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6日 · 要解決尿急性尿失禁的問題,就是要治療膀胱,利用藥物或者是復健、生活習慣的改善,才能讓膀胱不再那麼過動。 手術後易發生「應力性尿失禁」

  2. 2023年10月20日 · 1. 尿失禁: 造成尿失禁的原因有許多,一大類別為「應力性尿失禁」,許多人認為只有老人才會有這樣的症狀,陳逸懃醫師說明,其實三四十歲時,就可能有咳嗽漏尿問題,不論咳嗽、打噴嚏、突然站起……都有漏尿危機,也有許多人認為,與這類失禁與自然產相關,其實懷孕期間,體型與體內激素有較大變化,都有可能會有應力性尿失禁。 2. 陰道鬆弛: 通常是生產過後較容易出現,大多數人的錯誤認知在於,只有自然產的孕婦,才要面臨這類困擾,然而懷孕期間,為了幫助生產,體內分泌的「鬆弛素」,不論選擇什麼生產方式,都不能避免。 3. 私密處異味: 私密處散發異味時,有些人會選擇使用清潔劑過度清潔,反而破壞陰道酸鹼值與內菌種平衡,造成私密處更加敏感甚至受傷;或者由於不想就醫,購買到含有類固醇的成藥,造成私密處皮膚萎縮。

  3. 2021年11月25日 · 頻尿或不受控的漏尿 恐是是膀胱過動或膀胱無力. 泌尿科主治醫師張雲筑表示,膀胱過動是指膀胱尚未儲存到生理正常容量,就開始傳遞神經訊號使大腦產生尿意,或膀胱肌肉自行不正常地收縮。 而膀胱無力是指膀胱的肌肉層逼尿肌功能低下,造成膀胱收縮力或收縮時間下降,以至膀胱無法排空或延遲排空。 白天尿尿次數多 小心是膀胱過動. 張雲筑提到,台灣膀胱過動症盛行率約17-28%,女性略高於男性,症狀表現為日間排尿8次以上、夜間起床排尿2次以上、急尿感甚至急迫性尿失禁;常出現於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停經後、攝護腺肥大、老化、糖尿病、神經病變等患者。 習慣性憋尿 長期易致膀胱無力. 張雲筑說明,膀胱無力患者女性約佔12-45%,70 歲以上的男性盛行率甚至可以達到48%。

  4. 2022年3月24日 ·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游智欽提及,傳統的開腹手術需於下腹部開一15公分的大傷口,常造成大量失血,術後也需較長的恢復期;相較之下,達文西手術與腹腔鏡手術皆屬微創手術,僅需開4個小孔,不僅疤痕美觀,也能降低手術失血量。 而且達文西手術擁有放大10倍的3D清晰視野,且器械仿造人體手腕能靈活旋轉、抓取、運針的精密動作,能克服腹腔鏡手術視野窄、器械僅能直進直出,操作縫合不易等缺點,故可在保留最多正常組織的情況下,將病灶根除乾淨,把手術的風險及疼痛感降至最低,加速復原。 4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篩檢.

  5. 攝護腺肥大新藥低副作用,改善排尿障礙. 傳統攝護腺治療藥物有低血壓的副作用,但新一代攝護腺肥大治療藥物,不但可改善這些副作用,還可與 ...

  6. 2024年5月19日 · 千萬不能憋尿以免引發更嚴重的症狀. 天氣冷,就連小便也縮起來。 臨床發現,隨著氣溫越來越寒冷,攝護腺肥大患者回診率明顯增加,醫師提醒患者,天冷除了維持適當的飲水習慣外,千萬不能憋尿,以免引發更嚴重的症狀。 寒冷的冬天除了容易好發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外,「攝護腺肥大」患者求診人數也遽增。 振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景偉表示,攝護腺肥大是高齡男性的常見症狀,臨床經常可見,許多病患沒有警覺自己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在溫度寒冷的夜晚,習慣憋尿到最後關頭才去上廁所,結果造成想尿卻尿不出來的窘狀,最後必須得透過導尿才能恢復正常的排尿。 攝護腺肥大嚴重時,會塞住膀胱出口,導致小便無法順利排出,有可能會發生尿液逆流到腎臟,久而久之,腎臟功能受損,也有可能造成尿毒症。

  7. 一、手部的復健. 以腦中風患併發症最常見的偏癱,就是一邊的手跟腳出現癱瘓現象。 對慣用右手的左側偏癱患者而言,基本上復健訓練會進行得相當容易與順利,原因就是右手本來就是中風前使用的手,現在的差別只是少了左手的輔助,因此,復健的目的就是要讓右手負擔兩手的活動,並將左手訓練成可以輔助右手。 但若是其健側為左邊,而右手卻是慣用手,復健學習上就是一條相當辛苦的路,因為必須重新學習如何用左手吃飯、寫字、取物等日常生活動作,相對地,挫敗感也會來得更大、更深。 二、腳部的復健. 因為走路是相當重要的動作,想要行動自如,就一定需要兩隻腳皆健全,因此,鍾佩珍表示,為了訓練患者可以自行走路,她是「只問結果,不惜手段」地一次又一次訓練著患者,直到患者可自己行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