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月7日 · [2017.01.07]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名導演費穆女兒、著名歌唱家費明儀離世,近日有不少人討論姓氏「費」嘅讀音。 Emily所知,「費」可讀「沸」或「秘」,好多人話如果以姓氏嚟講,費應讀「秘」,但點解唔少後輩都唔會叫費明儀做「秘」老師? 先秦讀「秘」 隋唐起有「沸」讀法. 有認識費明儀及其叔父、《大公報》前社長費彝民嘅人都提到,稱呼兩位姓氏時粵語發音都係「沸」。 香港中文大學粵語研究中心主任鄧思穎話,「秘」係上古音,因為先秦時期漢語沒有F音,例如孔子時代,「使費」會讀作「使秘」,但到了隋唐等中古時期,開始出現F音,開始有「沸」嘅讀法。 但鄧思穎認為「名從主人」,讀作「沸」或「秘」,好視乎姓「費」的本人希望外界如何讀其姓氏。

  2. 2. 活用概念. 有同學答題時總愛先背概念詞及其定義,其實無助取分,考卷並無要求詮釋概念。 通識概念「要用,不是背」,重點是運用概念演繹觀點。 3. 先論述後引資料. 能力較弱的學生,通常在主旨句後便抄寫題目資料,情况於卷一尤為常見。 其實資料本身價值不高,其價值在於作為觀點的證據,故同學提出觀點後,不應抄寫資料,而須把觀點作概念論述。 假設論點為電子學習有助提升學習興趣,應先運用概念解說電子學習與提升學習興趣的關係,才引用例子。 元朗商會中學通識教育科主任黃鳳鳴.

  3. 2015年5月8日 · 不過,實際上這兩個字的意思與用法都有很大的分別。 【准】 有同意、許可的意思,例如「批准」、「獲准」、「准許」等. 【準】 1. 規定的原則或要求,例如「準繩」、「標準」; 2. 強調正確、精確的意思,例如「準時上課」、「對準目標」及「瞄準」; 3. 指預先籌劃或安排,例如「準備」。 例句:老師批准大耳騮上洗手間。 解說:大耳騮請求上洗手間,老師許可他的請求,所以用「准」。 例句:豬Pat準確回答老師的提問。 解說:豬Pat能正確回答老師的問題,所以用「準」。 簡而言之,「准」字用於許可與否的情况,而「準」字則強調準則、精確的情况。 另外,「淮」字雖然與比「准」字多一點,但兩個字的意思與讀音截然不同,「淮」字粵音讀「懷」,指的是中國的一條河流淮河。 大家要留心「准」與「淮」的分別啊!

  4. 2020年3月6日 · 昔日新聞.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篇章:〈憶兒時〉 (節選)——豐子愷. [2020.03.06] 發表 推文. (資料圖片) 《記敘文選讀》 【明報專訊】【1】第二件不能忘卻的事,是父親的中秋賞月,而賞月之樂的中心,在於吃蟹。 【2】我的父親中了舉人之後,科舉就廢,他無事在家,每天吃酒、看書。 他不要吃羊、牛、豬肉,而喜歡吃魚、蝦之類。 而對於蟹,尤其喜歡。 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親平日的晚酌規定吃一隻蟹,一碗隔壁豆腐店買來的開鍋熱豆腐乾。 他的晚酌,時間總在黃昏。 八仙桌上一盞洋油燈,一把紫砂酒壺,一隻盛熱豆腐乾的碎瓷蓋碗,一把水煙筒,一本書,桌子角上一隻端坐的老貓,我腦中這印象非常深刻,到現在還可以清楚地浮現出來。 我在旁邊看,有時他給我一隻蟹腳或半塊豆腐乾。

  5. 2019年2月14日 · 【明報專訊】自小患「倒及牙」的年輕女患者,6年多前經香港大學接受矯正顎骨手術,其後證實腦中風,需兩度做腦部手術,事後右邊身體仍未復原。 患者昨入稟高等法院,向港大及其名譽臨牀教授張念光索償。 張念光昨回覆本報查詢時稱,沒有參與該次矯正手術及手術後的事宜,但曾參與患者動手術前的兩次教學會議。 校方及教授列答辯人. 根據入稟狀,原告為馬嘉敏 (洋名Gwenic);答辯人為香港大學及張念光。 入稟狀指出,患者於2012年9月25日在瑪麗醫院接受手術治療,惟因港大及時任港大牙醫學院口腔及頜面外科講座教授張念光提供的診斷、治療計劃及建議等出現疏忽,對患者造成傷害。 入稟狀未透露索償金額。

  6. 2019年1月3日 · 民事侵權是指侵犯他人財產、權利或利益的行為。 當受害人因他人侵權的行為而受到損害,就可根據民事侵權法提出索償。 民事侵權法的內容廣泛,與人身傷害有關的法律責任是民事侵權法的其中一環。 人身傷害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例如在商場因地面濕滑跣倒受傷,便有可能牽涉到民事侵權法的應用。 民事索償 要證意外因負責方疏忽所致. 以案件Chan Wai Hing v MTR Corp Ltd (DCPI 1649/2015)為例,事發時原告人在拉開商場出入口的玻璃門時因地面濕滑跣倒,導致髖部骨折。 原告人向該商場的擁有者,即商場管理者提出民事索償,指意外乃由於商場的擁有者及管理者的疏忽或違反責任所致。

  7. 2015年2月13日 · 1. 表轉折,相當於「卻」等. 「而」所連接的兩個分句或詞組,其意思是相對、相反的,而且後面的分句 (B)帶有否定詞「不」,組成「A,而不B」格式。 例如,「螳蜋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此皆言前之利,而不顧後害者也」。 2. 表因果,相當於「因而」等. 「而」連接兩個分句或詞組,組成「A (,)而B」格式,其中「A」是原因,「B」是結果。 例如,「畏鞭箠之嚴而不敢諫其父」、「懼斧鉞之誅而不敢諫其君」,其中「畏鞭箠之嚴」、「懼斧鉞之誅」皆為原因,「不敢諫其父」、「不敢諫其君」則是結果。 「楚國不征,而晉國以寧」也是如此。 3. 表並列,相當於「和」、「並且」等. a)「而」連接兩個動詞 (V),組成「V1而V2O」格式的連動結構 (「O」代表賓語 (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