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CSL 相關

    廣告
  2. 網店限定上台享送貨服務!足不出戶都可以上台同買手機,全程網上搞掂. 新客戶可免費享用數據「滾滾存」服務 ,儲存每月用剩嘅數據帶落下個月,唔驚爆Data!

搜尋結果

  1. 參鬚茶. 材料:人參鬚六錢. 做法:先將人參鬚洗淨,用水二碗半浸泡半小時,先武火,後文火,得水一碗. 應用:身體疲倦,言語乏力,不願活動. 備註:舌紅、舌苔黃膩者,不宜飲用. 神化了的中醫,就是神棍! 歷來很多坊間的傅說,就是中醫為皇帝、皇后診病,是懸絲診脈,究竟事實是否如是,我們不妨看看清代名醫薛寶田的著作《北行日記》,書內他提及曾為慈禧太后診病的紀錄,記敍如下: 八月初六壬寅日,慈禧太后召診於長春宮,先行三跪九叩首大禮。 禮畢,慈禧太后問余曰:「何處人? 」,對以江蘇人。 問:「多少年紀? 」對:「66歲。 」其時內務府大臣、太醫院跪左邊,余與他醫跪右邊。 皇太后命余先請脈。 余起,行至榻前,榻上施黃紗帳,皇太后坐榻中,榻外設小几,几安小枕。

  2. 人體的肌肉可分為三種: ( 一)「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又稱「橫紋肌」striated muscle 及「隨意肌」voluntary muscle),經由肌腱 (tendon) 固定在骨骼上,令骨骼活動,例如行走或維持姿勢等動作,是受意識所控制; ( 二)「平滑肌」 (smooth muscle 又稱「非隨意肌」involuntary muscle),組成內臟及其他器官的內壁,例如食道、腸胃、氣管、子宮、輸尿管、尿道、血管等,令毛髮豎立的「立毛肌」 (arrector pili) 也是平滑肌,與骨骼肌不同,平滑肌是不受意識所控制; ( 三)「心臟肌」 (cardiac muscle):功能上屬非隨意肌、但結構上卻與骨骼肌較相似,只能在心臟找到。

  3. 胸廓出口症候群, 又稱胸廓出口綜合症(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TOS), 是由於下頸到腋窩之間的神經或血管被壓迫而引起的疾病。 人體解剖學上的胸廓出口亦即是胸腔肋骨最頂端,肩膊以下位置,通向手臂的神經及血管都會經過胸廓出口。 胸廓出口附近有幾處結構較容易壓迫神經或血管,包括前頸斜角肌之間、鎖骨與肋骨之間的挾縫、胸小肌與肩胛骨喙突及肋骨之間,又或先天性頸椎肋骨增生,都是造成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元兇。

  4. 聯邦政府推出的分階段加拿大牙科保健計劃(Canadian Dental Care Plan,CDCP),從2023年12月開始首先面向65歲以上老年人,根據年齡高低順序開放申請這一免費項目。 成功申請人將獲得Sun Life保險的會員卡,2024年5月起保險才生效,要提醒老年人,現下在保險生效前的牙科保健支出不能得到保險賠付。 CDCP分階段實施計劃是:2023年12月對87歲及以上老人開放申請,2024年1月對77至86歲老人開放申請,2月對72至76歲老人開放申請,3月對70至71歲老人開放申請。 這些年齡組符合申請條件的老人,在通過CDCP網站成功遞交申請後將收到一份邀請信,驗證你的資格和指導你如何申請註冊,也包括如何尋求其他人或代理人幫助申請。

  5. 水魚燉花旗參湯. 材料:小水魚一隻,花旗參五錢、瘦肉12兩,生姜兩片. 製法:水魚劏後洗淨切塊,瘦肉切粒,花旗參切片,將三物連生姜放進燉盅內,隔水燉兩小時,放進適量食鹽,飲湯食水魚. 功效:滋陰增液,清熱補氣. 九型體質的飲食,已述其三,今說其四,說三道四,就是「陰虛體質」。 何知是陰虛體質,其一就是手足心熱,這類體質的朋友,多是工作狂,經常捱夜,體力透支,暗耗體內陰津,陰津不足,未能制火,火氣較盛,慢火煎魚,熏蒸肌膚,久而手足心熱。 我們常說「虛不受補」,多指此種體質。 素覺悶熱,喜歡清涼,一開冷氣,又覺難耐,馬上關掉,或需添衣。 這類體質,如進補品,口乾唇裂,甚或出血。 正確做法,兩腿走路,一方面投以滋陰,例如水魚,一方面助以清熱,例如花旗參。

  6. 2018年3月26日 · 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是香港首個推行的強制性生產者責任計劃,2015年4月1日起全面實施,在零售層面就每個塑膠購物袋向消費者徵收最少5毫。 2015年棄置在堆填區的塑膠購物袋較2014年減少25%,但2016年膠袋每日棄置量達690公噸,是2013年以來最高,也是推行全面徵費以來首度錄得反彈。 有環團分析,政府自2009年起,已實施首階段膠袋徵費多年,每個膠袋徵收5毫已不足以阻止市民濫用膠袋,政府又未有監管商界派發膠袋量,促政府檢討計劃。 玻璃飲料容器. 立法會2016年通過相關法案,政府預計最快2018年實行飲品玻璃樽徵費,預料每1公升玻璃樽容量會向飲品製造商或進口商徵收1元,涵蓋啤酒、汽水及紅酒等玻璃樽飲料,希望透過徵費補貼回收成本,將飲品玻璃樽回收率由現時約一成增至六成。

  7. 2020年12月15日 ·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仁與禮的關係,在《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故事中,說得最清楚。 周禮規定,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其間起居生活有嚴格限制,如不得為官,不得娛樂飲酒吃肉,穿粗衣麻布,不得婚嫁、生子,獨自搬到草棚住,睡在草蓆上……等等。 宰我問三年之喪. 學生宰我問孔子,父母之喪守三年太長,一年可以吧? 孔子反問:父母死後不到三年,就大魚大肉,穿得花枝招展,安樂嗎? 宰我答道:安樂。 孔子接着提出了儒家最重要的仁與禮關係的觀念: 子女出生後,父母衣不解帶、偎乾就濕地照顧,至少三年,子女才能完全離開父母懷抱。 當父母過世,子女念及父母在那三年間辛苦撫育自己,便吃不下美食,聽不進音樂,家中不覺舒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