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9日 · 工時長,壓力又大,為何要繼續捱下去呢?「都是為了人工。」馮小姐坦言,尤其是在Big 4工作薪雖然只有14,000元,與普遍大學畢業生相約,但第2年就會跳升至20,000元,第3年更可超過25,000元,升幅非常大。

    • 階級觀念重 陪上司坐通宵
    • 人工高的背後 「他或泊了好碼頭」
    • 數字國度 是非最多

    「口說像是很friendly,工作氣氛很融洽,但Big 4暗地裏的階級觀念是極重。」看着新生代初入Big 4時報以「很大」、「有很多層」的稱頌,過去4年一直在那裏工作的阿樹,突然感慨這群新丁在未來1年得不斷核對收據,還要負責送信、影印、掃瞄文件、入票,甚至快要兼任秘書工作,在這巨型染缸下工作,屆時不知會變成怎麼樣。 Big 4的架構是從低做起,而這逐年遞進的關係亦延伸至公司內的人際關係,阿樹指,有些senior年資或許只比junior多1,兩年,但仍喜歡稱呼同事為「小朋友」,「小Jun Jun」,而且團隊亦有着「陪坐」的文化,「有些人喜歡做到凌晨,覺得做得很晚便是好wok,很厲害。那些senior同事很喜歡培養team spirit(團隊精神),覺得全組人在夜裏仍坐在公司,代表他們很有士氣及...

    若不願做交際花的,便得選擇一條較崎嶇的事業路。雖說Big 4內的職銜是隨每年而遞升,但薪酬其實仍是按員工全年的表現而有所調整。以阿樹的前公司作參考,內部的評分方法就如大學的GPA般,分為Exceed Expectation、Meet Expectation與Below Expectation等較大的等級,亦有「+」與「-」等的小分類,「你拿什麼grade便得到怎樣的人工」。而由於評核員工的就是上司,所以阿樹如此說:「如果你老世睇好你,便會給你好的grade;若他們唔睇你,你做到識飛都無用」,又指若有人能夠拿到Exceed Expectation,要不是那人的工作效率很高,要不就是「他泊了好碼頭」。 阿樹的話中有刺,皆因這就是他自己的寫照:他曾接下很「wok」的任務,要幫助一位剛打完官司的客人...

    在這個不見天日的審計國度,天天面對着呆板的數字,令稍有丁點趣味的消息都會被瞬間吸收,公司內部流傳消息的速度或要比用光纖還要快。「一堆20個人,因為原本不太熟絡,所以圍在一起就會講是非。」「流言」可畏,阿樹亦親眼目到當中的威力,「曾有位同事(下稱為A)在10月中入職,碰巧遇上一位小器的manager,加上又不討她歡心,所以A才入職2個月內,便已被人『唱』到所有managr都認為他做事是不行的。」阿樹指A曾委託其他同事幫他寄出信件,這在Big 4內來說原本是一種很慣常的互助舉動,但這次卻因A所委託的同事犯了一個失誤,而令信件發回。「因為我們在寄件時是有嚴格的規定,結果這事令那manager很生氣。她沒理會這是誰出錯,但從此便對A留下很差的印象。」A那年的「成績表」亦獲得了很差的評級。 「據找觀察...

  2. 2017年6月26日 · 1. 加入四大會計師行,又稱Big 4,是大多會計畢業生夢寐以求的願意,但年內叩門的人多不勝數,要走入這外人看似閃閃生輝的Big 4城門,便得通過「看實力」的能力傾向測試(aptitude test)及「看技巧」的面試兩關。. 要在面試部分突圍,有什麼秘訣?. 「唔好太 ...

  3. 2017年3月13日 · 不過,當記者與多位在Big 4工作有着不同年資的受訪者接觸後,發現他們無論是對工作愛或恨,仍異口同聲地承認,在Big 4的國度走過一圈,是有着好處的,從實習開始便在Big 4工作,現晉升至管理層的受訪者F甚至表示:「Big 4 is addictive(在Big 4工作會

  4. 2021年6月19日 · 兩人工作採「男主外、女主內」策略 坊間常言,夫婦共處工作,容易出現紛爭與分歧,對此徐嘉穎表示,工作出現分歧是正常的,甚至認為會是一件好事。

  5. 2022年8月8日 · 政府統計處日前公佈,受到疫情影響本港2月至4月份失業率再次上升至5.4%;失業人數有20.61萬人。 雖然隨著疫情減退、經濟活動恢復失業率應該會回穩,但打工仔應如何在這個時勢中爭取到工作機會呢?

  6. 2023年2月23日 · 近日,中國政府據報要求國有企業逐漸停止聘用「Big 4」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即羅兵咸永道、安永、畢馬威和德勤,以維護數據安全。 翻查資料顯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