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日本帝國是 日本歷史 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自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 五条御誓文 》至1947年5月3日施行 新憲法 為止大日本帝國存在79年。 期間,日本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成就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科學方面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了迅速的 現代化 ,出現空前的 工業化 發展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 國際上這段時期的日本是亞洲唯一的 列強 ,走上了當時流行的 帝國主義 道路,積極對周邊國家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 中日甲午战争 、 日俄戰爭 、 日韓併合 ,以及兩次 世界大戰 ,塑造了近現代 東亞 的政治局勢;侵略戰爭同時在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名稱.

  2. 2 天前 · 大日本帝國是 日本歷史 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自1868年明治天皇發表《 五條御誓文 》至1947年5月3日施行 新憲法 為止大日本帝國存在79年期間日本在經濟文化政治上的成就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科學方面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了迅速的 現代化 ,出現空前的 工業化 發展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國際上這段時期的日本是亞洲唯一的 列強 ,走上了當時流行的 帝國主義 道路,積極對周邊國家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 中日甲午戰爭 、 日俄戰爭 、 日韓併合 ,以及兩次 世界大戰 ,塑造了近現代 東亞 的政治局勢;侵略戰爭同時在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名稱 [ 編輯]

  3. 2024年5月15日 · 大日本帝國日语大日本帝国大日本帝󠄁國 〕 /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だいにほんていこくdainippon teikoku, dainihon teikoku? ),又稱 日本帝國 (日语: 日本帝国/にほんていこく、にっぽんていこくnihon teikoku,nippon teikoku? ),是 日本 在1936年至 ...

  4. 其他人也問了

    • 政策成型
    • 政策实施

    在1868年4月6日明治维新拉开帷幕时,明治天皇在《五條御誓文》和《御笔信(日语:億兆安撫国威宣揚の御宸翰)》中明确提出,日本对外方针是“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与内阁中的陆海两大臣等军方势力合称为“军部”,地位特殊,政治势力不断增强,与内阁相对抗。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18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之下,日本对外扩张,确立“大陆政策”。1887年2月,时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一局局长小川又次编写《清国征讨方略》,对侵略中国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給昭和天皇題為《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的秘密奏章(即田中奏摺),為日本帝國主義準備侵華的計畫書。 奏摺中稱...

    朝鲜政策

    先吞并朝鲜,中国等周边大陆国家,最终称霸东亚乃至全世界。[需要解释]1894年,日本在吞併琉球后,進而發動甲午戰爭進攻中國的東北與山東,中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在朝鲜东学党起义时,以保护侨民为由,趁机出兵建立傀儡政府,其后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并吞朝鲜。

    满蒙政策与九一八事变

    1900年,日本為八國聯軍主力之一,佔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争爆發,日本於对马海峡海战中重創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戰勝俄國。1905年,日本強迫中國簽訂《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中國被迫增開16處商埠,并在營口等地劃分日租界等。1907年,日、俄簽訂《日俄協定》、《日俄密約》承認彼此利益,并將中國東北北部和內蒙古劃為日本勢力範圍。日本依靠南满铁路而向满蒙地区殖民。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5. ;英語譯名: Imperial Universities ),簡稱 帝 ,指 日本 在 明治維新 之後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投降 前所設立之九所國立 綜合大學 ,其中七所在 日本 內地 ( 日本本土 ),還有兩所是 外地 ( 屬地 )的帝國大學。 1886年,日本政府頒佈《帝國大學令》,並以當時的 東京大學 為基礎改稱為帝國大學,到了1897年成立 京都帝國大學 後,東京的帝國大學遂改稱為 東京帝國大學 。 此後,日本內地與外地陸續設立九所帝國大學,按時間先後分別位於 東京 、 京都 、 東北 ( 仙台 )、 九州 ( 福岡 )、 北海道 ( 札幌 )、 京城 (今 韓國 首爾 )、 台北 (現 台灣 台北 )、 大阪 及 名古屋 。

    • 0 1
    • 0 6
    • 0 3
    • 0 1
  6. 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4种语言. 不转换. 1910年左右, 明信片 上的参谋本部. 参谋本部 是掌管 大日本帝国陆军 军令的机关,在1886年到1888年间也掌管 大日本帝国海军 军令。 沿革 [ 编辑] 1871年( 明治 4年)7月, 兵部省 设立了陆军参谋局。 1872年2月,根据 太政官 公告,兵部省拆分为 海军省 和 陆军省 [1] ,陆军参谋局改为陆军省参谋局。 1873年4月1日,陆军省参谋局改称陆军省第六局 [2] ;1874年2月22日改回原状 [3] 。 1875年6月18日改为陆军省直属机构 [4] 。 1878年12月改称参谋本部,从陆军省独立出来,实现了军事行政与军令的分离 [5] 。

  7. )是 日本 戰前大日本帝国 )的 法律術語 ,指 內地 以外的統治區域,等同於 屬地 。 狭义上專指當時 日本的殖民地 —— 台灣 、 朝鮮 、 樺太 、 关东州 ,以及屬於 國際聯盟托管地 的 南洋群島 ,這也是當時 日本法律 的定義。 在 國際法 方面,1895年 甲午戰爭 , 大清 戰敗,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1905年 日俄戰爭 , 俄羅斯帝國 戰敗,導致之後的 日韓合併 [1] 。 在日本統治台灣的初期曾爆發 抗日運動 ,當時自台灣以降、乃至包含朝鮮在內的其他各日本海外屬地長官,獲授權可以因應當地情勢制定條例。 然而各地制定的不同的法例又產生了和本土的 國內法 有衝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