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三個方法助你建立助人習慣. 如果把幫助別人變成日常,就能把快樂之本帶進日常生活。 但如何把助人養成習慣而不是只是一時興起? 1. 訂立助人時間表. 「跨出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可以把目標切割成是日小任務,從小處著手,說服自己完成這些小事情一點都不難,然後開始做出改變。 而訂立助人時間表是其中一個方法,使目標更加清晣。 2. 不需怕尷尬. 有些人可能會害怕幫助別人後氣氛會變得尷尬,例如讓座時如果對方拒絕好意時,反而會變得不好意思。 其實尷尬又何妨? 幫助別人本質上是一件好事,不需要感到羞愧。 沒有人從來不失敗。 抱著即使鬧笑話也無所畏懼的心,努力嘗試自己不善長的事情也是自我成長的契機。 3. 做一點小記錄鼓勵自己. 記錄自己所成功和達到的目標能增加自我認同感。

  2. 很多人面對面負面情緒時大致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把情緒立即發洩出來,另一個則把情緒壓抑下來。其實兩種方式都是消極..... 27 5 月 【#開心學堂】快樂方程式 ...

  3. 研究團隊會發佈有關2021年度香港人快樂程度和抑鬱情緒症狀程度、探討港人的快樂原因 (心理資本、價值觀、抗疫力、生活質素的滿意程度等) 、及提出具體建議讓香港人更開心。 「香港開心指數」 (原名:整體開心指數)於2015/16年起開始進行。 香港開心指數回升至2017/18年水平. 但抑鬱情緒嚴重化. 每十個港人有三個有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狀. 6.44. 1557人. 整體大眾. 2021年8月. 調查重點. 開心指數上升. 港人的快樂感有顯著的升幅,由2020年的6.16分(10分滿分)升至2021年的6.44分,開心感回復到2017/18年的水。 平另外,港人對外在環境的 整體 滿意程度(共十項因素)亦由2020年的4.62分(10分滿分)上升至2021年的5.11分。

  4. 快樂去哪兒? 「我想要更快樂,該怎麼做?」,大家有沒有曾經浮這問題?大家對於快樂都有不同的想法,也有自己獲得快樂的方式。正向心理學家馬丁.沙利文博士(Martin Seligman)在《真實的快樂》一書中,提出了幫助人們獲得真正快樂的三種元素,恰恰「香港開心D」近年積極提倡的「心理資本 ...

  5. 很多人面對面負面情緒時大致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把情緒立即發洩出來,另一個則把情緒壓抑下來。其實兩種方式都是消極的處理情緒方式。不論是發洩還是抑壓情緒,都會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前者會容易和人發生口角,後者則是容易患上抑鬱症等情緒病,這都是情緒處理不當所帶來的直接後果。

  6. 疫情期間,小朋友唔洗返學,期間最煩惱嘅一定係媽媽。 而媽媽又要返工,又要安排活動比小朋友,仲要照顧長輩,各方面.....

  7. 1. 水龍頭. 俗語話「最危險的地方,就最安全」;相反,「最安全的地方,可能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最近報導指,衛生署到爆發新型肺炎的佛堂進行化驗,發現了洗手間水龍頭手柄,對新冠肺炎病呈陽性。 平時盡量避免用手接觸眼耳口鼻,以免受病感染;洗手時,建議用手背關掉水龍頭;日常清潔時,盡量把水龍頭等這些經常接觸面澈底清潔。 2. 門柄/門摔. 每日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開門。 我們輕易把屋外的細菌病毒帶到家中,無可避免的沾中的地方就是門柄門摔,故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忽略清潔這些地方。 3. 遙控. 日常生活中,遙控也是我們經常忽略的用品,每天靠它開電視以及各種電器,每個人都會按容易污糟。 若然忽略了清潔它,細菌及病毒容易滋生,不幸成為傳播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