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9日 · 一般來說,Top up醫療保險均會涵蓋住院及手術保障,當投保人的醫療費超出團體醫療保險的最高賠償額時,Top up醫療保險即會賠償超出費用的80%或90%金額。

  2. 2019年6月10日 · 1. 大房Top-up plan:可保障標靶藥費用,投保人或要支付部份費用(例如10%) 2. 高端醫療保險:全數賠償,癌症可以延伸到新式療法,另外住院現金、身體檢查、門診MRI或在指定情況下可豁免墊底費

  3. 2019年12月2日 · 所謂的Top up醫療保險,是以團體醫療保險作為基礎,當投保人的醫療費超出團體醫保的最高賠償額時,Top up醫療保險即會賠償超出費用的80%或90%金額,更有少部分產品提供「全數保障」,令受保人毋須自掏腰包,亦可填補醫保缺口。

  4. 2019年12月5日 · 當消費者投保醫療保險時,通常只考慮投保當時的保費,但由於醫療保險加價幅度高於一般消費通脹,若大家希望一直買醫療保險到老,就要留意醫療通脹對保費的長遠影響。 假設A先生今年2019年是35歲,醫療保險的保費是4,000元(而今年65歲的保費是12,000元),基於醫療通脹加幅每年約2.5%至5.4%,(見註3)以此加幅推算,30年後,A先生65歲時,估計保費可達25,000元至58,921元。 所以,即使您今日負擔得起,亦要考慮將來的負擔能力! 上述研究只限於大眾醫療保險的主要產品,但是,醫療保險產品有不同的定位,例如,高端醫療保險產品並不包含於此研究內,其索償情況有異,亦可導致不同程度的保費加幅。

  5. 2022年8月11日 · 為何具備抗醫療通脹特性如此重要? 醫療通脹包括私家病房、藥物或醫療器械加價等因素,假如每年及終身賠償上限過低,即使今年足夠應付醫療開支,但10年或20年之後,或出現遠遠不足夠的情況。 根據Willis Tower Watson的數據,香港於2020年及2021年的醫療通脹分別為6.54%及6.77%,2022年則預計為8.22%,長期高於一般通脹。 假設一個手術於2019年花費100萬港元,同一個手術於2022年的費用已增至123萬元。 3. 部份產品住院現金 毋須限制入住政府醫院或次級病房. 高端醫療保險在賠償上大多類同,在病房及膳食、醫生巡房費、深切治療及手術費等各方面均作全數賠償,只有在個別額外保障才有明顯分別。

  6. 2024年4月27日 · 分享:. 門診保險比較 牙科、癌症都有得claim 常見慢性病或不保?. 醫療通脹之下,沒有團體醫保的自顧人士、或公司醫保不夠claim所有醫療費用的打工仔,可能會考慮購買一份個人門診醫保傍身。. 不少門診保險可保障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一些計劃還包括 ...

  7. 2024年1月4日 · 香港很多人因為沒有公司醫療保險,傷風感冒的時候需要自費去私家門診,少不免數百元起跳的診金。. 現時市面上有不少門診保險是獨立出售,有助港人降低醫療開支,除了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外,部份更涵蓋X光診斷及化驗、物理治療、跌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