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私人貸款四圍格價可能會影響信貸評級。相信好多人都有呢個諗法:貸款梗係要申請多幾間,格下價睇下邊間最低息!事實上呢個諗法只啱一半,因為每個人申請私人貸款嘅實際年利率都唔一樣,主要視乎申請人嘅信貸評級同埋還款能力而定。
    • 咁多款貸款產品邊樣啱?搵專人提供最合適嘅貸款方案。市面上唔同嘅貸款產品各有特色,千萬唔好因一時心急就隨意申請,其實可能有另一個貸款產品更適合你!有啲銀行亦有提供貸款專員協助客戶揀選最適合自己嘅貸款方案。
    • 銀行貸款批核,其實唔難。有人話問財務公司借私人貸款會易過問銀行借,呢句說話因人而異。事實上銀行貸款要求係比財務公司稍為嚴謹,但對大部分人嚟講並唔難,以渣打「分期貸款」為例,基本要求只係年滿 20 歲或以上之香港永久性居民,每年固定收入達 HK$96,000 或以上就可以申請!
    • 盡早解決財政問題,千其唔好拖。財政問題其實就好似疾病咁,如果開始時唔理佢,採取拖字訣,就會愈來愈嚴重,一定要病向淺中醫!一直拖延嘅話欠款會愈滾愈大,到時就要以更高利息借更多嘅錢先解決到問題,不如趁一開始未算嚴重時,就要盡快處理!
  1. 2021年6月1日 · 以一個月入$20,000的打工仔為例手上擁有數張信用卡如果借貸長期欠超過$20萬每月的Min Pay可能也去到約$5,200或甚更多,感到還款非常吃力。. 這是由於長期沒有妥善理財積存下來的問題,但並非沒有解決方法。. 你可考慮申請結餘轉戶,結餘轉戶是 ...

  2. 2024年5月23日 · 總結:私人貸款能伴你及下一代達成不同人生目標. 生命的延續是很奇妙的,你或你的下一代都會有自己想行的路。.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走一樣的路,到外國留學、創業、結婚、生小孩,可能有部分相同,又或者完全不同。. 但在人生不同階段遇到周轉問題 ...

  3. 5 天前 · 於2023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經網上申請渣打「分期貸款」結餘轉戶計劃,更可享冬日限定優惠。 「結餘回收」一次過清除所有卡數、分期及結欠 渣打結餘轉戶計劃幫您一次過回收所有卡數、分期貸款,仲可以清埋信用卡分期付款!

    • 裝修要幾錢?
    • 裝修是否必須一次過找數?
    • 私人貸款攤長還款期 助你早裝修早享受

    裝修並沒有劃一價錢,2020年消委會報告亦指出,即使索取承建商報價,報價單也未必清晰列出細項收費。因此所謂裝修預算只能以市面上的裝修案例找出一個約數。以現時裝修案例計算,最基本的全屋裝修,連清拆舊裝修與廚廁,平均每平方呎大約HK$850。至於豪裝預算就沒有一定,完全視乎屋主要求。 以這個計算方法,一個350呎單位裝修約HK$297,500,一個700呎單位裝修約HK$595,000。留意這只是參考價,實際價錢請自行找報價,相差可以非常大。

    裝修洗費動輒幾十萬,不少裝修公司有提供分期付款方案。然而分期付款方法每間不同,比較常見的例子是分4期,首期是細訂+大訂(普遍40%)、開工後付第二期(普遍30%)、開工期間付第三期(普遍20%)、完工後付第四期(普遍10%)。分期比例和期數每間不同,不過大部分款項都需要在前期(首期與第二期)付清,用以買材料和防止有汗出沒糧出的爛尾情況。 因此這種分期只能延長裝修尾期少量款項,你仍然需要事先準備約70% 裝修預算,裝修師傅才會開工,而在工程完成時即要全數付款,欠缺還款彈性。

    若想「真正」分期付款裝修費用,私人貸款是更有彈性的選擇。以渣打「分期貸款」為例,同樣的HK$700,000裝修預算,貸款期60個月,每月還款額只是低至HK$12,8591! 裝修成本可能每年都在不斷增加中,如你打算裝修,卻沒有足夠現金流,打算儲錢幾年後再裝修,又怕可能到時報價已經遠超現在水平。 1.以貸款額HK$700,000,貸款期60個月,實際年利率為3.97%計算。實際年利率是一個參考利率,以年化利率展示出包括銀行產品的基本利率及其他適用的費用與收費。

  4. 3 天前 · 由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 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營運的安老按揭計劃,旨在讓 55 歲或以上(未補地價資助出售房屋須為60歲或以上)的業主申請。. ^借款人須符合條款和細則內的需求。. 有關詳情請參閱安老按揭計劃資料和相關文件。. 以上並非完整資訊及 ...

  5. 2021年6月28日 · 3個技巧輕鬆管理財富. 致富攻略. 儲蓄? 多半從「減少開支」開始。 這讓我想起 Warren Buffet 的一句名言。 “Do not save what is left after spending, but spend what is left after saving.” 一句話,簡單、漂亮地說出「儲蓄」的重點來。 儲蓄並不是「收入 – 開支」, 而是「收入–儲蓄」 = 開支。 難以儲蓄的朋友,當中不少都犯了同一錯誤-『沒訂下明確的儲蓄目標』。 如Michelle的儲蓄念頭由年頭已經萌生,會偶爾提醒自己減少日常支出,有意無意地節省一角幾毫, 但到了年中,積蓄還是相差無幾。 原來,她沒有訂立過每月的目標儲蓄金額, 令自己清楚知道『每個月可以支出多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