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23日 · 要了解自己的個人財產淨值三種方式:簡易版、細算版、個人財報版. 簡易方式. 做法很簡單,就把自己的銀行存褶打開一下帳戶裡多少錢,還有將自己身上的資產(房子、車子、鑽錶、外幣、黃金白銀貴金屬…)計算一下;接者再把貸款債務也結算一下,最後總資產扣除總債務就是自己的當前財富淨值,接下來明年同個時間再計算一次,就可以知道自己今年的理財進步多少。 (image via SalFalko) 細算方式. 搞工一點但更有幫助的,可以把自己當年度的收入跟支出 (如果你記帳的話)拿出來檢視一下,看年度各項支出佔總收入的比例是多少,存了多少錢,花了多少。 只要把比例攤出來你自己一定會收獲,「原來這部份我花了那麼多呀….」聲音就會出現,2013年就會更清楚要如何分配收入。

  2. 2023年3月20日 · 這篇就來分享我是如何分析帳本,不需要複雜的會計分析能力,4個步驟從回顧到抓出新年度消費標準一次完成。 步驟1》排出消費項目. 一般來說,生活費大宗不外乎食、衣、住、行。 我自己習慣是用比較明確的名稱去區分,比如以下幾個常見的項目: 伙食費. 主食:正常的三餐,通常是必要生活費。 副食:三餐以外的花費,偶爾買的麵包、額外想吃的東西。 零食、飲料:一定特別區分出來,不然很容易破表! 日常花費. 交通費:高鐵、台鐵、油錢、公車、計程車費等,我習慣記在一起。 日用品:衛生紙、沐浴用品等。 醫療費:西醫、中醫、看病拿藥。 水&電&瓦斯費 :這三項我會分開記錄,方便控管。 手機、網路:通常是固定金額,在年度分析中才會檢視花多少,是否不符合需求。 房租、房貸:應該是多數人開銷較大的比例。

    • 第5章 損益表
    • 第16章 資產負債表
    • 第24章 股東權益變動表
    • 第28章 現金流量表
    • 第31章 財報基本分析要訣
    • 第38章損益兩平分析與風險分析
    • 第39章股價相關分析 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

    損益表科目: 1. 收益分兩種:跟本業有關的,就叫做銷貨收入(營業收入,營收);與本業無關稱為利得(利息收入,投資收入)。 2. 費用損失也分兩種:與本業有關的,就叫做費用;與本業無關的,則稱為損失。 3. 為了賺取營業收入而產生的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成本,稱為營業成本;其他與經常營業相關的費用,例如銷售、廣告、管理、總務、研發等費用,則屬於營業費用。 4. 營業成本的明細可以從財務報告書中的「重要會計科目明細表」中查到。 5. 想看到營業費用明細,可從半年報及年報中查到 1. 營業費用沒有隨營收大增而大增,表示管理能理控制良好(←但需注意是不是將研發費用縮減)(P.54) 2. 打破產業淡旺季循環:就是觀察當傳統旺季結束時,單月營收不但不跌,反而一路往上衝高。(P.62) 3. 出貨對象如果...

    資產負債表科目: 1. 依照流動性的高低排列,流動性較高的擺在上方,流動性較低的擺在下方。(P.128) 2. 短期投資:如果市價低於帳面價值,就會出現「未實現跌價損失」,作為短期投資的減項。(P.129) 3. 存貨:會計上採取成本與市價相比,如果市價跌破成本價,就要提列備低跌價損失。 4. 折舊的方法是先決定兩個數字:使用年限與處分時的殘餘價值,然後就可計算出每年需要攤提的折舊金額。 5. 每年提列的折舊費用,會轉入損益表,降低當期的獲利。 6. 因此看折舊費用之提列是否合理,可參考相同或類似產業之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之年限。 7. 配發股票股利時,會以資本公積轉增資和保留盈餘轉增資的方式轉入股本,結果增加的是股數和總股本,資本公積和保留盈餘金額則變少,但股東權益總金額並沒有改變。(P.13...

    股東權益變動表科目: 1. 股東權益是由股本、資本公積與保留盈餘這三大項目組成。 2. 股東如果以超過10元面額價格進行認購,溢價的部分就會轉入資本公積。 3. 依公司法規定,必須強制提撥保留盈餘的10%,作為法定盈餘公積。 4. 股東權益變動表每年公告兩次,僅在半年報與年報中出現。 5. 法定與特別盈餘公積都只是保留餘裡面科目的移動,不影嚮保留盈餘總額以及最右邊的股東權益餘額。 6. 員工股票股利是以保留盈餘轉增資的方式發放,因此保留盈餘下降,股本增加,股東權益總額不變。 7. 依法規定庫藏股只能在三種情況下實施。(1)轉讓員工(2)因應認股權或可轉債的股權轉換(3)護盤但必須註銷股本,三者都需要董事會通過。 8. 我國有短線交易「歸入權」的規定,也就是公司內部人對公司股票在取得後六個內再...

    現金流量表科目: 1. 三大類活動:(1) 營業活動主要是指與本業相關,列入損益計算的交易事項。(2) 投資活動與處分或購買長短期投資與固定資產等事項有關。(3)融資活動則包含向股東籌資或配發現金股利、向債權人舉債或清還債務、以及購買庫藏股等事項。 2. 營業活動呈現形式有間接法與直接法。間接法是上櫃公司向主管機關申報財務報表的法定格式。 3. 現金流量表中的折舊費用會被分散在損益表中的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中,損益表上不會直接看出來。(P.213) 4. 「聯屬公司間未實現損益」,看到未實現的字眼,就知道這並沒有實際上的現金收付,所以在現金流量表中得把這筆費用金額調整回來。(P.215) 5. 「權益法認列之投資收益」。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持股兩成以上,對被投資公司擁有重大影響力,雖然公司不一定有...

