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gnci.org.hk › topic › 三十六、病向淺中醫三十六、病向淺中醫

    意思是趁疾病在醞釀或不太嚴重的時候,要抓緊時間治療,不單治好的機會更大,過程也會更容易。 相反,待病情惡化後,所要花費的時間與代價也會更高,治好的機會也會大大減少。 話雖如此,人卻往往沒有按理而行,究其原因,亦有其理。 人應病向淺中醫,但人又會認為病情既淺,何須急於一時。 人會以為又會認為,既然病情不重,暫時沒有嚴重地影響生活,目前又沒有生命的危險,可以暫且不理,日後再算。 人又會認為由於病情不嚴重,或許著自身的抵抗力,加上適量的休息,可能會不治而癒,何用費時費事。 若日後病情真的加重惡化,真的到了要處理的時候才處理。 這不單是一種錯覺,更是一種錯誤。 我身在加拿大,加拿大中部的亞省天氣特別寒冷。 由於我的工作,每年也會到亞省,每次到機後,一般都會有人接我。

  2. 陳淑娟牧師 打不還的領教 被「驚恐症」纏繞7星期,淑娟牧師直言:「病痛不是最辛苦,與上帝的關係斷裂才是最辛苦、難過和絕望。」她怎樣越過驚恐,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 翟耀祥 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神中有明天 「我從8樓跳下來,跌至7樓時已後悔自殺。

  3. 2013年12月8日 · 「感到最緊張的就是乘搭港鐵的時候。 由於車廂閘門會定時關上,門邊警示聲一響起,自己仍然緩慢前行的時候,心理壓力直線上升,越難再發力行! 真的很危險。 」陳院牧回憶起這些「危險」片段的時候,表情卻從容不迫,好像是這些事情已經再沒有對她影響一樣。 「還有一次,在街市買餸菜,突然間病發,舉步維艱。 街市人來人往、環境嘈雜。 我聲線又小,無法呼叫。 心只有不斷禱告,求神幫助我! 」不久,果然有一位細心又好心的女士,主動上前問陳院牧是否不適,並主動幫忙陪她步出街市,把她送上的士,連安全帶也幫她扣上,才讓司機開車離開。 陳院牧認為神不單在她危難中給予隨時的幫助,在院牧工作上,自己的病患反而令她更懂得體會病人的感受。

  4. www.gnci.org.hk › topic › 死有何懼死有何懼

    中國人有一句話:“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死之輕重乃在於死的原因也在於生的內容。 人為何而死,人如何而活會決定一個人的死是好是壞、是悲是喜。 在約翰福音十八、十九章中,耶穌將會被賣、被捕、被害,其中有三位重要的人物、有三處提及的地方,每一個人物在每一個地方表達了對死不同之回應。 (一)死而無懼——園中的耶穌(十八章1-11節) 十八章1節提及耶穌說完了話便帶門徒到了客西馬尼園,在十七章耶穌為門徒禱告,在十八章耶穌到了客西馬尼園,根據馬太福音二十六章耶穌是為自己禱告,而禱告的內容是為了面前的苦難。 耶穌知道自己快要被賣、被捕、以致被釘,禱告最後以“願你的意旨成全”作為結束(馬太福音二十六章42節)。

  5. 2013年2月12日 · 黏多醣症患者因身體缺乏能分解黏多醣的酵素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令骨骼關節呼吸道及神經系統等遭受破壞。 歷生小時候病情不嚴重,他說:「雖然手短腳短,關節僵硬,不小心摔倒會葫蘆滾地,隨時沒命;但可行可走,身邊有痛愛他的祖母和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苦難中經歷上帝恩典. 歷生在基督教家庭長大,8歲信主,但真正與上帝相遇,要到16歲中四那年。 歷生升中後視力衰退,開始用放大鏡幫助學習,做功課比人花多數倍時間。 中四升讀會考班,學業壓力沉重,偏偏身體出現嚴重毛病,頸椎壓着神經,加上呼吸道狹窄,須動手術糾正。 手術後,歷生躺卧病床半年,因為喉嚨開了個造口,令他不能說話。 想到往後日子要靠書寫跟外界溝通,而一直讓他最引以為傲的學業被迫荒廢,令他完全陷入迷失狀態,更有一刻想尋死。

  6. www.gnci.org.hk › testimony › 世一朱文佳的恩典之路世一朱文佳的恩典之路

    2023年1月2日 · 1/2/23. 世一朱文佳的恩典之路. 文:《號角》月刊. 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香港殘疾人羽毛球手朱文佳再創歷史在日本奪得世界錦標賽男單金牌的他成功登上男子SH6級單打世界排名第一為香港殘疾人羽毛球寫下歷史新章文佳於東京殘疾人奧運會,摘得一面銀牌,他在球場展現的拚搏精神,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次踏足殘奧,參與第一場賽事心情非常緊張,我祈禱將一切疑慮交托給上帝。 人生的里程碑. 及至決賽,臨出場前他見到顯示牌上自己的名字,他不諱言是有些激動,「我感到自豪亦相當感恩,因為一路走來,無論輸贏,即使最終輸了,但我也沒有太大的感慨,因為臨場表現自己最清楚。 不過我覺得自己其實已經贏了,我擁有的較我失去更多!

  7. 2023年6月27日 · 梁小偉. 27/6/23. 看不見眼前,卻看得更遠之境. 一身長跑選手服飾,架上太陽眼鏡的梁小偉(Gary),由南昌鐵路站走到附近的南昌公園,對沿路的方向、路口,以至風景,都熟悉得很,描述也很細緻,甚至比視力正常的筆者更清楚。. 若非身旁的導盲犬,沒有人會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