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8日 ·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暨經濟學講座教授近日接受報章專訪時亦表示,香港既有產業都面對困難,甚至在垂死中。 另一方面,有意見認為,本月中國與新加坡實施30天互免簽證新安排(新安排),便利國內人才、資金到新加坡旅遊、置業及投資,變相增強及利好新加坡相對本港的競爭優勢。 有時事評論員更指,新安排只是第一步,讓新加坡成為另一集資窗口取代香港,才是北京的戰略目標。 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有意見指出,西方多國已將香港視為「大陸城市」,國內城市又視本港為競爭對手,香港面對「內外交煎」,當局如何尋找發展方向;

  2. 2018年9月18日 · 修訂受養人來港的入境政策. ************. 政府今日九月十八日公布申請非本地受養人來港的入境政策受養人政策經已修訂由二 一八年九月十九日起已在香港以外的地方與合資格保證人根據當地有效的法律締結了同性民事伴侶關係同性民事結合、「同性婚姻」、異性民事伴侶關係或異性民事結合的一方而該身分是締結當地機關合法和官方承認的將會合資格申請受養人簽證進入許可來港。 除上述的修訂外,受養人政策的所有其他原有申請資格維持不變。 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因應終審法院在二 一八年七月四日就QT訴入境事務處處長一案(終審法院民事上訴2018年第1號)(QT一案)所作出的判決,審慎考慮了受養人政策的目標,以及判案書中闡述的法律原則,在完成政策檢討後決定修訂受養人政策。

  3. **********. 以下是今日(一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楊岳橋議員的提問和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的書面答覆: 問題: 就持《前往港澳通行證》(俗稱「單程證」)來港定居的內地居民及持受養人簽證來港居留的人士的統計數字,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十年,每年持單程證來港定居的內地居民數目,並按(i)他們的性別和入境時所屬年齡組別(即 至四歲、其後每十歲為一組,以及65歲或以上),以及(ii)他們與香港居民的親屬關係,分別以表一及表二列出分項數字; 表一. 表二. (二)過去五年,每年分別有多少名持單程證來港定居的內地居民(i)於接受入境檢查時被拒入境,以及(ii)因喪失在港居留資格而被遣返內地,並按他們的性別和當時所屬年齡組別(與表一所載相同)以表三相同格式的表格分別列出分項數字; 表三.

  4. 2021年9月8日 · 政府一直通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吸引世界各地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來港發展以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加強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政府亦不時檢視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安排和成效持續地擴充香港的人才庫。 為吸引人才,我們亦歡迎他們根據受養人簽證制度,攜同其家庭成員來港。 在過去五年,根據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政策提出申請來港的相關統計數字(註一)表列如下: 註一:同一年的獲批或被拒個案未必全部為該年所提出的申請個案。 註二:「一般就業政策」適用於有意申請來港就業的專業人士(內地的中國居民除外)。 註三:「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適用於內地中國居民申請來港就業。 註四:「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吸引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

  5. 2022年12月23日 · 至於引進的準則正如剛才所說第一企業要符合我們想發展的產業例如創新科技金融科技等第二會看其投資額和業務計劃它需要我們給予配套政策的同時也須作出承諾第三亦要看其對我們的就業市場有甚麼貢獻會聘請多少人大概是哪些工種就業機會的質素如何等等第四企業對我們的經濟增長對我們GDP的貢獻可以有多少。 因此會是一籃子因素來綜合考慮。 多謝。 政務司司長:將來的(「人才服務窗口」)實體辦公室,剛才我們說過,我們會在明年第一季計算好後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現時數字仍在計算中。 我們的同事主要包括兩部分人士:一部分是公務員,我們會調配;另一部分,我們會招聘外界人士來工作。

  6. 2024年5月7日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如何透過吸引培育和發展人才以推動業務發展並為香港及所服務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隨後,英國劍橋大學副校長(策略及規劃)David Cardwell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何達基教授和領英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洪雍華一同主持專題討論探討成為和維持全球人才樞紐地位所需的要素和策略以及香港應如何用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7. 立法會十八題吸引旅客來港的措施.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仲尼議員的提問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認為隨着香港逐步恢復與海外地區及內地通關政府應積極推出措施吸引旅客來港。. 就此,政府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