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團隊價值觀由「願景、使命、價值觀」三者構成,願景指出未來想要達成的景象,使命促使人們尋找路徑和行進方式,而價值觀則是形塑出最後的行為模式。 這亦呼應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提出的「黃金圈」理論,唯有在從事保險業的過程中,瞭解行業特性和自身背負的使命,才能藉此找到正確的行銷態度和方法。 「從事保險業最核心的願景,就是要認識到保險業『可以幫助別人,成就自己』。 」當業務員瞭解保險保障的核心意義,無論是在帶領團隊、銷售產品,或是招募組織時,才會有長遠經營的思維,而非把客戶或增員對象當作行業中的「過客」。 如果你是團隊長,你認為哪一種心態最適合當你的接班人? 你會怎麼告訴夥伴,他們正在從事怎麼樣的職業? 建構願景、使命和價值觀,從Why走到How. 什麼樣的願景能夠幫助夥伴?

  2. 2018年7月1日 · 特輯內文. 以夢想目標為誘因,帶動年輕團隊邁向績優. 文 崔浩風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7 月 1 日. 1401. 平均年齡25歲的三商美邦人壽1649通訊處,面對年輕世代不易定著的問題,佘怡慧藉由制定目標,讓夥伴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透過追蹤與及時調整策略,成功打造高績效年輕團隊。 三商美邦人壽1649通訊處人力共計49組97人,夥伴平均年齡25歲,最年輕的夥伴剛滿20歲,年紀最長的處經理佘怡慧本人也才34歲,十三個月與二十五個月定著率約7~8成。 團隊創立之初人均產能FYC約2萬元,高於業界平均的1萬4,000元,每年更以20%的成長幅度在成長。

  3. 2024年2月1日 · 馬來西亞安聯人壽DREAM AGENCY Agency Manager(相當於臺灣市場的單位處經理)盧慧娥分享,自己決定進入壽險業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幫助他人,讓更多的人得到風險保障的庇護。 在加入保險業之前,盧慧娥就已經購買了幾張保單,但是她認為服務自己的業務員並沒有辦法讓自己很清楚瞭解到所有想知道的保險知識,加上出自於對保險的好奇心,主動查詢了許許多多的資料,當時周遭的朋友便鼓勵她可以去保險業瞭解看看。 正當還在考慮時,正逢懷孕的姊姊長了一顆水瘤,她便詢問自己的業務員,如果這樣的情形發生在自己身上能不能得到理賠。

  4. 2020年11月1日 · 為了扭轉這種情況,團隊長要善於營造笑臉氛圍。. 可從以下方面出發:1.團隊長先笑臉迎人,以身作則影響和帶動其他夥伴;2.在每天早會上,提醒所有夥伴放鬆心情,面帶笑容迎接新的一天、迎接所有客戶;3.告訴夥伴,不管業績進展是否順利、個人情緒高漲 ...

  5. 2020年11月1日 · 在夢想的道路上,田正旭花了16年時間成立了第1個通訊處,直至今日已成立9個通訊處。 「我這麼平凡都做得到,你也一定做得到。 」他以自身為例,勉勵業務人員以企業家思維落實保險事業經營,達成自己的夢想藍圖。 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把保險事業做得獨樹一幟,經營得像企業家一樣。 如果你認為保險很重要,且認同保額代表著對國家、社會、客戶的奉獻與照顧,那經營保險事業絕對要有著不一樣的思維。 在田正旭的團隊中,1年賣出去的保額約有60億元,換算下來即是10年600億元的壽險保額,這樣的數字對客戶的貢獻絕對是不言而喻的。 保險事業的人才培育組織發展. 在臺灣,保險已有超過70年的歷史,在這段歷史的發展中,「人才培育、組織發展」一直是所有保險公司事業經營的著重要點。

  6. 2019年5月8日 · 2087. 富邦人壽富富通訊處業務經理陳怡潔剛入行第一年時差點就被考核掉,但她並沒有因而放棄。 陳怡潔表示,讓她能堅持的原因在於──想要幫助他人的使命感。 而無論在哪一個行業中,能夠持續保有工作的熱情和動力,其最大的關鍵便在於此。 陳怡潔認為,保險業務人員的使命感在於幫助人,如何跑得比生老病死還快,便是這份工作能為客戶帶來的價值,以及能帶給自己的成就感。 「最怕的不是沒有客戶,而是在客戶真的發生事情時,我們卻沒有辦法給他任何的幫助。 扮演的銷售角色,決定成交的關鍵. 業務人員在行銷展業時,有3個很重要的角色階段:1.朋友,業務人員和客戶之間,其實就只是在朋友的立場和關係上,再加上一點專業;2.顧問,分析客戶的風險需求,提醒客戶及早規劃的重要性;3.業務人員,成交保單。

  7. 2020年5月1日 · 2020 年 5 月 1 日. 1492. 0. 有人說,高資產客戶是可遇不可求,要成交大額保單也是機遇和偶然,但是進入數位轉型時代,新時代的業務人員應將經常性的機遇和偶然變成必然。 許心華認為,保險業務人員必須通透理解客戶的需求,並以之打造「全通路」行銷思維,同時,帶給客戶什麼樣的觀念,也就定義了我們是什麼樣的角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