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3月3日 · 只挑選珍貴的部分不是「江戶前 」 的傳統,完整且不浪費食材(魚材),而且讓每一部分的魚肉都能發揮到最淋漓盡致的味道,就是師父的好手藝。 收費不能過高,以符合庶民的傳統。

  2. 2017年3月6日 · 我們最快樂的童年回憶,將會是母親煮的蕎麥麵和海帶,而不是穀物麥片和垃圾食物。 我們會找到一個既能享受美味的食物,但又不會吃過量的方法。 但是,因為我們不在日本,於是認為自己大概注定會吃得不好。 我們可能沒辦法吃得像在大阪或東京的人們。 因為不是日本人,怎麼能吃得像日本人一樣呢? 這個想法忽略了一個事實,即日本人一直以來的用餐時間都非常短。 我們往往對我們的飲食模式抱持著聽天由命的態度,否定可以改變的能力,而且這種宿命的心態擴及到個人及更廣大的社會及文化層次上。 隨著我們個人的飲食方式,我們時常說服自己有一樣極為重要的東西在阻止我們吃不同的食物。 同時,我們也對全國的飲食習慣抱持著宿命的看法,假設不健康的「西方飲食」,即攝取高比例的精製碳水化合物,一旦被採用後,就沒有改變或回頭的一天。

    • 麵包千萬不要冷藏1
    • 麵包千萬不要冷藏2
    • 麵包千萬不要冷藏3
    • 麵包千萬不要冷藏4
    • 麵包千萬不要冷藏5
  3. 2018年11月14日 · 美援時代:麵包與牛奶的回憶. 最早的學校供餐,源自 1850 年代歐洲,當時是基於「濟貧」的社會救助傳統,提供午餐給貧困學童,讓他們能在學校獲得溫飽。. 臺灣戰後初期的學校午餐也繼承了這種社會救助概念,在美援的政經背景下開始實施。. 二 ...

    • 多久以前的資料才算歷史?
    • 學歷史有前途嗎?
    • 為什麼研究「吃」,而不是「性」、「政治」的歷史?
    • 有吃過現在已經消失的台灣料理嗎?
    • 研究飲食史,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 飲食史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嗎?
    • 身為一名飲食史研究員,未來的夢想?

    以前發生過的就叫作「歷史」,但是歷史會經過篩選、重新詮釋。例如,以前的人吃了一根香蕉,這沒意義,不會被當作歷史,但如果發生一件革命對現在有影響,當時的人會紀錄它,現在的人會研究它,就會形成歷史。當現代人想解決某些問題,會追尋以前的發展脈絡,從中找答案。

    我其實本來不是學歷史,是在工業專科學校讀機械,但畢業後在相機工廠工作,剛好遇到 1990 年代傳統工業大量外移到大陸,台灣生產線一條條關閉,卻在深圳一條條擴大規模。眼看台灣的工作越來越少、越來越難找,我決定轉換跑道,去學自己比較有興趣的「歷史」。 當時很多人都叫我不要走歷史這條路,因為會找不到工作。但我在準備插班大學歷史系的同時,也已打算未來從事公職。考上台大歷史系夜間部後,一邊修課、打工,一邊準備高普考。三年後,也就是在我就讀台大歷史所碩士班時,考上高考並分發到國史館工作,從此歷史工作就成為我正式的職業。有了這份安定的工作,我在就讀博士班時就能放心選擇冷僻的飲食史領域,專心發展自己有興趣的題目。

    讀碩士班時我在國史館工作,負責管理蔣中正總統檔案,也曾接觸尚未解密的白色恐怖檔案等等,如果我運用這些齊全的史料寫論文,可以很快就畢業,但我的性格不太適合研究政治史。尤其是研究令人感傷的白色恐怖歷史,長期下來恐怕精神會受影響。雖然研究這類歷史是我身為歷史學家的責任,但不會想把它當作畢生志業,所以博士班就確認自己要研究生活史。 生活史的史料需要自己尋找,主要來源為早期的報章雜誌、日記、帳簿、口述歷史。雖然生活包含食衣住行育樂,但在這些史料中,「吃」最常被記錄下來,因為以前的人每天都要消費食物,但一兩年才買一次衣服,蓋房子更不用說,所以就從「吃」來還原歷史生活。

    鹹的醃芒果,你有吃過嗎?台灣有很多鄉土食,但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大家都不再食用,也就慢慢遺忘這些食物,例如「蓬萊醬」。之前研究台南府城的帳簿和連橫的記錄時,發現當時人們在初夏時會買很多芒果,把芒果醃製成「鹹」的醃菜來配飯、或是煮飛魚,這種醃芒果就稱為「蓬萊醬」,我曾經用醃芒果煮鬼頭刀來吃。 另外,我們也把以前大稻埕蓬萊閣、江山樓的台灣料理從文獻中找出來,例如 1923 年日本皇太子拜訪台灣時,江山樓提供哪些菜餚、原料怎麼來。並且拜訪曾在蓬萊閣當學徒的黃德興師傅,透過口述歷史了解料理作法。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餐館願意把這些菜餚商品化,重新打出「台灣料理」的招牌。現在有永豐餘集團的山海樓餐廳願意投入老菜復原的工作,重現這些消失的精緻老菜,例如金銀燒豬、一品鍋,讓現代人也能品嚐歷史的美味。