    1. 各種比率所代表的意義: 償債能力 1. (1) 流動比→最常用的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2. (2) 速動比→分析緊急變現能力 3. (3) 利息保障倍數→分析支付到期利息的能力 4. (4) 營運資金→一眼即可看出短期償債能力 經營效率 1. (5) 應收款項週轉率→愈高愈好 2. (6) 存貨週轉率→愈高愈好。 3. (7) 固定資產周轉率→太低代表欠缺生產力 4. (8) 總資產周轉率→太低表公司沒有充分運用資產 獲利能力 1. (9) 資產報酬率(ROA)→愈高表示經營效率愈好,這項比率應該至少要超過銀行的借款利率。 2. (10)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公司資產能為股東創造多少獲利。(←注意負債高可以墊高ROE) 3. (11) 純益率→稅後純益除以本期營業收入淨額,用來衡量公...

    1. 財務槓桿與營業槓桿的數據,是可以從年度財務偶當之其他揭露事項中找到。 2. 前面提到,總成平分成變動成本(如原料)及固定成本(如機器及薪資)。 3. 固定成本較低的公司,比較容易進入賺錢的狀態。P.312 4. 邊際貢獻是指銷貨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後的餘額。如書中例子:兔子與烏龜的相對速度就是邊際貢獻。 5. 營運槓桿度公式分子與分母差距就在於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愈高,營運槓桿度就會愈大,也就是風險愈高,營業風險增加。 6. 財務槓桿度公式分子與分母差距就在於利息費用,也就是公司利用舉債資金進行投資的成本。

    1. 波段操作必看的就是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 2. 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可簡單判斷一下目前的股價是偏高還是偏低 3. 要找大盤的本益比,可以瀏覽金管會證基局網站。 →購買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 【誠實利益聲明】如果你透過上述網址買書我將能夠獲得一定的回饋金,存下購買新書的資金。

  3. 2023年4月13日 · 原因一:預算,就是別讓自己餓過頭. 不少人都類似經驗:肚子超餓,卻無法馬上吃到東西,身體對食物非常渴望。 比如車子已經開到餐廳附近,繞右繞就是找不到停車位,肚子也就愈來愈餓;或是排隊等餐廳座位,但肚子已經先不爭氣的咕嚕咕嚕叫。 在這種肚子超餓的情況下,有些人會餓到發抖,大部分人情緒也會變不好,容易不耐煩。 終於,漫長的等待可以開始吃到東西了,之前身體不斷發出「我要吃東西」的信號總算得到滿足,當你拿起菜單,或是看到桌上的食物時,回想一下你的本能反應會是什麼? 是不是心中會一股氣要發洩,想要好好的大吃特吃? 不知不覺中,你因此了很多道菜,或是吃下過多的食物,讓肚子撐得難受到要吃胃藥。 而這些行為,其實就跟花錢沒有在做預算一樣,無形中花掉更多的錢。 別在肚子餓時去大賣場.

  4. 2023年3月15日 · 投資好比射箭,若是背後人不斷干擾你,要你快點把箭射出去,可想而知能打中箭靶的機率會變低;同樣,如果你想靠投資累積財富,背後卻定期要繳的貸款利息追著你,你的投資壓力肯定更大,當市場發生風險時你也會更擔心。

  5. 2023年5月1日 · 你需要時間去優化存錢系統,需要時間打造出實現夢想的路。 「存錢是種挑戰,挑戰定力,還有挑戰決心。 「醒醒吧! 存那錢能做什麼? 我知道不少人被潑過這樣的冷水。 當你在努力存錢時,就像爐火上的鐵鍋,燒得正燙,遇到這種冷水都會瞬間冷卻。 沒錯,存那錢真的不能做什麼,重點是, 你不會只存到那錢 。 這世界,凡是巨大的東西,很少是一體成型;不是由各種小零件組成,就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堆積。 你一定要清楚這道理,因為大錢的累積,也是從手中那一點小錢開始存起。 存那錢是無法做什麼,所以你才要比他們都還清醒,了解財富累積的原因,然後堅持地、專注地存出自己想要的未來。 「存錢再怎麼苦,也不會比未來沒錢還苦。 別小看自己的努力。

  6. 2023年3月13日 · 先從簡單的預算開始規劃. 預算就是要能夠在錢還沒真正被花掉之前,就先在紙上或是電子記帳本裡把它給花掉。 不過如果你以前從未做過預算,或是只有在腦袋中簡單估算自己預算的人,剛開始要你做預算比較會不知如何開始,所以我們就先從最簡單的預算開始規劃。 最簡單的預算是什麼? 就是固定支出。 固定支出因為是「固定的」,所以幾乎不用想太多就可以把它們規劃出來。 哪些是屬於固定支出? 舉凡房租、水電瓦斯、手機費用、網路寬頻費用、第四台費用、房貸/車貸費用、大樓管理費、健保費/國民年金….等,這些都是屬於「每個月要繳的錢」,這些錢每個月都固定金額 (比如房租)或是平均起來差不多的金額 (比如水電瓦斯)要繳,所以你要做的只是回想一下每個月在固定支出上所繳的錢,然後把他們列出來就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