槍械及1項販毒罪成,法官今(13日)在高等法院判刑指,其中一支槍被帶到公眾地方,未能肯定距離使用是否僅一步之遙,再考慮毒品份量,判被告監禁31年4個月。

  5. 2024年5月8日 · 警方拘捕一男一女,涉嫌從泰國以寄倉行李方式帶24公斤大麻花,轉折地經韓國首爾再回港。. 警方於男子的兩件行李發現所有涉案毒品,女子則涉嫌負責監視該男子販毒,兩人同被控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將於明天(9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

  6. 2024年1月16日 · 藉科技創新 改善交通服務. 面對的士行業服務質素持續下滑和不斷上升的價格,社會已達成共識——不能再容忍。 因此我們強烈呼籲大家聯合起來,共同反對的士無理加價,要求政府改善的士投訴機制,便利市民、旅客向政府反映和投訴的士司機態度問題。 同時,我們更應推動引入網約車服務,以科技創新改善整體的點對點交通工具服務質素。 這不僅是對目前狀况的有效回應,也是順應未來交通發展趨勢。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應當擁抱科技創新、改善民眾出行體驗,提高城市運輸系統的整體效率和質量。 讓我們一起努力,為本港交通問題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創建一個更公平、高效、便利的交通環境。 通過集體努力及對政策的積極影響,我們可以推動本港交通行業向着更加現代化、客戶友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