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8日 · 0歲BB都要做運動?. 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人的認知發展有四個階段,而嬰兒時期(出生後28天到滿1歲)是「感覺動作」(sensori-motor)學習時期,嬰幼兒透過感官知覺來學習。. 若可在嬰兒的反射動作消失前,發展其四肢的運作與活動 ...

  2. 2023年5月13日 · 專家5個貼士讓初生BB瞓得安全舒適. 新手父母都必定會經歷「冇覺好瞓」的階段,每次聽到新生BB從睡夢中扎醒的哭聲,都不禁擔心BB是否不舒服、睡姿是否正確……究竟父母可以怎樣協助BB有更安全舒適的睡眠呢?. 以下有幾項集經驗所得的小貼士,希望助家長有 ...

  3. 2022年12月9日 · 專家5個貼士讓初生BB瞓得安全舒適. 新手父母都必定會經歷「冇覺好瞓」的階段,每次聽到新生BB從睡夢中扎醒的哭聲,都不禁擔心BB是否不舒服、睡姿是否正確……究竟父母可以怎樣協助BB有更安全舒適的睡眠呢?. 以下有幾項集經驗所得的小貼士,希望 ...

  4. 2022年7月15日 · 5大類玩具滿足孩子不同的成長發展需要. 首先,我們會將玩具大致分為以下的類別,從而了解不同玩具如何幫助兒童的成長發展。 1) 照顧嬰兒玩具:鼓勵孩子扮演照顧「寶寶」的角色,哄「寶寶」睡覺、餵「寶寶」吃東西。 通過角色扮演中生活化的故事情節和角色,有助延長孩子的專注力,提升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煮飯」玩具:「煮飯」不只是模仿,更是有助發展孩子想像力、同理心和社交技巧的重要遊戲。 透過角色扮演與換位思考,孩子不但能滿足表現自我的欲望,更有助於促進孩子在情緒方面的學習。 3) 積木/拼圖類玩具:玩積木或拼圖類玩具時,需要處理各種步驟或任務,例如由底部開始砌起,慢慢砌到頂部,或由拼圖外框砌到中間位置等。

  5. 2020年4月27日 · 影片中,光媽媽在其店內兩度為走失的孩子尋找媽媽,但光何嘗不是每天都在尋找她的媽媽呢﹗正確點說,是尋找爸媽(片中爸爸只短暫出現一次,且完全不見臉部)。

  6. 2018年10月6日 · 到底當中有甚麼「湊仔的竅妙」呢? 說來有趣,父親為了兒子特別設計了「魔爪(the craw)」遊戲,每次父親假裝伸出魔爪想捉拿兒子時,總能讓父子倆玩得不亦樂乎。

  7. 新來港的陳媽媽除了要適應生活環境轉變,更要同時面對養育三個孩子帶來的種種挑戰。 幸而,陳媽媽其中一個孩子──豪豪就讀本會的幼兒學校,駐校社工李姑娘發現豪豪出現了一些情緒及行為問題,並了解陳媽媽的困境,隨即介入協助,為豪豪輔導,令他情緒和學習方面有明顯的改善,而陳媽媽亦從中學習到各種育兒技巧。 阿萍媽媽. 五歲女孩經常「搣」三歲的弟弟,經駐校社工葉佩雯透過遊戲治療的技巧,洞悉幼童是出於嫉妒;接觸家長後,發現家庭亦有其他支援需要。 三十多歲的母親阿萍2015年來港,由於經濟能力低,加上懷孕並要照顧五歲大女及三歲幼,壓力很大。 阿萍表示:「我初到香港,無論買菜、購物都覺得被歧視,感到無助,同時大女經常欺負細,覺得她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