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張婉婷 (英語: Mabel Cheung ,1950年11月17日 — ), 香港 電影導演 、编剧, 香港電影新浪潮 的代表人物之一。 簡歷. 張婉婷出生於香港早年於 香港島 半山區 的 英華女學校 (小學部及中學部)就讀 [1] ,之後升讀 香港大學 心理系。 畢業後到英國 布里斯托大學 學習文學及戲劇,留英期間曾加入 英國廣播公司 工作,為旗下紀錄片擔任助導。 1978年至1980年為 香港電台 導演電視節目,作品在包括在《 獅子山下 》及《 屋簷下 》中的單元、儿童节目《 香蕉船 》等。 1990年代,曾加入 亞洲電視 擔任編導,作品包括1993年由 亞視新聞 製作的《 時事追擊 》中的《 牟宗三 先生特輯》。 [2] [3]

    • 张婉婷

      张婉婷出生于香港,早年于 香港岛 半山区 的 英华女学校 ( ...

  2. 香港繁體. 工具. 張婉婷 (英語: Mabel Cheung ,1950年11月17日 — ), 香港 電影導演 、編劇, 香港電影新浪潮 的代表人物之一。 簡歷 [ 編輯] 張婉婷出生於香港早年於 香港島 半山區 的 英華女學校 (小學部及中學部)就讀 [1] ,之後升讀 香港大學 心理系。 畢業後到英國 布里斯托大學 學習文學及戲劇,留英期間曾加入 英國廣播公司 工作,為旗下紀錄片擔任助導。 1978年至1980年為 香港電台 導演電視節目,作品在包括在《 獅子山下 》及《 屋簷下 》中的單元、兒童節目《 香蕉船 》等。 1990年代,曾加入 亞洲電視 擔任編導,作品包括1993年由 亞視新聞 製作的《 時事追擊 》中的《 牟宗三 先生特輯》。 [2] [3]

  3. 張婉婷 ( 英文 : Mabel Cheung , 1950年 11月17號 —),係個香港電影人,主要做電影導演、編劇,1970年代尾開始活躍,1985年憑執導電影《 非法移民 》攞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導演。. 由佢執導並喺2022年尾開始放映嘅紀錄片《 給十九歲的我 》引起好大爭議,不過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2月3日 · Eng. Fashion. 專訪給十九歲的我導演張婉婷:「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時代越動盪越有趣。 什麼才能夠被稱為一個城市的 Icon ? 將城市凝固在某個時空的電影成為了最有血有肉的窗口作為香港新浪潮的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張婉婷導演的名字一直深烙在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之中秋天的童話》、《玻璃之城》、《宋家皇朝等經典到最近叫不少人看得熱淚盈眶的紀錄片新作給十九歲的我》,張婉婷也笑言有意無意地紀錄了一個時代於是每套電影也成了那個時代的一個象徵。 by Yu siusiu. 3 Feb 2023. HK ICONS, REINTERPRETED. 張婉婷導演心中的電影 Icon 之一是馬田史高西斯 (另一位是黑澤明),80 年代到紐約讀電影也因為仰慕他。

  6. 2022年12月8日 · 導演張婉婷專訪用十年紀錄香港千禧世代之後她想做飛機師. 「家庭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對我不加以影響。. 」 家庭給了張婉婷自由。. 《給十九歲的我導演張婉婷。. 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張書瑋. 刊登於 2022-12-07. #成長電影 #紀錄片 ...

  7. 2023年2月5日 · 張婉婷稱籌備給十九歲的我是見步行步:「起初打算藉着學校的重建在3間校舍中看這班女生的成長紀錄她們從11歲到畢業的情況當時估計自2011年開始讀6年應該是舊校舍剛剛完成重建想跟這班女生成長順便看見社會的變遷就是這麼簡單跟00後女生見面前張婉婷從沒將她們放在預設的畫面:「不是所有00後都一樣你一定要放開懷抱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歸類00後是怎樣。 她續指:「相處過後,覺得這年代長大的小朋友所面對的社會動盪比較多,網絡欺凌又厲害。 網絡真的可摧毀一個人,社會有很多事發生,她們都需要面對。 不過她們成長得很快,並非溫室小花不要以為人人也讚美你,必定有人挖開你的事。 今次拍攝,給了張婉婷一個機會去了解新一代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