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那麼醫學美容又有哪些美白方法? 陳厚毅表示:「例如激光、彩光美白或果酸美白,都能夠去除皮膚中的黑色素,消除皮膚暗黃、色斑等,將皮膚內的色素氣化和擊碎,讓皮膚顯得白皙。 」不過他提醒大家當中或帶有風險,「過程中除了會感到痛楚,亦有可能因激光能量使用不當,導致燒傷皮膚,出現疤痕」。 良好的小習慣可以令皮膚變得愈來愈好,陳厚毅指出充足睡眠、做好防曬工夫,都有助告別暗沉的膚色。 他亦建議可從飲食入手,例如士多啤梨、菠蘿、奇異果等都蘊含豐富的維他命C,能夠預防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抑制黑色素生成,還能增強皮膚抗老化能力。 陳厚毅醫生.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醫管局榮譽皮膚科顧問醫生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譽臨牀助理教授,香港醫學會會董。 查詢:Caudalie 3974 6121(銅鑼灣希慎廣場店)

  2. 4 天前 · 銀珠洗眼是近年新興清潔眼睛美容服務。. 眼科專科醫生伍立祺及註冊中醫潘咨遐均表示,銀珠洗眼不是中醫或西醫的醫療程序,沒有醫學根據。. 美容師錯把結膜當淚腺. 從網上短片所見,美容師用銀珠棒「戳」內眼角的小洞(淚孔 punctum ),也就是淚管入口 ...

  3. 2024年5月2日 · 韓國美容品牌Amorepacific宣布推出高端醫學護膚品牌AP Beauty產品以醫美成分為研發基礎聲稱毋須醫美亦可獲得醫美級美容效果。 AP Beauty膠原重建緊緻雙效面霜$2680/50ml),結合多種活性成分蘊含濃度超過147,000ppm的專利成分PDRN1據稱具備醫美級修復功效有助密集修復重建和堅固皮膚屏障而配方中的EXOYNE據稱促進膠原蛋白1型3型和4型生成有助提升皮膚的緊致度。 查詢:AP Beauty 2117 1054(銅鑼灣利園店) 相關字詞﹕ 每日明報-Life & Style. 【明報專訊】美容科技日新月異,消費者除了可以到美容院針對不同問題作美容護膚,還可以選購不同的美容產品,作為每天的皮膚保養程序。

    • ■「少白頭」或涉疾病
    • 問:白頭髮拔1條長3條?
    • 問:染髮容易致癌?有什麼要注意?
    • 食物減慢白髮生長 無醫學證據
    • 問:為什麼會長白頭髮?
    • ■白髮位置反映臟腑問題
    • 問:黑色食物可烏髮?

    問:年紀輕輕滿頭白髮,是用腦過度?未老先衰? 陳:毛囊有負責製造黑色素的黑色素細胞,隨年齡漸長,黑色素細胞活躍度減低,黑色素愈來愈少,令頭髮變白。白髮是正常老化現象,但不到30歲已長出明顯白髮則屬過早,多數與遺傳有關,亦可能是某些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白化症(白蝕),或缺乏維他命B12引致。 坊間有說法指用腦過度、壓力過大可致白髮,西醫學上暫未有充分證據。不過,壓力大可能導致休止期脫髮,再新長出的新髮或許沒那麼健康。

    陳:拔一長三的說法沒有根據,毛囊附近或其他位置的頭髮黑色素不會因而減少。雖然如此,亦不建議拔掉白髮。因拔髮有可能破壞毛囊,甚至導致毛囊炎、毛髮倒生,得不償失。 而即使將白髮拔掉,由於沒有黑色素供應,毛囊製造的新髮仍會是白色。

    陳:有大型研究找來有染髮與從來沒有染髮的人比較,發現染髮沒有增加患癌風險。不過,染髮劑有不少化學物質,有些時下流行的髮色,需漂染去掉頭髮的黑色素,此舉會傷害頭髮。一般來說,染髮為了上色,會用化學劑打開頭髮毛鱗片,不但損害髮質,亦有可能致敏。一些標榜「永久」的染髮劑,效果較持久,當中常見化學成分對苯二胺(PPD),容易導致敏感反應,深色化妝品也可能有此成分。天然染髮劑可能較少敏感,但不一定無事!就好像芒果、花生都是天然,仍有人接觸後出現過敏反應。接觸性過敏相較食物敏感的反應慢,可能要染髮幾次才出現,例如髮線、耳背痕癢。 坊間有銀離子染髮產品,聲稱可以利用陽光染白髮。銀離子遇到陽光後產生化學反應變成啡藍色,從而有染色效果。要留意一點,部分人對銀敏感,有可能引起痕癢、紅腫。如出現敏感徵狀,應立即停...

