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2月5日 · 都市人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或多或少曾受睡眠問題困擾如發現自己每周平均三次或以上出現難以入睡無法持續睡眠醒來後難以再度入睡過早睡醒以致日常生活受到影響的症狀而情況持續三個月或以上就可診斷為失眠中醫稱之為不寐」。

  3. 2022年6月18日 ·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發表的報告指出成年人需要7至9小時的睡眠而優質的睡眠所需的入睡時間要少於30分鐘中途最多醒來一次時間少於20分鐘才可達到85%以上的高睡眠效率隨着年齡增長上述指標會有所調整但是對任何年齡人士來說只要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需要60分鐘才能入睡中途醒來達4次或以上或醒來超過40分鐘都代表睡眠質素欠佳。 雖然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但失眠治療應以避免經常出現睡眠欠佳的情況為目標。 結合藥物和非藥物療效佳. 一般人對服食精神科藥物都心存恐懼,認為應盡量少服用。 但事實上,精神科一如其他內科疾病,都是因為身體發病而需要藥物治療。

  4. 2022年12月2日 · 1.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 嘗試每天大約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或在有睡意時才睡覺,但仍要在固定時間起床。 2.避免吸煙和飲用咖啡、濃茶或含酒精的飲品或在睡覺前大吃大喝。 3.讓睡眠環境更舒適,例如嘗試調校溫度、光線和噪音水平,同時保持空氣流通。 4.注意電子屏幕和產品的使用。 例如可以嘗試睡覺前一兩個小時避免看電子屏幕或使用電子產品。 5.保持充足的體能活動有助入睡和提升睡眠質素,但應避免在臨睡前做劇烈運動。 6.如有失眠問題或日間嗜睡的情況,宜尋求醫生協助,不應自行購買或服用坊間的藥物,亦應避免長期依賴藥物入睡。 優質的睡眠讓人身心舒暢。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睡一覺呢? 由今天開始,好好培養你的良好睡眠習慣吧。 職業安全健康局. www.oshc.org.hk.

  5. 2024年3月15日 · 不少港人受失眠問題困擾當中有不同程度正常情況是躺在床上10多分鐘已能入睡若超過一小時都無法入睡屬早期失眠徵兆若每晚入睡後扎醒34次醒後未能再次入睡算是比較嚴重。 另外,失眠又可分為短暫、短期及長期。 短暫失眠與時差、突然而來的壓力有關,情況會隨着問題解決而得到改善;短期失眠通常為期少於一個月,往往與親人過身、夜間尿頻有關;長期失眠則主要由情緒病、日積月累的壓力所引起。 需對症下藥. 有些人一旦遇上工作挑戰、新生活環境、考試等問題,精神就會變得緊張,自然難以入眠。 換句話說,要擺脫失眠的煩惱,最重要是盡快消除導致失眠的各種因素,例如學習釋放壓力、改變生活習慣、改善睡眠環境等,不一定要服用安眠藥。

  6. 2022年12月18日 · 有團體昨公布有關香港人的睡眠失調情況成因及處理方法的研究結果顯示受訪的失眠人士平均持續失眠時段長達68.9個月即逾5年半時間睡眠失調當中有21.9%為15至25歲的青年45.5%受訪者會自行服藥更會飲酒助眠。 團體指長期失眠帶來的影響頗大,更會影響青少年健康,受訪者大多自行處理,成效不彰,反而有機會導致精神狀況每況愈下,認為要加強公眾宣傳,及早辨識受困擾的青少年,協助他們尋找壓力源。 8成人因經濟壓力.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聯同明愛專上學院,於2021至22年期間進行研究,邀請164位15至60歲的失眠人士接受問卷調查,顯示八成人因經濟壓力導致失眠,逾半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個月,每周有多於一次難以保持清醒狀態。

  7. 2020年11月13日 · 痛症失眠在家有效治療新趨勢 - 東方日報. 失眠、各種痛症、肌肉關節僵硬退化都是嚴重影響都市人的健康問題,除了中、老年人外,患者更有年輕化趨勢,這與現今各種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有莫大關係,如長期承受工作壓力、缺乏運動等。 一旦出現問題又長期無法醫治好,可令人痛苦得難以言喻。 愛麗健醫療集團成功將現代科技及中西醫學結合,研發出可醫用或家用的無創傷電子治療儀,既可有效治療痛症、失眠,無病亦可強身、抗衰老,對心腦等健康有良好作用。 用家可在家中舒適、深入地進行治療及調養,一機包含無創傷、針灸、物理治療、暢通全身經絡、淋巴、循環等良好效用,很多治療多年未果的嚴重痛症、失眠等患者都得以改善或康復。

  8. 2013年2月14日 · 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副教授鍾家輝表示失眠與抑鬱和焦慮有關經常失眠的患者會感到困擾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問題現時只有認知行為治療和安眠藥是認可治療失眠的方法前者需要社工心理學家提供服務後者會造成長期倚賴和濫用他說睡眠關乎信心如病人可以睡到一覺而減少焦慮就等同扶他們一把下一晚他會有信心可以再入睡。 三周九次 每晚多睡43.2分鐘. 為了令病人「有覺好瞓」,鍾家輝以西醫角度鑽研針灸對失眠的療效,聯同港大中醫藥學院助理院長(臨床)張樟進及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學部副教授張世平等,展開多項針灸與失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