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1日 · 明報專訊傳統智慧告訴我們胃痛的原因不外乎是胃酸過多胃炎胃氣脹胃抽筋等。 近年研究卻發現以上的傳統智慧原來沒有確實的醫學根據。

  2. 2016年8月29日 · Share. 【明報專訊】從小就聽慣大人們說: 「天冷穿多件衣服,否則會『冷親』(傷風)! 「濕着身子走進有空調的房內,很容易『攝親』(冷病)! 「早叫你帶件外套,看! 現在凍得傷風感冒了! 但是長大後,生物科老師告訴我們,傷風和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皆是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的,跟溫度下降和感覺寒冷應該沒有關係。 那麼,傳統智慧所說的「冷病」、「凍親」,究竟有沒有根據,還是純粹的醫學謬誤呢? 寒冷影響人體免疫力. 當四周寒冷,身體會盡力將血液留給腦部和主要內臟;導致皮膚表面的血液減少,從而阻止熱力的流失。 同樣道理,流向口腔鼻咽的血液也會少了,令這些地方的抗體、白血球和免疫力大為減低,較容易讓細菌和病毒攻進。 因此,「天氣凍時容易冷親」的說法,絕對是有理據的。

    • ●兩食材助紓緩濕困徵狀
    • 豐隆穴
    • 陰陵泉穴

    1. 生薏米 [食譜:薏米蛋花湯] 功效: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有利水滲濕、健脾除痹及清熱排膿的功效,適用於濕邪侵犯關節、脾胃和皮膚。 2. 香茅 [食譜:香茅生薑橘餅湯] 功效:味辛性溫,能祛風除濕、消腫止痛,常用於頭痛、胃痛、腹痛腹瀉、風濕痹痛及跌打淤血腫痛等。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4橫指為三寸,大拇指為一寸)。 【功效】和胃氣、化痰濕及清神志,可用於紓緩頭重重、濕疹流滋、脾胃濕困等。 【按法】按壓穴道數秒再放鬆,按穴次數不限,出現濕困徵狀時可按穴紓緩。

    【位置】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功效】運中焦、化濕滯、調膀胱、祛風冷,用於紓緩關節痛。 【按法】按壓穴道數秒再放鬆,按穴次數不限,出現濕困徵狀時可按穴紓緩。 中醫祛濕湯水食譜:薏米蛋花湯、香茅生薑橘餅湯

  3. 2018年4月2日 · 明報專訊上期從西醫角度談引起水腫的不同原因今次再從中醫角度看這問題

  4. 2022年11月28日 · 我們團隊一直有留意日本的長者食品市場因為日本社福機構對長者健康和飲食相當重視照護食日語稱為介護食」)發展多年日本就吞嚥困難作研究發現吸入性肺炎是當地長者常見死亡原因之一

  5. 2023年1月16日 · 肌少症究其原因,可分為生理或病理兩因素。 要說到生理,多多少少可以算到老化的頭上。 老化造成神經系統變化、荷爾蒙減弱、雌激素變少、胰島素阻抗等,再加上衰老後活動量減少,久坐不活動,臥牀不起,更是肌肉持續流失的主因。

  6. 2018年2月26日 · 因此,醫學界一直想辦法偵察早期肺癌以提高存活率和治癒的機會。X光照肺便宜、簡單而安全,但敏感度卻很有限。另一方面,儘管從痰涎中尋找到異常細胞,可以給醫生提供一個信號去作進一步如支氣管內窺鏡的檢查,但它仍然是一個效率很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