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從六十年代至今,每逢中秋佳節和追月夜,維園的草地、屋村的公園 例必人頭湧湧。不少家庭扶老攜幼帶備燈籠、月餅、芋頭及時果在維園草地席地而坐,欣賞月色。情侶們和小孩子更會在月餅罐內點起蠟燭,砌出各式各樣的圖案,令維園在中秋之夜 ...

  2. 今天提起雀仔街,多數人都會想到位於園圃街的雀鳥公園,但其實雀仔街原址在旺角康樂街。由於市區重建,原本在康樂街開店的檔口才紛紛遷至現在的雀鳥公園。六十年代,養雀是很多人的嗜好,他們大多會聚集在當時上海街的奇香茶樓交流雀經,而售賣相關用品的店鋪亦漸漸在茶樓附近開業。

  3. 城門水塘位於荃灣城門谷一帶,於1923年開始興建。當時興建城門水塘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共動用了2000多人參與建設,由於當時未能掌握爆破技術,在建設過程中造成不少意外。到了1937年,整個工程才告竣工,興建費用高達9.5百萬港元,建成的水塘儲水量約1.3279千萬立方米。

  4.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5. 頭條日報 頭條網 - 新聞 - 26000人入長洲觀飄色 一年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今午舉行,新渡輪表示,截止下午五時,共接載約26000人次前往長洲。 飄色巡遊隊伍下午2時開始,從北帝廟出發,途經大街小巷,再折返北帝廟,歷時約兩小時。

  6. 摩羅街(Lascar Row)位於香港上環,自1920至30年代起,便是香港一個售賣古董的集中地。摩羅街位置在皇后大道西與荷李活道之間,被樂古道分為摩羅上街(Upper Lascar Row)和摩羅下街(Lower Lascar Row),摩羅上街的東面連接樓梯街。

  7. 香港一直缺少跳舞組合,能給人留下印象的,除了今天還活躍於樂壇的「草蜢」外,還有已拆夥的「風火海」。相對於其他新組合,風火海是比較幸運的,因出道時有天后級的林憶蓮親身推介,有份參與憶蓮的《天地野花情撼紅館》的演出,確比一般新人更容易打響名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