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27日 · 這天Ausker分享兩款入門版泰式食生餐單,分別是變奏版的芒果糯米飯和菠蘿炒飯。 「這兩款都是香港人熟悉的菜式,但我今次示範的是食生版。 食生不會吃粥粉麵飯,所以我用了奇亞籽取代糯米、白椰菜花代米飯。 」一般人對食生的歧見是營養攝取不足,Ausker分享說:「許多人會問,食素怎樣吸收蛋白質? 來源是豆類、果籽類等,以我這次用的有機白奇亞籽為例,它有高蛋白質和Omega 3,它的高纖維又可幫助腸道健康。 以前南美人行軍會帶備奇亞籽,因為加水攪拌就食得,方便、營養豐富又有飽肚感,對那些想從食米飯轉食生的朋友來說是個不錯的transition。

  2. 2005年12月10日 · 不過現在只剩下不足30間大牌檔而大牌檔又極具本土飲食文化的特色政府在維繫本土文化和公平原則之間是否可取一個平衡其實街邊大牌檔是戰前碩果僅存的食物業經營方式特色是客人可坐在行人道的桌子中在露天或半露天的環境下進食

  3. 2015年6月1日 · 歐盟現時規定所有包裝食物要有use by或best before標籤但荷蘭瑞典政府去年已分別向歐盟提出建議針對可長期擺放的食物如米咖啡意粉等予以豁免毋須有best before標籤,以免混淆,減少食物浪費。 但消費者是否也有權得知有關食物何時之前吃味道最佳等資訊又如何平衡呢? 歐盟對此仍未有定論,但已成立工作小組跟進。 多了解食物標籤 別做「大嘥鬼」 浪費食物是全球嚴重問題。 best before標籤是否仍應保留呢? 消費者對「過期日子」認真並不是壞事,但如何可避免因誤解白白浪費食物? 近年公眾的惜食意識提高,食物標籤有其作用,但市民亦應該多了解,別做「大嘥鬼」。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4. 2022年11月19日 · 至於營養就必須提供給長者或有需要人士足夠一日所需的能量蛋白質纖維等營養避免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保留食物原味. 而今CookEasy推出的家滋味軟餐」,除了有由言語治療師嚴格覆核IDDSI等級外主要特點是保留了食物的原味並兼顧外觀營養成分及儲存翻熱等因素特別針對院舍照顧者們可以簡易準備及使用軟餐的需要從而減輕其照顧者的生活壓力。 負責品牌是次項目的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副院長陳佩珊表示:「所有軟餐產品均採用優質食材,除了在製作過程中着力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外,亦以香港人熟悉的家常口味食材為主要材料,例如菜心、冬菇雞肉、南瓜等。

  5. 2017年6月9日 · 食環署則指服務外判商需要確保食物在運送期間符合如持牌食肆般的安全及衞生要求否則可能違反上述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的規定。 內地前車可鑑 「黑外賣」須打擊. 另外,經營食物外賣生意須申領食物製造廠牌照,網店亦須申領牌照或書面准許。 不過,智經在數個外賣平台網站搜尋,均找不到有清楚標示,說明提供外賣的食肆是否領有相關牌照或書面許可。 這些食肆是否合法經營,消費者往往難以即時查證,只能「講個信字」,或到食環署網站按店號等資料,查詢食肆是否在持牌名單之列。 網上外賣平台在港發展尚在起步階段,前文提及外賣服務衞生情況堪虞、無牌食肆專營網上外賣等疑慮或許是杞人憂天,但在網絡訂餐早已發展成熟的內地,這些情況卻是屢見不鮮。

  6. 2023年8月26日 · 現時大部分市面銷售的保健食品均納入一般食品去規管而參考鄰近地區對保健食品的法例大部分司法管轄區都有特定的法例規管健康食品或相關產品於中國內地台灣澳洲加拿大歐盟等保健食品於推出市場前更需經過監管部門評估或註冊審批Kennie指出從均衡膳食的角度保健食品並不應跟一般食品看齊應以作補充日常均衡飲食中未能攝取足夠的營養素為原則當中包括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中藥保健食材等。 「保健食品在均衡膳食上是輔助的角色,唔應該當飯食! 建議針對不同年齡群組. 她舉例在現行食品營養標籤條例上,「1+7」的強制標示,即是能量+7種食物中常見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和鈉。 這些強制標示的營養素大部分根本完全不含於保健產品內。

  7. 2016年11月7日 · 1. 維他命C:這是人體細胞的細胞壁原材料,即如免疫系統細胞,若攝取不足維他命C製造不出結實的細胞壁,便難以抵禦外敵(細菌病毒)。 2. 植物生化素:具抗氧化作用,可減低自由基傷害,減少人體衰老、細胞病變的機會。 3. 酵素:食生(Living Food)含有助消化的天然酵素,可減輕人體消化壓力。 「以上3個好處經高溫加熱超過42度,都會完全破壞,食物吃進肚裏只剩纖維能夠攝取,營養作用大打折扣。 」生熟得失,原來全在一念,假如你經常小病小痛纏身又找不出原因,或許,健康素食方程式會是一個可行的嘗試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