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處於「潛意識學習」
    • 家人影響語言發展至深
    • 外語干擾母語學習

    在小朋友智力和聽覺正常、神經和大腦無傷害的情況下,幼兒一般會在一歲半左右開始運用簡單詞彙,兩歲半左右便能開始以簡單語彙和句子表達,三歲就能運用較複雜的句式。 幼兒發音進度參考表:以下列出四個階段的語言發展進度,以作參考。 兩歲 1. 如果還不會叫爸爸、媽媽,或發出 b 和 m 音,建議向專家查詢。 兩歲半 1. 能發出 a、e、o、u,以及簡單的 d 音,也能清楚表達一些單字音,如:碟碟、哥哥、雞雞等。 三歲 1. 清晰的發出車車、牀牀、蝦蝦等 c、s、l、t 音,並能清晰的說出切切、梨子、拉、你、雪糕、數字 6 等等。 三歲半 1. 85% 的兒童都能完全掌握母語的所有發音,如果小朋友還有許多音未能掌握,家長就必須警惕,需要在孩子四歲前盡快看醫生尋找問題根源。 有一部分幼兒,智力和理解力正...

    兒童口部肌肉與語言發展關係密切,口部肌肉發展若出現障礙,會令小朋友說話力不從心或吐詞不清。不少現代家長為了貪方便或加快小朋友進食速度,往往會用食物剪刀剪碎食物,然而卻較少關注到這麼做會減低幼兒口腔肌肉的練習機會,結果導致延後了幼兒說話的時間。恐怕這是許多父母都始料不及的吧?因此,照顧過周的家長們,應及早減少使用食物剪刀,別讓小朋友們把口肌和牙齒功能「荒廢掉」。除此之外,嬰幼兒長期啜食奶嘴,也可能影響說話發音的能力,這些細節與幼童遲遲不開口說話都有間接關係。 家長是與幼兒接觸最密切的人,自然也是影響他們最深的人。成人生活中與孩子的對話模式,肯定會影響小朋友的語言發展。由於幼兒懂得的字彙不多,有時又急於想表達自己的感受,結果愈心急愈講不出話來,或者把話講得結結巴巴,出現類似口吃的表現,此時若父母...

    眾所周知,學習語言需要適當的語言環境刺激,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可是,香港有個怪現象,就是家傭比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還要多。家傭受命事事照顧周到,幼兒往往毋須主動表達便可得到想要的東西,使他們經常處於缺乏言語互動的景況之中,無形中減低了開口說話的意慾,這對正處於語言發展黃金期的幼兒來說,恐怕不是好事。此外,主要照顧者沒有積極誘導小朋友主動表達,也是引致幼童語言發展緩慢的另一原因。我們不應該期待家傭能像母親那樣,擁有與生俱來的母性,不斷自言自語般,將母語不斷重複地灌輸給孩子,這種天職絕非家傭能取而代之的。 還有一種情形也會拖慢幼兒的語言發展,那就是在沒有掌握母語前,過早學習另一種或多種外語,導致語言環境過於複雜。由於幼童太早學習三數種語言,對事物似懂非懂之下,在無法完全掌握其中一種語言的情形下,就...

  2. 2017年5月10日 · 爲何小朋友特別抗拒剪髮的真正原因是他們的感覺皮層Somatosensory Area運作及聯繫不正常對於感覺處理的接收或訊息傳遞存在困難這是感覺處理障礙或稱感覺統合障礙」,感覺障礙會對特定的聲音光線氣味味道觸感等出現過度敏感反應這些因人而異的刺激會讓他們感覺受到嚴重威脅不適程度會是常人的許多倍。 上述個案中的男孩,顯然對剪頭髮的刺激特別反感,他很可能對剪髮的某個環節或整體細節都感到不舒服,好比剪刀剪髮時發出的咔咔響,髮型屋裡的各種聲浪和洗髮水氣味,還有碎髮跌在臉龐的刺痛感,以及髮型師接觸他們身體……都可能刺激了感覺障礙,所以才會一去髮型屋就不依不饒。

  3. 2015年5月19日 · 洞察「駁嘴王」. 小朋友頂嘴是種普遍現象,父母會否有感孩子不服管教、不尊重長輩而訓斥他們呢?. 最終,卻往往弄得不歡而散。. 頂嘴其實未必事出無因例如不服氣被冤枉感到不公被迫服從等。. 我們應該退一步洞察頂嘴原因而不是以尊長 ...

  4. 2016年2月12日 · 不知大家可曾聽過一個冷笑話」,話說小朋友質疑家長不挑食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因爲自己不愛吃的東西就不買」。 仔細思量一下,此話並非全無道理,難道成年人就不存在挑食問題嗎? 一定還是會有的,只是我們明白健康的重要性,故此會主動調節飲食習慣,可是小朋友們卻不明白這個道理。 不過,如果我們用比較科學的方法,譬如說故事、參觀食品工廠,透過教育短片等途徑,讓小朋友明白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及危害,那麽在面對不喜愛的食物時,抗拒性自然大大減低。 家長假如能首先站在對等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對他們飲食存在偏好就能更寬容,解決問題時也會採取更柔性的處理手法。 挑食假象.

  5. 2015年6月17日 · 說到底,家長要按小朋友的實際情況擬定適當的教育規劃,並且要具備接受「孩子可能是資質平凡的普通人」的勇氣,那麼便能擺脫「贏在起跑點」的魔咒。. 老實說,每個人一出生,「起跑點」已大致注定,比如個人資質、家庭背景、家教模式、經濟條件等等 ...

  6. 2024年5月22日 · 2024-05-26 香港政府新聞網. 生活空間狹小,室內空氣混濁,是不少劏房居民每天面對的困境。 小芳(化名)和七歲女兒居於長沙灣一間面積不足100平方呎的劏房,由於靠近馬路,即使甚少開窗,家中也十分多灰塵。 小芳形容,早上清潔好,下午便會有塵埃積聚,令她常感不適。 「鼻子會感到痕癢,要不停抓癢,抓至鼻子泛紅。 」 科技解難 幸好,辦法總比困難多。 小芳最近獲深水埗社區客廳捐贈一部袖珍空氣淨化機,它體積細小,長、闊、高均少於20厘米,重量僅500多克。 小芳用了約半個月,感到家中空氣質素顯著提升。 「淨化機不佔地方,也很輕巧,可放在桌上,如桌上沒位置,掛起來也可以。 使用淨化機後塵埃減少,我的鼻敏感情況和睡眠質素也大有改善。

  7. 報直資還是報私立小學好?有升學專家這樣說:「如果你要我選,同樣質素、同樣學費的兩間小學,一間是直資,另一間是私立,我一定會先選私立。因為直資一定會早過官、津公布結果;如果你報了直資,又報了官津小學,若然直資給你的孩子一個學位,而你接受了這個學位,你的孩子便不再被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