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3日 · 退稅方式分為兩種,第一種「直撥入帳」只要在線上或以書面寄送方式,填妥配偶、同一申報戶之受扶養親屬帳戶,就可在退稅當日直接將退稅款撥入帳戶;第二種「寄發退稅憑單」,國稅局會在退稅日當天,以郵寄方式寄送退稅憑單,事後攜帶該憑單 ...

  2. 2024年4月29日 · 每年綜合所得稅退稅流程都分成3批進行,首批退稅將在7月31日啟動,如果是直撥退稅的民眾,當天就會入帳;第2批退稅落在10月31日;最後一批則會在隔年的1月20日。

  3. 2023年7月27日 · 334萬人領錢 首批退稅7月31日入帳資格曝. 去(111)年度綜合所得稅第1批退稅即將於下週一7月31日入帳,根據財政部統計,全國符合第1批退稅條件總件數約334萬件、退稅總金額約559億789萬元,比上年度退稅總件數增加3.28%、退稅總金額增加9.67%。. 對此 ...

  4. 2024年4月29日 · 記者馮茵/綜合報導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日期將至,財政部公告今年3批退稅時間點,民眾最快可以在7月31日收到首批退稅。. 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日期將至,財政部公告... 記者馮茵/綜合報導. 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日期將至,財政部公告今年3批退稅時間點 ...

    • 錯誤1:符合免稅門檻就不報稅
    • 錯誤2:列報不合規定的親屬子女
    • 錯誤3:分居夫妻分開申報
    • 錯誤4:未登記夫妻合併申報
    • 錯誤5:錯報70歲以上親屬免稅額

    基於免稅額及各項扣除額的規定,民眾若以「標準扣除」申報,單身小資族的免稅門檻是40萬8,000元,雙薪頂客族則是81萬6,000元,如果夫妻育有2名5歲以下幼兒,那麼4口之家的免稅門檻墊高破百萬元,不超過123萬2,000元都不須繳稅。 不過,林嘉焜提醒,「即使符合免稅門檻,民眾最好還是趁早上網申報,因為有些人可能已經從薪水中被預扣了稅款,如果沒有申報就無法領回退稅,因此可能繳上冤枉稅。」 此外,上述的免稅門檻是以「標準扣除」申報為例,如果民眾「列舉扣除」捐贈、人身保險費、醫藥費、災害損失、房租支出、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等6項明細合計,單身金額超過12萬元、夫妻合併申報金額超過24萬元,節稅效果可以再提高。

    林嘉焜提醒,列報扶養親屬並不是越多越好,前提必須同居且有扶養的事實,「通常列報超過5個以上,國稅局就會特別留意,如果沒有同居和扶養事實就會被剔除。」另外,列報扶養長輩也要留意對方的收入,否則不小心列報到有大筆收入的長輩,無端拉高自己的所得級距就是失策。 林嘉焜舉例,有些長輩雖然退休、沒有固定收入,但可能年內處理掉一筆土地或建物,因而有大筆所得進帳,「長輩可能自己也忘記這筆錢,曾經就有個案以為列報長輩可以多報免稅額,最後卻落得被追繳少報長輩賣地的所得稅,因小失大很不划算!」

    由於夫妻必須合併申報所得,但實務上常見分居夫妻報錯稅,「夫妻分居必須有法院判決或拿到家暴保護令,才可以各自申報,否則仍須在申報書上載明配偶資料,並勾選『夫妻分居』欄位。」專家解釋,如果是在取得保護令之前,已經取得暫時或緊急保護令的情況,夫妻雙方可以「分別」填報申報書,由國稅局歸戶合併所得計稅,各別計算應分攤的稅額後,分別發單補徵或退稅。 而如果是感情不好的一般分居案件,婚姻關係仍存在,不能分開申報,報錯情況包括漏寫配偶資料、子女免稅額各自重覆申報、各自重覆申報每戶27萬元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等。

    林嘉焜表示,「婚姻制度已改為『登記制』,有些夫妻會在婚姻關係尚未成立的所得年度,就先以夫妻合併申報方式誤報綜所稅。」例如,2021年1月結婚並辦理登記,在5月申報2020年度綜所稅時,就自行將2人的所得合併申報,錯誤列報配偶免稅額,實際上,2020年度2人尚無婚姻關係,應分開申報。

    70歲以下免稅額為8萬8,000元,70歲以上免稅額為13萬2,000元。凡是70歲以上的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的直系尊親屬,免稅額皆為13萬2,000元,但如果是列報扶養70歲以上的兄弟姐妹,或叔叔、伯伯、舅舅等旁系其他親屬,免稅額仍為8萬8,000元。這類錯誤較常發生在人工申報的情況下。 要提醒的是,民眾常忽略往生扶養親屬的免稅額,例如超過70歲的老父親去年1月往生,即使只有扶養幾天,今年5月一樣可以列報扣除13萬2,000元的免稅額。 更新時間|2021.08.17 16:06 臺北時間 更多內容,歡迎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5. 2 天前 · 台鐵員工張先生:「以前公司化之前的人員,他們有危險津貼、有夜點費,變成新進人員之後都是沒有的。正式的薪資表都還沒有核定出來,所以不太確定(新舊人員薪資落差),但是如果以暫支的話來講是比較低的,大概差不多是3、4千吧。

  6. 2024年6月1日 · 當中又以海外所得與特定保險給付最常見,而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死亡給付部分,免稅額為3,740萬元(2025年報稅適用)。 只要是國外來源所得,不論是海外債息收入或美股、日股資本利得,未達100萬元都不需申報繳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