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手掣Hand brake),又稱停泊制動器(Parking brake),是車輛必須配備的一種制動裝置,用途是讓車輛長時間保持靜止狀態,以防車長一旦鬆開腳掣或離開駕駛席時,車輛突然衝前或溜後而造成意外。. 香港法例第374A章第17條規定,任何汽車均須配備一個手掣,不論 ...

  2. 短暫停車掣的運作原理是將某一壓力的壓縮空氣注入剎車促動器brake actuator,俗稱迫力分泵)內,從而壓下剎車皮,效果等同一直踩下剎車踏板。 同時短暫停車掣消耗的壓縮空氣比手掣少因而能減少對壓縮空氣的需求以減少巴士組件磨損。 解除制動的方法,可以是把短暫停車掣撥至「關」位置再輕踏油門,或是再按一下短暫停車掣,解除後即可開車。 而無論任何車款,短暫停車掣只可以在巴士啟動後安全使用,因此在到達總站、泊廠、接載輪椅乘客上落並需要離開 駕駛室 開啟 輪椅斜板 或其他需要熄匙的情況下,必需使用手掣,否則便不能安全鎖定車輛。 有指短暫停車掣減少了司機的操勞,所以當時駕駛 梅斯特斯平治O305 的車長都很喜歡這個功能,亦經常用它。

  3. 背景. 1970年,香港由英國引入「傷健共融」概念,開始推動「無障礙環境」的發展。 1984年,政府推出了第一份有關私人樓宇內為行動不便人士提供通道及設施的正式指引《設計手冊:傷殘人士使用的通道1984》(Design Manual: Access for The Disabled 1984)。 迄今,這份設計手冊已經兩度修訂,《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1997》(Design Manual: Barrier Free Access 1997)詳細載列在建築物內設置合理無障礙通道的各項強制性設計規定,適用於全新建築物及該手冊頒布後獲當局核准的建築圖則。 而《建築物條例》列明建築物內無障礙通道及設施的設計規定;但是,政府建築物包括 巴士總站 可獲豁免。

  4. 南區復康專線(Southern District Rehab Access),由香港復康會以其他服務(B04)[註 1]營辦,是「南區社區重點項目」(Southern District Signature Project)之一,為行動不便的南區居民於星期一至星期五(公眾假期除外)提供前往醫療機構的免費無障礙交通服務。 2013年1月16日時任行政長官 梁振英發表其任內首 ...

  5. 1設立原因. 2現有必停站位置. 3過往必停站位置. 4圖集. 5註釋、參考資料. 6相關條目. 7外部連結. 設立原因. 巴士必停站多設於 連續下坡路段 ,例如 荃錦公路 、 林錦公路 、 西貢公路 等等,讓巴士的剎車系統緩衝,不致連續運作導致過熱失效 [1] ,另外,必停站可給予空間讓剎車系統補充氣壓,重型車輛(包括巴士)一般使用氣動剎車,若長時間使用,氣壓便越來越低,需要停車補充,以減低意外的機會。 [2] 部份巴士必停站並非設於斜路之上,此等必停站則是為了避免巴士 飛站 而設。 以往 薄扶林道 北行「 心光學校 」分站便是一例,為免 車長 未能察覺心光盲人院暨學校之視障乘客示意乘車 [3] ,巴士公司於是將該站列作必停站,不過已取消。

  6. 「巴士迷」(Bus Fans),亦稱「巴士愛好者」(Bus Enthusiasts/Bus Spotters,為香港以外的巴士迷普遍使用的名稱),即熱愛巴士的人士,屬於交通迷一份子。 香港早於1920年代已出現巴士路線,當時九巴、中巴等巴士公司各自在九龍、香港島、新界等地區提供服務。政府於1933年批出專營權給九巴和中巴 ...

  7. 1.1巴士總站內掉頭. 1.2迴旋處或道路盡頭掉頭. 1.3道路中途借助其他道路或專用掉頭處掉頭. 1.4直接在路口掉頭. 1.5倒車. 2圖集. 3相關條目. 4註釋、參考資料. 掉頭方式. 巴士總站內掉頭. 在巴士總站內掉頭是最常見的掉頭方法,除了返回總站的巴士外,在需要 繞路 的 巴士路線 中也十分常見。 迴旋處或道路盡頭掉頭. 在某些道路上,巴士因路面限制而無法直接在路口轉往另一條道路,需 繞經 位於道路中途與其他道路交界的迴旋處,掉頭後經相反方向再轉往另一道路。 而有些巴士路線需途經一整段道路,原因可能是有關路段是 循環線 的循環點,或運作需要而繞經某路段,而沒有巴士總站可供掉頭。 這些巴士路線需要使用路段盡頭的 迴旋處 或 倒車 來完成其餘路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