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無 電視財務總監林賜長(左)、無 電視營業經理陳慶祥(右)出庭受審。(星島日報,1976年2月27日) 無 電視高層被指貪污事件不斷,除了陳志雲外,七十年代的接連有兩名高層因貪污被捕,最後被判入獄。

  2. 司機罷駛引致港島交通大混亂,可算是中巴由盛轉衰的轉捩點。當時的港英政府於1991年將中巴在1987年取消的12A線(中環至麥當奴道)公開競投,城巴憑著經營屋 巴士業務的經驗,獲得了這條路線的專營權。為引入競爭,政府在1992年延續中巴經營權時,取消中巴其中26條巴士線的經營權,並公開招標 ...

  3. 每當有案要辦,呂樂毋須親自出手,只要跟黑道龍頭說聲交人便成事。 半山灣仔尖沙嘴退休掃物業 呂樂人面極廣,68 年退休時以父母名義,先後在香港半山、灣仔、筲箕灣、尖沙嘴、觀塘和沙田等地區以現金購入當時合共時值300 多萬港元的物業,更一次過買下整幢大廈。

  4. 為杜絕官員可能出現的貪腐,廣東省當局將深入查核去年投資於重點建設項目的3千餘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去向。 《南方都市報》報道,去年廣東的重點建設投資金額高達3030億元,在巨額投資中杜絕腐敗貪汙成了省紀委關注的問題。

  5.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6. 前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表示,維港巨星匯事件至今六年,仍然未清楚誰要為事件問責的政策局長,形容自己是事件的代罪羔羊。 盧維思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如何運用和監管政府包的一億元,不是他可以決定,他只是奉命行事,但之後卻被人質疑。

  7. 逃港(即逃亡至香港),香港又名「偷渡潮」,是指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約有一百萬內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這被認為是冷戰時期歷時最長、人數最多的逃亡事件,史稱「大逃港」。 這是一橫跨三十年的逃亡史,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逃港潮,分別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