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如果想借高過7成按揭,就需要購買按揭保險,最高可借9成按揭,詳情如下:樓價1000萬或以下住宅物業,可借高達9成按揭;1000萬-1125萬,可借8至9成,但貸款額上限900萬元;1,125萬-1,500萬,可借8成;1,500萬-1,715萬,可借8成,貸款額上限1200萬元
      starpagency.com/了解更多/邊間銀行做按好/按揭成數完全指南-包含各類型物業和入息種類/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1月27日 · 剛買樓打算出租申請按揭時應報自住定出租連租約買樓就一定要報出租在非高成數按揭底下報自住最多可借70%報出租最多借50%決定應取決於首期如果有足夠首期就可以報出租

  3. 2024年3月21日 · 若不套現只轉按現有按揭餘數可用以下按揭成數樓價1,500萬以內最多可借8成1,500-1,715萬最多可借7-8成上限1,200萬) ;1,715萬-3,000萬最多可借7成

    • 經按揭保險計劃承造按揭成數上限
    • 首期點計?
    • 甚麼是壓力測試?
    • 壓力測試例子

    在政府推出的「林鄭Plan」之下,放寬不同樓價的樓盤在按揭保險下可承造的按揭成數上限,樓價HK$800萬以下的新盤,最高可以承造90%按揭,因此新的按揭成數計算方法如下: 僅限申請時:(1) 所有抵押人於申請時並未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2) 所有申請人須為固定受薪人士;(3) 與現時按揭保險計劃的安排一樣,若申請人於申請按保計劃時已經擁有或提供按揭擔保予一個或以上未完全償還按揭的物業,其供款入息比率上限須下調。

    假設購買HK$800萬住宅物業,銀行又估足價,首置人士若循按揭保險途徑「上車」,購入已落成住宅物業,最多可按90%,即借HK$720萬,首期需HK$80萬。上述例子只適用於首次置業人士。如並非首置人士,在新政策下購買HK$800萬住宅物業,經按揭保險買樓,最多可借80%,即首期為HK$160萬。不過,即使首置人士有首期,仍未等於可以成功「上車」,記得要睇清楚自已是否可以通過壓力測試。

    根據金管局指引,一般而言置業人士在申請按揭貸款時,必須接受壓力測試。按揭申請人/家庭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ebt Servicing Ratio, DSR)亦具有限制,基本DSR上限為50%;於壓力測試下,假設實際按揭利率上升3個百分點,DSR最高只能為60%。但對首置人士則比較寬鬆,更可說是免壓測,因為即使加3厘息後的壓測不合格,只要DSR仍是50%,仍可敘造最高8成或9成按揭,但其保費會因應風險因素作額外調整。不過金管局亦提醒銀行,如借款人未能通過對整筆貸款的壓力測試,銀行仍須計算借款人在壓力測試的供款入息比率,作為評估借款人還款能力的參考。 因此,部份大銀行如滙豐銀行,則因應新政策發出內部指引,提出若壓測下之供款佔入息比率已超出65%,即使基本供款佔入息比率不超於50%,亦需因應個案...

    首次置業人士

    以上述情況為例,購買HK$600萬單位,承造80%按揭,首期HK$120萬,以P按實際利率約2.5%計,分30年供款,月供HK$18,966;在壓力測試之下,假設按揭利率升3個百分點至5.5%,每月供款升至HK$27,254,如果申請人不是首置,其本人/家庭月入要達到HK$45,423才能達到DSR不逾60%的要求。 對於首置申請者來說,原本通過壓測最低月入要求為HK$51,101,但現時即使不符壓測亦可按足9成,最低月入要求大減近萬元至HK$42,674,亦較承造8成按揭的月入要求低,惟每月供款相應之下必然上升。必須好好評估是否負擔得來,否則難以應付突如其來的經濟環境轉變。

  4. 2018年8月28日 · 香港金管局規定銀行批出按揭成數不可超過60%,但若是首置客及主要收入來自香港準業主在購買按揭保險的前題下均可向銀行尋找更高成數按揭不同樓價可承造的按揭上限有所不同見上表)。 若以400萬元樓價計,最高可借9成,即俗稱的「9成按」。 首置客的定義有二,首先是指從未在香港擁有其他物業的人士;其次指早年持有物業已售出,現時未持有任何物業。 要高成數按揭 需購買按揭保險. 按揭保險並非由銀行提供,反而受保一方是批出貸款的銀行,以保障銀行在批出6成以上高成數貸款時的利益。 申請人需向本地的按揭保險公司申請,包括HKMC(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或QBE(昆士蘭按揭保險)等等。 保費可分為一次性繳交及續保,而按揭保險會嚴格審查申請人的收入證明,甚至較銀行更為嚴格。

  5. 按金管局現行規例購買600萬或以下物業買家最多可借8成按揭因此買家要有120萬現金才足夠支付首期還未計算各種的稅項及雜費。 120萬首期有幾難儲? 根據 統計處的最新數據 ,香港僱員平均月入1.75萬元,即不吃不喝68.5個月或接近6年才能儲到120萬元首期。 現實是你沒有可能不吃不喝,加上買樓少不免要有稅項、經紀費、律師費、裝修費等開支,動輒要花多數十萬。 換言之,一個普通香港人,為置業儲錢十年八載,絕不稀奇,亦難怪父母資助年輕人首期越來越普遍。 儲首期無論如何都是苦事。 問題是,挨過這階段後,人生會更甜還是更苦? 先苦後甜:供樓壓力在通脹下遞減. 先談「先苦後甜」的理據——挨過儲首期階段、成功上車後,每月供款將變成固定而可預期的支出。

  6. 2022年12月18日 · 就算你月入港幣10萬如果無首期你唔會買到樓因為銀行係唔會借樓價的100%比你最近推出的新按揭保險放寬措施讓銀行可以提供最多80%按揭於買價值1200萬的物業買家

  7. 2024年2月7日 · 金管局有明文規定銀行最多可以為一份按揭申請借幾多錢銀行可以借少過規定的上限但不能借超過列明上限。 因應銀行最高按揭成數就能夠計算需要幾多首期。 資料來源: 香港金融管理局 ,更新自2023年7月7日. 有甚麼途徑可以儲首期? 買樓需要龐大的資金礙於香港經濟環境及樓市情況的影響要儲首期並不容易。 香港人用盡方法儲蓄首期,包括工作和投資,買樓人士出盡各種奇招儲夠首期,例如利用父母物業套現、借貸、向身邊朋友集資等。 申報首期來源是按揭機構審批考量之一,銀行一般較易批核申請人的首期是源自於自己的工作、投資、變賣資產等而非通過借貸取得的。 如何改善財政應付首期? 無可否認,樓價高昂使首期變得困難,如希望實現置業目標便要通過謹慎的財務規劃和有效的儲蓄。 保持良好信貸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