    白髮能否逆轉?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湧表示,想改善少年白髮,要視乎背後成因。若是疾病引致,可能藉控制病情來改善;但如果是黑色素細胞「退休」,白髮較難逆轉。 進食黑色食物可否補救呢?在西醫角度來說,黑色食物與皮膚黑色素沒有關係,亦未有醫學證據支持有食物可減慢白髮生長。 ■中醫說:「白髮成因與腎、肝、脾有密切關係。」

    潘: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髮」、「肝藏血,髮為血之餘」,白髮與肝、脾、腎功能有關。踏入40、50歲的人,腎精逐漸衰退,頭髮顏色漸漸變白。若在40歲前長白髮,需注意身體。飲食失調、氣血不足、久病傷臟腑、情志等因素都可以導致白髮。脾主運化將養分運至全身;飲食失調、節食造成營養不均,也會影響頭髮健康。此外,經常過勞,欠缺休息及睡眠,可令腎精流失,導致腎虛。情志因素方面,思慮過度、煩惱多會損及脾臟,令脾胃運化失調;肝氣鬱結亦會使氣血無法順利到達頭部,令頭髮變白。中醫又認為,久病或氣血不足的人,例如經血崩漏、癌症患者,都容易出現白髮。 白髮成因除了後天因素,亦可能與遺傳有關。對於少年白髮者,父母大多在年輕時就已滿頭白髮,治療效果較不理想。

    問:頭頂、兩鬢不同位置長白髮,反映身體不同問題? 潘:白髮生長位置可對應腎、肝、脾;但臨牀上少有遇到病人因局部白髮求診。中醫理論認為,頭頂、後腦屬膀胱經,此部位白髮者反映腎氣不足,伴有尿頻、遺尿或尿失禁、小便不暢等;兩鬢對應肝膽經,出現白髮則是肝火旺盛,這類人通常脾氣暴躁,常伴有口乾、口苦、眼睛酸澀等。前額長出白髮,可能與脾胃失調有關。

    潘:根據中醫五行理論,黑色對應腎,黑色食物具腎益血功效。但非所有黑色食物都可烏髮,例如豉油。再者,部分人士不適合進食某些黑色食物,例如容易腹瀉的人,忌進食過量黑芝麻,因黑芝麻具滑腸作用,可引起肚瀉;正服食薄血藥的人不宜吃黑木耳;容易胃脹人士服用黑豆,容易胃脹屁多。

  4. 2024年1月29日 · 止痛貼可以根據其主要成分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不含藥用成分的鎮痛貼,也是坊間最容易購買的止痛貼;主要成分為樟腦、水楊酸、辣椒萃取物等。 貼於皮膚表面產生冰涼或溫熱感覺,這些感覺遮蓋了患處原來的痛感,透過「瞞騙」大腦以產生鎮痛作用。 第二類是含有消炎止痛藥物(NSAIDs)成分;第三類則以麻醉藥成分為主;第四類是嗎啡止痛貼。 過敏是起效現象? 天大謬誤. 不少人認為止痛貼只是局部黏在患處皮膚上,較口服的止痛藥安全。 可是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帶來不良效果。 以最常見第一類止痛貼為例,其成分有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包括紅腫、皮疹、痕癢、出水疱等。 不少人誤以為這是止痛貼起效現象,是止痛貼把引起痛楚的「毒素」散發至皮膚表面所產生的效果。 這可是天大謬誤!

  5. 2020年4月16日 · 皮膚科專科醫生林嘉雯逐一分析,「使用剃刀脫毛,純粹利用鋒利的剃刀,刮除皮膚表面上的毛髮,好處是時間短,不會引起痛楚,壞處是剃刀可能傷及角質,刮損皮膚,造成皮膚炎。 使用剃刀脫毛後,會留下黑色小點,影響外觀,而且效果維持時間相對較短,隔幾天又要再做」。 蜜蠟連根拔起 拉扯或傷角質層. 至於脫毛膏則利用化學物質融解毛髮,「好處是不會傷害毛囊,痛感不大,但效果維持時間亦不會很長,可能隔幾天毛髮又會再長出來,而且化學物質亦有可能刺激皮膚,因此不適合敏感肌膚人士使用」。 蜜蠟方面,林嘉雯表示,「好處是維持時間比化學脫毛膏長一點,因為它會連毛髮根部一起清除,但壞處是清除毛髮時會有痛楚,拉扯蜜蠟也有可能刺激皮膚,傷及角質層。 另外,當拔除的毛髮再長出時,有可能因毛髮倒生而造成毛囊發炎」。

  6. 2024年2月12日 · BEAUTY & STYLE / FITNESS. PAST ARTICLES. 健康點滴:黏膜下剝離術 切除頑固大腸瘜肉. 文章日期:2024年02月12日. Share. 減大腸癌風險--切除大腸瘜肉可以將患大腸癌的風險大大減低76%至90%。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大腸癌是本港第二常見癌症,當中約95%屬於腺癌。 醫學證據顯示,超過九成腺癌由腺瘤瘜肉演變而成,一般需時約5至10年。 大腸鏡檢查時若發現瘜肉,一般會即時切除。 《新英倫醫學雜誌》多年前公布,切除大腸腺瘤瘜肉可以將患大腸癌風險大大減低76%至90%;而透過大腸瘜肉切除,醫學數據亦證實可以減低由大腸癌導致死亡的風險約53%。 成功率較傳統方法高逾1倍. 然而,瘜肉有大有小,亦有不同形狀,並不是全都可用大腸鏡切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