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0日 · 文/簡單心理. 很久以來人們都更關注自然災難給人心理上帶來的創傷,比如地震海嘯;直到不久之前,人們才承認另一種心理上的創傷,它日日發生,人們常常對此避而不談,它給人心理上帶來深厚的傷害,很多人甚至會出現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這就是親密關係中的背叛創傷。 在討論親密關係中的欺騙與背叛之前,我們需要釐清一個概念,那就是信任。 只有你曾經信任過一個人,你才能在後來被欺騙,被背叛——這是一個前提。 不同領域的學者們都將對他人的信任視為最核心的社會資產 。 大體上,信任可以被分為兩類,一類涉及到熟悉的小圈子中的人,稱為「殊化信任」,譬如朋友,伴侶,父母。 另一類則關於廣大的不熟悉的人群,稱為「擴散信任」,譬如陌生人,或權威。 信任是如何產生的?

  2. 2016年1月4日 · 其實你可以放過你自己. 【加拿大研究】從這 5 個生理反應,可以看出你內心受了什麼傷. 維多利亞超模的赤裸告白:在看過業界最汙穢不堪的真相後,我決定離開. 看漫畫了解憂鬱症患者:「憂鬱和焦慮結盟,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把我擊垮」 (本文由 DeluCat 中文動態發布站 授權刊載,禁止轉載) 人生. 心理. 生活.

    • bts suga 入院1
    • bts suga 入院2
    • bts suga 入院3
    • bts suga 入院4
    • bts suga 入院5
  3. 2018年5月9日 · 2. 不喜歡講電話,只傳訊息. 你可能覺得很奇怪,不講電話跟我心情不好有什麼關係? Aparna Iyer 指出,不習慣講電話的人,常常忽略電話響,任其轉到語音信箱或等別人傳訊息。 但是 「講電話」是最低程度的社交 ,若你連講電話都不肯,其他形式的社交想必參與度更低。 人是群體動物,越封閉自我,越走不出負面情緒。 試著在朋友或家人聯絡你時,第一時間接起電話,或是事後回撥。 與他人的互動和聯繫,以及說話和自我表達的過程,都有助於我們調節我們的情緒和壓力 ,這是傳文字訊息無達到的效果。 3. 事情很多卻不用記事本. 想用腦子記住所有事,就是讓你越來越焦慮的壞習慣! 因為工作、人際、生活上各種需要耗費腦力和體力來應付的大小事,就是壓力的主要來源。

    • 說前任的壞話。
    • 檢討前段感情
    • 放下過去的傷痛
    • 好好的給自己一個安慰
    • 延伸閱讀

    科學家發現,要快速幫你減少對前任的愛,就是想想他不好的地方。分散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會讓你的心情比較好一點,但不會減少你對前任的愛。需要去想他不好的地方,是因為失戀當下身體只會專注在「失去的感覺」上,而忽略了這個人有「多麽不適合你」。

    很多人會花很多時間檢討前任甚至檢討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導致感情的結束。但其實你更應該做的事情是檢討「那段感情」。因為回憶通常都會被我們美化、理想化,而忘了當初在感情中是不是常常身為妥協的那一方、甚至常常受委屈。

    亞利桑納州心理學教授David Sbarra做了許多研究發現,那些一直習慣緬懷過去感情、紀錄失戀情緒的人、想要找出這段感情的意義的人,通常失戀的傷痛也會比較長久。 原因是因為當你試著找出這段感情的意義時,過去這段感情也以某種方式持續存在你的生活當中,除了折磨你之外,也讓你久久走不出傷痛。

    如果你還在失戀的傷痛當中,不如拍拍自己的肩膀,好好給自己一個安慰。並且告訴自己,大腦要重設那些專屬於前任的神經元大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接受自己現狀不好、接受自己好起來需要時間。而且事實上分手是可以給你帶來正面影響的,你可以藉由在檢討整段感情的當中,更加了解自己。 這邊可看理科太太原始Youtube影片:

    幫助閨密走出失戀的痛苦,光是陪伴可不夠,專家提出 3 點建議這樣做 【一個人會過得更好】你以為「正面的話」,其實是引爆失戀者的「傷心炸彈」 【我真的不想再悲傷下去了】如何擺脫失戀的痛苦,科學家找出最佳方法 (本文經原作者理科太太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影片標題為〈理科太太 – 如何走出分手攻略〉。理科太太粉絲專頁。)

  4. 2020年1月8日 · 大部分的人在結束一段關係後,通常都會經過這四個歷程:1. 否認 2. 療傷 3. 想起 4. 放下. 一、否認——「或許一切都是假的」 「他一定是被朋友洗腦才跟我分手? 「她可能只是這段時間太忙了,才感覺不到我的愛⋯⋯」 「或許我再努力一些一定還有機會挽回⋯⋯」 「我能再約她最後一次好好說清楚的機會」 這些話是你自己告訴自己的嗎? 很難說這些狀態到底是真是假,但共同的部分是這階段的你,或許會不太想承認,或許還卑微的期待著對方能回頭看看你。 事實上,你僅是還沒準備好面對你們分開的事實罷了! 佛洛伊德的防衛機轉論,提及 人在極為痛苦的時候,會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讓「大腦」不再痛苦,是個下意識維持生存的方法。 否認,即是其中一個 。 在這個階段,可以如何走過呢?

  5. 2020年8月21日 · 在宅醫療的終極目標,是讓高齡者可以在家善終,也節省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同樣的病,相對於入院醫療,在宅醫療可以減少四成的政府財政支出。 >

  6. 2018年5月14日 · 《Someone》是孫燕姿18歲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曲,除了唱出他不經意流露的「真實」,更唱出就算生活不盡人意,還是堅持自我的態度;那種孩子般單純卻不孩子氣閃耀的靈魂,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不禁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