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你是否想搜尋

    omicron 變種 病毒 症狀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1月13日 · Omicron是原始新冠病毒發展至今的第5種主要的變異株病毒進一步突變的能力是否會減慢還有待觀察而高感染率卻給了病毒更多突變的機會且無法保證新版本的變異株是否比之前的病毒更加良性。 何大一指出,「過去2年來,新冠病毒(SARS-CoV-2)在許多方面都令人驚訝,我們無法預測這種病毒的進化軌跡。 拒打疫苗要罰錢! 加拿大魁北克喊課「健康稅」1天見效 預約激增.

    • 「罹患重症的可能性仍在」
    • 「你可能會感染其他人」
    • 「Omicron的長期影響尚不清楚」
    • 「藥物供應不足」
    • 「醫院人滿為患」
    • 「更多人感染意味著更多的新變異」

    根據英媒報導,儘管研究表明,感染Omicron更有可能是無症狀或輕症,不像早期典型的呼吸困難等,但廣泛傳播之下,以絕對數量來說,將有更多人罹患重症,尤其德國與意大利的數據顯示,未接種疫苗者仍然脆弱得多。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病毒專家努森茨維格(Michel Nussenzweig)說,「我同意每個人遲早都會感染,但越晚越好」,因為未來將有更多、更好的藥物與疫苗。

    美國耶魯大學病毒免疫學家岩崎明子(Akiko Iwasaki)表示,「你可能只會出現輕症,但可能會將病毒傳染給有罹患重症風險的人,即使你曾染疫或接種疫苗而有抗體也不例外。」 【延伸閱讀】Omicron會否令疫苗失效?台醫列6大Q&A懶人包 為何比Delta更強?

    早期的新冠變種病毒,不僅會「突破性」感染,也會導致持續性使人虛弱的長期新冠症狀(Long-haul COVID syndrome,又稱Long COVID)。岩崎明子表示,目前仍無數據顯示Omicron有多少機率會導致長期後遺症,但低估Omicron很溫和的人,可能正讓自己處於可持續數月或數年的衰弱疾病的風險之中。另外,Omicron是否會有抗體錯誤攻擊人體細胞、精子損傷和胰島β細胞改變等「沉默」效應。

    Omicron的治療非常有限,醫師必須定量配給,過去幾波疫情中使用的3種抗體藥物有2種對它無效。第3種藥物是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GSK)的sotrovimab與輝瑞公司(Pfizer)新研發的口服藥Paxlovid,似乎可以有效對抗Omicron毒株。 相關文章:Omicron|美擬建議戴更高級別口罩 N95售價暴升 兒童口罩最搶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授何大一(David Ho)表示,Omicron對完整接種疫苗且沒有潛在疾病的患者不會造成太大損害,但感染人數仍是愈少愈好,尤其是現在醫院已經不堪重負,而Omicron疫情浪潮的高峰還沒到來。許多醫院被迫延遲非急需手術與癌症治療,部分負荷超載的醫院一直無法適當治療心臟病發等其他緊急情況。

    Omicron是原始新冠病毒發展至今的第5種主要的變異株,病毒進一步突變的能力是否會減慢還有待觀察,而高感染率卻給了病毒更多突變的機會,且無法保證新版本的變異株是否比之前的病毒更加良性。何大一指出,「過去2年來,新冠病毒(SARS-CoV-2)在許多方面都令人驚訝,我們無法預測這種病毒的進化軌跡。」 相關圖輯:第3針越早打越好?專家分析4大關鍵▼▼▼ 【本文獲「ETtoday」授權轉載。】

  3. 2022年1月13日 · 全球的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不斷擴大由於目前感染Omicron後出現的症狀大多以輕症為主讓不少民眾認為染疫後的風險比以往更小。 除此之外,也有人質疑,既然每個人遲早都會暴露在病毒中,為什麼現在還要竭盡全力防疫呢? 對此,《路透社》今(13)日引述多名專家說法,整理出6項風險,呼籲民眾仍應該盡可能避免感染Omicron。 染疫後仍有引發重症的可能....

  4. 2022年1月26日 · 黃軒醫師提醒除了腦霧以外Omicron一樣有可能留下其它後遺症如同日前的變種病毒包括長期感到疲倦肌肉無力容易咳嗽失眠焦慮關節疼痛等也就是所謂的新冠後綜合症」。 而這次變種以現有研究來看普遍攻擊上呼吸道較少進入到下呼吸道大多為輕症因此日前受到關注的肺部纖維化在此病毒發生的機會比較低。...

  5. 2022年2月3日 · BA.2是什麼? 當病毒突變產生新的變異株的時候,通常會分裂或開枝散葉成不同的亞型,例如,德爾塔變異株就有高達200種不同的亞型。 奧密克戎變異株也是這樣,已經有的亞型包括BA.1、BA.2、BA.3。 BA.1是最普遍的亞型,世界衛生組織說,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所收到的病毒DNA當中,將近99%的感染案例被定序為BA.1(截至2022年1月25日)。...

  6. 2022年1月28日 · 近日本港迎來新一波疫情,不少大廈都需面對圍封強檢,一旦需要居家隔離,要注意甚麼? 許樹昌就有4點建議: 1-接受檢疫人士須每日量度體溫兩次及記錄健康狀況,當他們有發燒或其他症狀應即時聯絡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報告身體狀況,評估是否需要立即安排送院處理. 2-另外,進行家居檢疫人士,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及家居衞生,做運動,並注意均衡飲食,有充分的休息。 3-保持身體清潔,不與人共用個人用品。 經常打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事前可適量購置一些必需品如乾糧、清潔用品,尤其是長期病患者的藥物,以免在居家隔離期間延誤病情。 延伸閱讀: 【Omicron病徵】英國列20種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症狀 流鼻涕、頭痛、疲勞最常見. 延伸閱讀:

  7. 2021年11月30日 · Getty Images. 荷蘭英國及比利時等國均報告出現新冠病毒奧米克戎變種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新冠病毒變種奧米克戎Omicron有令全球感染率大增的高風險世衛在周一11月29日表示該變種可能在一些地區導致嚴重的後果。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博士(Dr Tedros Adhan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