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5日 · 現時扣稅年金扣除額上限為60,000港元,意味每年3月31日前一筆過支付60,000港元保費,便能夠趕及稅季享扣餘額。 以薪俸稅17%稅率計算,每年最終可慳稅10,200元。 扣稅+回報 保證IRR高見5.8% 表1用45歲非吸煙男性作例子,供款期為5年,並於50歲起獲發年金,年金領取期為10年。 以保證IRR計算,立橋人壽為各款產品中最高(3.4%)。 如計及扣稅,保證內部回報率(IRR)進一步提升至5.8%。 在非保證回報的扣稅年金方面,5款產品中,立橋人壽同樣為最高達3.4%。 如計及扣稅,其非保證內部回報率(IRR)則提升至5.8%,同樣跑嬴其他同類產品。 另外,市面上部份扣稅年金接受網上投保,方便消費者。 在上述產品中,立橋、恒生及中銀都容許網上購買扣稅年金。

  2. 2024年4月25日 · 市面上物理治療費用大約是800至1200港元一次,10Life參考市場上收費水平,找出5款物理治療保障較全面的意外保險產品。 從表1可見,就上述物理治療假設情況, 保誠、恒生及藍十字的產品可全數賠償 ,所以得到物理治療保障評分10分滿分。 - 表1: 比較5款意外保險物理治療賠償保障(港元)- 假設投保人士為35歲文職人士. 點擊圖片放大. 值得留意,大部分意外保險均要求,在接受註冊物理治療師治療前,受保人須先得到註冊醫生建議或持有轉介信。 假如消費者為了物理治療開支保障而揀選意外保險, 應考慮以下三大事項: 是否僅需要物理治療? 如果需要多種治療,可能需要更高的醫療費用限額; 平日物理治療的費用金額多少? 假如較為昂貴,可考慮不設每次物理治療賠償上限的意外保險; 尋求物理治療的頻率幾高?

  3. 2021年5月25日 · 基金新聞. 發布時間: 2021/05/25 12:50. 最後更新: 2021/10/20 16:01. 分享: 大家通常都能在基金名稱的背後見到一些英文代號,包括「A」、「B」、「ACC」及「MDIS」等,但到底有多少人知道這些英文代號代表着甚麼意思? 根據基金分銷機構的資料所顯示,有關的英文代號其實是為包括基金買賣費用、派息等方面進行分類。 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產品時,又應該如何作出判斷? 以下是綜合本地基金分銷商,把本港基金產品最常出現的英文代號供大家作為參考: 【對抗通脹 哪些資產可保值? : 按此 】 A類基金:認購時支付費用. A類(亦可稱為第1類)基金是指投資者在認購時便需要支付相關的銷售費用,其中股票基金最高銷售費為5.25%。

  4. 2021年5月11日 · 特約. 發布時間: 2021/05/11 00:00. 最後更新: 2021/06/03 17:06. 分享: 投資股市除了股票,更可透過指數期貨如恒指期貨、道指期貨等投資股市指數。 不少人認為指數期貨是高風險的投資工具,然而期指除了可以「博單邊」外,亦可以作為「對冲」。 在持有藍籌股同時沽出期指,即使大市回落,沽期的盈利亦可覆蓋部分甚至全部股價跌幅,從而鎖定盈利。 報價交易系統都很重要? 投資恒指、道指期貨慎選交易平台. 股票可以長期持有,但指數期貨有槓桿效應波幅較大,兼每個月進行結算,投資期指就算不是「每分鐘幾百萬上落」,亦要因應市況隨時修訂部署,因此實時期貨指數報價系統非常重要。

  5. 2020年7月9日 · 唔中定義就唔會賠癌症治療?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半私家房)「全數保障」產品保障顯優勢. 所謂「全數保障」(註),保險公司會全額支付,扣除自付費(如有)後的合資格醫療費用,但主要受每年保障限額、及終身保障限額所限。 在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半私家房)中,醫療保障評分非常高的產品都是「全數保障」。 半私家房計劃保費高 選自付費減負擔. 不過,「全數保障」比「細項設限」的半私家房計劃(無自付費)的保費都較高。 若消費者希望得到「全數保障」,又擔心醫保保費高昂,可選擇設自付費的產品,保費會便宜得多。 有些消費者既沒有團體醫保,也不想先付自付費(墊底費),但預算有限,又有甚麼選擇呢? 於 10Life《產品解碼比較》 內,大家亦可按保費來篩選產品,但當然仍要留意產品整體的醫療保障。

  6. 2024年4月8日 · 據運輸署公開信息,由 2024年8月25日 起,不記名長者八達通及一般個人八達通將不再適用於2元乘車優惠。. 若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如仍未有樂悠咭,應盡快申請!. 本文為你歸納總結了 2024年的最新長者優惠 ,持有樂悠咭/長者咭的朋友就可享以下優惠,即看有 ...

  7. 2020年11月13日 · 「不知從何時開始,每到『雙十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營銷策略下一波又一波的集體高潮,那些煽動人性的文字遊戲、無孔不入的商業信號、不斷刷新的多收數據,記錄著所謂的狂歡。 事實上,自從有了「雙十一」之後,不少人都對這樣人為的刺激消費活動嗤之以鼻。 不是說不能做促銷,而是有沒有需要或必要在單一天或短時間內去吸引全國民眾去花費在一些未必是必須的商品上呢? 而且當全國數以十億計的人都在網購,伴隨而來的就是送貨的問題。 每年的「雙十一」後,報章總會刊登一些堆積如山待發貨的商品被擠在物流公司倉庫的門外,而這些商品需要為數萬計的「快遞小哥」運送到客戶手上。 但今年「雙十一」前,不少快遞小哥卻發動維權行動,以罷工方式來表達訴求。 訴求是什麼呢? 就是要求各網購平台不要再減他們的人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