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日 · 疫情持續 更須加強醫療保障. 銀行推抗疫貸款 息率較「財仔」高 利率介乎4.6至5.1厘 最多借3萬. Credit Hero:經濟下滑 網貸申請趨升.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專訊】財仔一向予人高息的印象,為何銀行個人貸款反而較個別財仔更高息?.

  2. 2020年5月20日 · 被告為報稱學生盧梓杰21歲),控罪指稱他於2019年9月11日在香港不誠實地意圖欺騙即令WeLend Limited相信一名某電話號碼的擁有人有意申請一筆60萬元的貸款據悉被告在網上取得涉案警員資料後用自己的手提電話登入借貸公司網站並用該些資料網上申請貸款但借貸公司後來致電警員確認警員沒有申請貸款揭發事件。 相關字詞﹕ 法庭 盧梓杰 東區裁判法院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警方月初拘捕一名21歲男子,指稱他涉用被「起底」警員個人資料在網上申請借貸,控以一項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罪,今(20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3. 2013年11月4日 · 【明報專訊】社交借貸,又稱為P2P借貸,指利用網絡平台,直接連繫資金提供者和貸款者做借貸交易。由於免除了中介人的角色,可節省交易所涉及的高昂運作成本,故貸款人可以低於銀行的利息借得資金,而資金提供者又可賺取比存款較高的回報。社交借貸在國外已流行多年,較具規模者包括美國 ...

  4. 2021年3月29日 · 【明報專訊】香港近年政治環境下,唔少人移民離開,原來當中包括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Fermi)。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前晚上載訪問Fermi嘅片段,Fermi話離港係「百般不情願,亦好突然」,去到外國亦好記掛香港初選47人案等事態發展。Fermi現時開始適應外地生活,本身由內地來港嘅佢,形容自己係 ...

    • 新自由主義的後遺症
    • 產業結構失衡加深貧富懸殊
    • 公平與可持續的「持份者為本經濟」

    過去20多年,特別是兩次金融危機後,世人對放任資本主義及新自由主義的憂慮和批評一直增加。香港的政治風波與新冠疫情令更多人反思其對政經制度的衝擊,也使我們看到現存體制的諸多病徵。事實上,系統性危機早已存在多年,但新冠疫情促使我們更急切去檢視現有經濟結構。 今天某種形式的資本主義制度漸為多國人民所普遍接受。但這並不表示資本主義制度完善,相反它存在多個缺陷。誠然,就算企業遵德守法,資本主義實際上並不代表自由公平市場競爭,因為市場總是會失靈的。多位歐美學者指出資本主義主要是促進資本流通與不斷積累集中、對財團傾斜、容易造成壟斷,並傾向壓制勞工權益。既得利益結構限制了社會民生與民主的發展,資本主義經常被視為去弱留強和適者生存的制度,往往是個「勝者全取」的不公平遊戲。因此資本主義需要不斷改革修正找回平衡,...

    由於政府缺乏明確與積極產業政策,過去30多年香港經濟及產業結構被單一化,製造業遷移外地,很多財富轉移到金融及地產領域,並主要倚賴大陸資金與市場。香港發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斷擴展金融市場,並未有視投機性資本為一些要警惕的事物。不斷膨脹的金融市場及更多的金融工具創新,令金融業在香港經濟中更具支配地位。政府過去強調的四大產業,近年主要由金融和地產兩塊推動經濟增長,導致財富嚴重不均。 香港其他傳統主要產業(如旅遊、貿易與物流、零售及餐飲)以低技能低增值為主,單位人力生產效率偏低,長期以來勞工薪金上升緩慢。香港靠作為中介人和貿易中心,未能找到持續發展的能量。連同金融和地產,這個狹窄的產業結構雖然能提供經濟規模,但未能提升生產效率及廣大市民收入。 當財富累積愈來愈依賴資產增值(即所謂「錢搵錢」),資產...

    面對新冠疫情,我們不單要重視香港的短期經濟復蘇與紓困措施,更要作未來長遠政經制度的規劃,不要再讓既得利益集團阻礙改革。政府要下定決心大刀闊斧推動大重整(Great Reset),這些包括新的產業政策、控制金融擴張與風險、修改再分配制度、大幅提升勞工權益、增地建屋改善住房條件、縮減公營醫療輪候時間、增加對弱勢社群的支援,及利用創新科技提升整個經濟生態與市場透明度等。 我們要共同建立一個更強韌更抗風險的政經體系,以應付下一次或更多危機。唯有如此,社會不再懼怕大企業裁員所帶來的衝擊,再出現嚴重社會風波的機會也會大為減少。政治與經濟是互動的,現時的先決條件之一是團結不同政治取向的港人,放下對立點求同存異,溝通共商改變管治思維,為香港開拓一條新路,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要拯救香港放任式資本主義,人們...

  5. 2021年7月16日 · 即時熱點.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法律Q&A|專家證人5問5答 擅長「網上術語」或「認人」也可成為專家證人? (17:00) 圖1之1 - (資料圖片) 首宗《港區國安法》唐英傑案正在高院聆訊,控辯雙方就如何解讀「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口號傳召學者作專家證人,更與雙方大律師「唇槍舌劍」。 但原來「網上術語」、「Telegram」、甚至「認人」也可成為法庭上專家證人的範疇。 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了法律界人士,為讀者解答一些關於專家證人的疑團。 問:為何法庭需要專家證人? 答:法庭處理的案件當中,有不少均涉及不同的專業範疇,實際上法官不能只依靠人生經驗及常識,以及證人提供的事實證據作出裁決,專家證人正正就是在這些案件中,為法庭提供協助。 問:審訊中有什麼常見的專家證人?

  6. 2020年11月13日 · 一份全球幸福感指數(Global Well-Being Index)顯示,早於2014年,香港雖在經濟指標名列前茅,卻於生活目標、社會、社區和身體健康4項位列百名以外(註2)。 在大時代下,我們着實需要反思在物質享受以外,建構身心健康的要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