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12月18日 · 哥本哈根談判案文件包括提議擴大碳市場,這不但會延緩減量行動,更會鼓勵北方國家在南方國家尋找污染額度。 碳市場重新定義氣候變化的問題,以「不變的商業活動(business-as-usual)」,因應新自由主義經濟學。

  2. 2010年5月21日 · 四、公約基本原則: 各締約國凝聚共識防止氣候變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人類和後代子孫的利益保護氣候系統;在採取 相關行動時,應依據公約基本原則實現公約之目標,包括各成員國承擔之不同減量責任,同時應符合公平原則,另應實施有效及符合最低成本之防制措施並兼顧經濟發展需求。 歷史沿革:聯合國大會在1990年決議設立「政府間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談判委員會 (INC)」,並授權起草有關氣候變化公約條文及所有認定為有必要的法律文件,該委員會於1992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

  3. 2013年3月22日 · 林國彰認為台灣值得國際借鏡的保育經驗,除了鯨鯊管理,台灣在執法跟關口的管制、物種鑑定,台灣有很成熟的鑑定技巧,從手冊、操作,甚至還有虛擬鑑定,或者是野生以及野保法55條列名的鸚鵡以一鳥一環一證自主管理,杜絕非法貿易壓迫野生族群 ...

  4. 2010年7月15日 · 而提高調適能力的方式之一,就是將氣候變遷影響直接納入到發展規劃,如以把調適措施納入土地使用計畫和基礎設施的設計、將降低脆弱性的措施融入在現有降低災害風險策略當中。 為協助各國瞭解可採行的調適方法及政策,IPCC 彙整各國對氣候變遷訂定的各種成本較低、投資報酬率較高的調適策略,另外,世界銀行也提出相關的行動重點如下: 圖表:世界銀行呼籲之對抗氣候變遷行動重點. 資料來源: 世界銀行 (2007) 由於傳統的貿易理論以比較優勢為重要基礎,從氣候變遷與貿易觀點分析,舉凡能源成本、GHG排放量等均應該納入比較優勢的會計衡量。 據估計,減緩成本約只佔全球GDP的0.12%,IPCC在2007年報告預測減緩氣候變遷的經濟成本,此成本通常會隨穩定 (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目標的嚴格程度而增加。

  5. 2019年12月17日 · 據 中央社報導 ,來自近200個國家的談判代表最後決定,延後到明年再做出有關全球碳市場議題的重要決定,而最終通過多項的宣言,則要求各國展現更大雄心,減少造成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以及協助受氣候變遷影響所苦的貧困國家。 主辦國西班牙則聲稱,最後產出的文件與巴黎協定所需(升溫控制在2 ℃以下)相去甚遠。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15日也表示,他對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成果感到「失望」。 他認為,國際社會錯失應對全球暖化危機的機會。 加勒比海國家格瑞那達(Grenada)特使斯帝爾(Simon Stiell) 批評 ,「我們希望保留巴黎氣候協定裡的條款,但我們在每一次締約方會議上看到的,似乎都只是削弱這些條款的新機會。

  6. 2012年2月9日 · 第一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1,簡稱WG1)檢視氣候變遷以及人類造成氣候變遷的證據;第二工作小組(WG2)主要研究氣候變遷的效應,以及動植物與人類如何調適;第三工作小組(WG3)則研究如何減緩氣候變遷。 IPCC整體的研究、審查與撰寫報告過程需要花上數年的時間。 IPCC的研究是匯集數百位科學家投入的結果,報告所參考的研究資料達數千份,大部分的貢獻來自志工。 主要的研究基地在伯爾尼大學(WG1)、斯丹福大學卡內基科學研究所(WG2)和波茨坦氣候變遷研究所(WG3)。 IPCC本身是由來自194個政府的代表所組成,他們必須在報告出版前進行審查。

  7. 2024年5月17日 ·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鄒敏惠、吳凱西編譯. 2022年3月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全球必須在2024年底之前提出具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 此條約被視為《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以來最重要的環境協議。. 今年底將於南韓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