    雖然討論「吃」大家都很喜歡,但變成學術化的研究領域,就不是那麼有趣,因為要花很多力氣從頭蒐集資料、整理、解讀,最想撞壁的是……還不一定能寫出論文。 研究飲食史要自己設定題材、自己尋找史料來源,從不同種類的歷史帳簿、日記,還原不同階級、地域的生活面貌,找到了還不一定看得懂。清代帳簿會紀錄買什麼、吃什麼,例如寫著買了「雞卵糕」,或是請了「總鋪」來辦桌、一桌花了多少錢、買了哪些食材。看到這些記錄,就會知道一百多年前的人已經有在吃雞卵糕、或是有在辦桌。 但清代帳簿不使用阿拉伯數字,而是一千多年前中國商人通行的「蘇州碼」,而且使用單式記帳法,和現今的複式記帳法不同。早期台灣人的書寫能力不是那麼好,常用簡字、錯字,解讀起來很困難,例如將「雞」寫成「圭」、將「蝦」寫成「虲」。 另外,1930~1970 年...

    日本「味之素」有特別成立「飲食文化研究中心」,之前參訪時看到架上收藏著世界各國的食物史或飲食研究書籍,包含西方、日本、中國、韓國,但裡面沒有一本台灣的。即使台灣對於「吃」很內行,但缺少客觀地、有系統地保存台灣人的飲食生活經驗與智慧,大多是個人經驗的書寫,例如部落客寫著今天吃了什麼排隊美食、什麼下午茶激推。韓國、泰國、日本都把飲食文化當作推展國力的象徵,可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運用於觀光宣傳,成為足以輸出世界各地的獲利契機。 以前人們會全家一起吃飯,聊聊今天發生什麼事,這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場域。但現在大家都自己在外面吃,沒有和家人共食的機會、互動越來越少,造成親子關係變得冷淡。另外,以前的人吃糙米比較不會有高血壓,但現代人卻有很多這種文明病,也可能是飲食變遷的影響...

    在台灣研究飲食史很孤單,這一行不超過 10 個人,因為不會出名,又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耐性。就算學生有興趣,若找不到可用的史料寫論文也畢不了業,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工作很難進展,所以現在我們也運用各種資料庫來研究飲食史。 台灣值得驕傲的是,中研院臺史所在許雪姬教授的主持下,建立了《臺灣日記知識庫》線上網站,清代、日治時期的日記都能找到公開電子檔,讓所有人運用。例如搜尋「碗粿」可以統計古代的價錢,搜尋「鋤燒」可以發現食用記錄大多在冬天。接下來還會新增《熱蘭遮城日誌》,研究時序就能拉到三四百年前的荷據時代。日本、韓國學者都很羨慕,因為他們的學者發現一批古代日記,通常都「暗坎」,沒有公開分享的風氣。 現在不敢說有太大的夢想,只希望用畢生的能力,能做多少就盡量做,就算只累積一點點台灣飲食史資料也好。 本...

  4. 2020年3月10日 · 香港西餐廳決戰夜:這一聲槍響,開啟了竹聯幫稱霸臺北地下社會的時代. 說到用槍,在民國 40 至 50 年代江湖上的兄弟,最倚賴的就是冷兵器的長短刀。. 那個時代的兄弟都是靠拚殺出來的,所以往往有英雄的出現。. 如果沒有智慧與勇氣,根本別談想做 ...

  5. 2019年4月27日 · 在 2016 年中,〈文化資產保存法〉因為修法而有了嶄新的面貌,號稱是 10 年來修法幅度最大、內容最進步的一次。. 此番修法主要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宣示的文化資產保護觀念。. 在新法第 3 條規定中,明確地將文化資產區分出「有形 ...

  6. 2016年11月15日 · 知名喜劇演員天才老爹 Bill Cosby 回憶起當年的盛況,當年他在馬里蘭州的海軍醫院服役,休假時常和未婚妻跑到 U 街約會聽爵士樂,順便到 Ben's Chili Bowl 用餐,他一次可吃下六個招牌熱狗 half smoke(半豬半牛煙燻),從此成為店內熟客。 1968 年 4 月 4 日,39 歲的金恩博士被人暗殺的消息一傳開,全美各地都出現種族暴動,華府是暴動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當晚,非裔人群聚在 U 街,起初要求附近商店歇業,以表示對金恩博士的悼念,但場面立即失控,窗戶被砸,店家遭劫,暴力蔓延,宵禁開始。 由於 Ben's Chili Bowl 對面就是黑人民權運動最重要的組織「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政府當局考量警消弟兄與民運份子都需要維持一個用餐的最大公約數,因此特許它開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