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盡量選吃原型食物。Naidoo考慮膳食成份時,優先選用未經加工或盡量少加工的食物,亦即是原型食物(Whole food)。她舉例指,蔬菜、漿果、未加工的穀物和豆類是纖維的重要來源,對於腸道健康和創造益生菌繁衍的環境很重要。
    • 廣泛享用五顏六色的食物。從深綠色的西蘭花和菠菜,到明亮的黃色胡蘿蔔和辣椒,Naidoo表示進食各種顏色的食物,可以確保多樣又穩定的營養供應,對於大腦的正常功能和平靜清晰的思維至關重要。
    • 放大微量營養素攝取。Naidoo指出,複合維他命B、C、D和E,以及鈣、鎂、鐵和鋅等礦物質都是重要的微量營養素,有助減輕焦慮。缺鐵是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有機會造成貧血。
    • 優先考慮健康脂肪來源。Naidoo指出,人類大腦是由60%脂肪組成。因此,穩定供應健康脂肪是保持大腦健康和消除焦慮的其中一種最重要因素。橄欖油和酪梨油(即牛油果油)具有抗發炎作用,可促進良好的腸道和代謝健康,應用作主要食油兼主要脂肪攝取來源。
  1. 2022年2月1日 · 發布時間: 2022/02/01 15:00. 分享:. 新年將至,又是可大快朵頤的「糕」慶日子,加上全盒糖果甜食放得滿滿,小朋友最開心。. 但過量進食賀年食品隨時食滯壞肚皮,如何食得精明原來有眾多方法,營養學家教你選購及烹煮時下工夫,大大減少吃過量或食 ...

  2. 2022年2月23日 · 1萬元電子消費券. 港府再次派發消費券,透過合適的儲值支付工具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1萬元的電子消費券。 預計措施可惠及約660萬人。 【相關文章: 陳茂波:消費券增至1萬元 最快4月可發首期5000元 】 交通津貼門檻. 今年在5月至10月期間,港府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門檻由400元降至200元。 【相關文章: 交通津貼門檻放寬至200元 補貼上限增至500元 】 稅務寬減. 為紓緩疫情下市民面對的經濟壓力,港府宣布寬減2021至2022課稅年度100%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1萬元,全港201萬名納稅人受惠。 有關扣減會在2021至2022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

    • 選擇健康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人一定要少吃糖,所有碳水化合物都會影響血糖水平。因此,重要一點是需要了解哪些食品含有碳水化合物,然後從中揀選相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並注意食物分量。
    • 鹽多必失。吃鹽過多增加高血壓風險,它反過來又會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而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本來已經比一般人高。每天最多不要超過6克鹽(大約一小茶匙),但留意很多成品和半成品食品中已經含鹽,所以要盡量減少吃加工食品,如果不確定含鹽量,仔細查看食物標籤是上策。
    • 多吃豆類和魚類。各種豆類蔬菜、豌豆、扁豆富含纖維,對血糖影響不大,可以作為肉的替代品。同時,每周宜吃兩份油性魚(包括三文魚、沙甸魚、鯖魚等),這些魚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有助於預防心臟病,因為糖尿病人罹患心臟病風險較高。
    • 蔬果代替零食。用餐時多吃蔬菜和水果,甚至代替餅乾或其他無益零食作為小吃。蔬果可以幫助獲取身體所需的不同維他命、礦物質以及纖維。推介蔬果有糖份不高的蕃茄、蓮霧、熱量低的柚子,以及豐富膳食纖維的牛油果,有助減少糖份吸收,穩定血糖,減少人體對胰島素的需求。
  3. 2019年10月27日 · 新加坡明年將禁止高糖飲品廣告,成為全球首例,並要求在包裝前方貼上帶顏色標籤,標示飲品是否健康,以協助民眾減少攝入糖份。 部分國家需有標籤等級制,惟皆屬自願性質。

  4. 2021年8月1日 · 由鄭丹瑞開設的YouTube頻道《健康旦》成立已經超過一年,忽然變身成為YouTuber甚至KOL的旦哥表示始料不及,疫症爆發之前還在構思開戲拍劇的事,誰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令所有計劃都叫停,他說:「

  5. 2019年10月13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10/13 10:00. 分享:. 飲水都會肥?. 醫生教你正確減肥方法. 珠圓玉潤往時叫有福氣,但時至今日,飲食過分豐盈,肥胖反成負面,最怕是因肥胖而跟隨的各種都市病。. 乘着10月11日「世界肥胖日」,由醫生及物理治療師講解各種減重須知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