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如何避免子女在長假期沉迷打機zh-hk. 時下兒童及青少年機不離手,沉迷電子遊戲問題愈來愈普及,而學校放長假期間更可能變本加厲。 玩一些內容健康的電子遊戲本身無害,但過度沉迷 則會造成問題。 因為沉溺行為會影響大腦前額葉和 分泌多巴胺的機制,不斷刺激腦入面的獎賞路徑, 令人產生心理依賴,亦會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其實,有節制地打機亦可以帶來不少好處,包括增加生活樂趣、暫時紓緩壓力、遊戲過關時有成功感,又可以與人增加社交話題。 隊伍第一名. 策略 1. 維持生活常規 . 平時忙碌應付學業,到放假時或多或少有「我要盡情玩夠」的補償心態。 所以,放假時要維持生活常規,不要讓打機擾亂生活。 策略 2. 增加家庭活動 .

  2. 如何避免子女打機成癮. 策略1. 維持生活常規. 平時忙碌應付學業,到放假時或多或少有「我要盡情玩夠」的補償心態。 所以放假時要維持生活常規不要讓打機擾亂生活。 策略2. 增加家庭活動. 枯燥乏味的生活容易令子女打機解悶。 增加一家人一齊做的有趣活動,有助子女發掘打機以外的新樂趣,亦可以增加父母和子女的共同話題及親密感。 良好的親子關係有效預防子女打機成癮,亦會提高子女願意和父母合作的動機。 策略3. 了解打機背後的心理需要. 子女會不會要依靠網上遊戲和玩家的說話來得到讚賞及認同感? 或要借助打機忘記煩惱及壓力? 要了解子女長時間打機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引導子女用更適當的方法去滿足心理需要。 策略4. 建立生活意義.

  3. 2021年5月18日 · 最多受訪家長擔心子女玩手遊對健康造成影響並認為盡快正常復課可以避免子女沉迷手遊我們建議政府研究設立手機遊戲營商守則研究防沉迷網絡遊戲法規安裝監護功能應用程式加強宣傳教育及親子溝通並要求教職員強檢及呼籲接種疫苗讓學校運作全面復常希望這些建議措施能有助兒童及青少年避免沉迷手遊。 三.調查結果撮要. 在812名受訪家長中,有87% (708名)的子女有玩手遊的習慣,當中超過五成 (52.5%)家長自己也有手遊的習慣; 受訪家長的子女分別就讀小學52.4%,中學47.6%,當中超過九成半 (96.8%)在疫情停課期間多了時間玩手遊,其中每天花5小時以上達23.6%; 超過七成半 (76.1%)受訪家長表示,其子女因玩手遊而較平日遲睡,凌晨之後才睡覺24.7%,天光睡覺也有1.1%;

  4. 2022年3月7日 · 教評心事. 標籤: 機 智能手機 灼見原創 灼見獨家 網絡成癮 網課 資訊科技 電子產品. 面對網絡世代家長不能亦不需禁止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如何主動又正面地引導子女善用及駕馭電子工具? (Shutterstock) 在20年前已有中學生因沉迷電子遊戲而致荒廢學業甚或因被家長制止玩遊戲機而發生衝突更有個別家長因而需要報警處理受電子遊戲影響的學童年齡在過去10年不斷下降有不少家長都會感到電子產品容易使孩子沉迷因此在家中嚴守紀律絕不容許子女在家中玩電子遊戲特別在幼兒階段避免他們接觸電子產品。 家長如何示範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5. 策略1. 維持生活常規. 平日忙於應付學業以至假期時或多或少有一點我要盡情玩個夠的補償心態但如果沒有節制地打機不知不覺就會變成習慣所以假期時要維持生活常規不要讓打機擾亂生活。 策略2. 增加家庭生活樂趣. 枯燥乏味的生活容易促使子女打機解悶,增加一家人一起參與的有趣活動,有助子女發掘打機以外的新樂趣,還可以增加父母及子女的共同話題及親密感,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有效預防子女打機成癮,亦會提高子女及父母合作的動機。 策略3. 了解打機背後的心理需要. 子女會否需要依靠網上遊戲及玩家的說話,來獲取讚賞及認同感? 考試. 選科. 被朋友排擠. 或者需要借助打機來忘記煩惱及壓力? 要了解子女長時間打機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引導子女運用更適當的方法以滿足心理需要。 策略4. 建立生活意義.

  6. 2023年6月14日 · 為應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問題衞生署於二 一三年成立了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小組),成員包括教育局社署衞生署社會福利界以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轄下相關分科學院等代表。 小組於二 一四年發表了《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報告》(《報告》),並為兒童、青少年、家長及教師提供健康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建議。 《報告》已上載至衞生署的網頁。 衞生署亦分別為家長、教師、中小學生製作了一套四份的「智Sm@rt錦囊」,並特設了專題網頁,內容包括過度使用互聯網和善用屏幕產品等,方便市民獲取相關健康資訊。

  7. 常見問題. 1. 我的學生需要留意哪些網上風險?. 2. 我的學生應該如何在網上保護自己?. 3. 我怎麼知道我的學生有沉迷上網的跡象?. 4. 作為教師我可以如何和家長合力預防青少年沉迷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