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其實產後憂鬱還可以細分為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s)、產後憂鬱症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3種,雖然有部分憂鬱症狀重疊,但在嚴重程度上則有所差異。

  3. 然而,當產婦患有產後沮喪或產後憂鬱症時,究竟會出現什麼心理變化? 媽媽們又可透過哪些方式,進行心理上的調適? 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同了解!

  4. 2020年9月29日 · 什麼是產後憂鬱症?《親子天下》整理產後憂鬱症症狀、持續多久、高風險族群、如何檢測、治療和預防方式,還有「產後憂鬱量表」能立即檢測,讓每位爸媽和親友都能了解。

  5. 2023年12月29日 · 面對產後憂鬱我們可以怎麼做?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過去曾在北市聯合醫院擔任一般精神科醫師的陳亮妤告訴你: 產後憂鬱的影響

    • 產後憂鬱症是什麼?
    • 產後憂鬱症是怎麼發生的?
    • 產後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
    • 產後憂鬱症的主要症狀

    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或 Postnatal depression)是一種在家中有新生兒之後,新生兒父母所罹患的憂鬱症。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每十位產婦中就有一位,在產後一年內受產後憂鬱症所苦。在我們開始介紹前,先來破除幾個關於產後憂鬱症的常見迷思吧 。

    生兒育女是個讓生命產生重大改變的事件,新生命的到來,不只是喜悅,其實同樣也是一種壓力,在生活壓力事件量表中(單一事件最高分為 100 分),懷孕的壓力分數就高達 40 分、新生兒降臨的分數也有 39 分 。因此在懷孕的 10 個月,再加上生產後初為人父、人母角色轉換的過程中,會有很長的時間其實都在經歷重大的壓力事件,因此引發憂鬱症是很有可能的。 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不明,目前認為可能有關的原因包含生理、心理與社會等因子 。舉凡生產時的疼痛、筋疲力竭、懷孕期間荷爾蒙的急遽變化、照顧新生兒日以繼夜的疲勞、產後無法擠出足夠的母乳、產後無法順利減回懷孕前的體重、長輩的教養意見、與伴侶在適應新角色時發生衝突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以下是產後憂鬱症病因研究中歸納出的危險因子:

    產後憂鬱症影響產婦的方式有很多種,可能會在分娩後一年之內的任何時間出現。病程發展速度不一定,可能快速惡化,也可能逐步惡化 。 有 3~8成的產後媽媽會在分娩後第一週 (通常是產後第 3~4 天) 感到有點低落、容易落淚與焦慮。這個現象叫做產後情緒低落 (Postpartum blues 或 Baby blues),是相當常見也被認為是正常的狀況,不需要特別治療就會自行緩解。一般而言,產後情緒低落的症狀幾天內就會消失,不會持續到分娩後第二週。 如果症狀一直持續到超過分娩後第二週,或者距離分娩時間較晚才出現上述症狀,那可能就是產後憂鬱症在作怪了,約有 1 成的產後媽媽會出現產後憂鬱症的症狀。

    持續的感覺到悲傷與心情低落
    對外在世界失去興趣,不再對過去覺得會帶來樂趣的事務感興趣
    缺乏活力,總是感到疲倦
    晚上睡不好,白天覺得睏倦
  6. 產後憂鬱症怎麼辦? 若確定有產後憂鬱症時,建議找身心科門診由專業精神科醫師協助,提供專業的建議與產後憂鬱治療,而產後憂鬱症治療通常有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兩種方式。 藥物治療

  7. 2020年9月29日 · 而有兩成左右的婦女會衍變成「產後憂鬱症」,症狀包含超過兩週持續性的心情沮喪、失眠、食慾不振、失去興趣、極度焦慮、難以專心、經常自責、甚至有輕生的想法,無法照顧嬰孩。(延伸閱讀: 產後情緒低落怎麼辦?新手媽媽這樣做,避免產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