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而所有單位皆設有獨立房、浴室和露台,實用性和居住環境較政府廉租邨和徙置大廈理想,成為將來公屋設計典型藍本 [28]。 因此 香港房屋委員會 在1973年4月1日成立後,大部份在1970-1980年代由 香港房屋委員會 規劃及落成的公共邨依照華富邨設計改良而成(例如 麗瑤邨 、 長青邨 、 禾輋邨 ...

  2. 4,232. 单面积. 14.22至36.2 m 2 153.1至389.7 sq ft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 4,2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認可人口. 10,4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地圖. 和田邨 (英語: Wo Tin Estate )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轄下公共邨,位於 屯門區 西北部第54區 興貴街 35號 [2] ,鄰近 菁田 ...

  3. 2024年5月3日 · 香港公共屋邨 (简称 公屋 )是 香港公共房屋 最常见的类别,由 政府 或志愿团体兴建,出租予 低收入市民 。 现时香港提供出租公营房屋的机构有三个,分别是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房委会)、 香港房屋协会 (房协)及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 在2022年12月31日,香港约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24万人)居住于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单位,包括房委会85万个 、房协12万个 [1] 、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大坑西邨 逾1,600个的单位 [2] 。 历史 [ 编辑] 石硖尾邨 美荷楼 ,典型“H”形7层徙置大厦. 粉岭 嘉福邨. 香港公共屋邨发展源自1953年12月石硖尾木屋区发生的一场大火,香港政府为安顿灾民,开始兴建简单实用而租金廉宜的徙置大厦,标志着香港公共屋邨的诞生 [3] 。

  4. 歷史 重建前 油塘邨舊稱油塘灣徙置區,原本興建了23座第三型及第六型徙置大廈(沒有第10、13及18座),分別於1964年至1971年期間落成。 是筲箕灣淺水碼頭村、愛秩序村、南安村及富斗窟村村民經商討後的安置邨 [2]。 1993年至1999年,因應整體重建計劃,原有23座舊式公屋陸續清拆重建。

  5. 天慈邨(英語:Tin Tsz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邨,位於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的東南部,於1997年開始入伙,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後外判予領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邨管理。 天麗苑(英語:Tin Lai Court)是天慈邨內的 ...

  6. 大興邨(英語: Tai Hing Estate )是香港的公共邨,位於香港 新界 屯門中部,是屯門新市鎮第二個落成的公共邨,於1977至1980年間入伙,由工務司署負責設計 [2],現由房屋署直接管理。邨原址是山崗,曾作為青山陶業的採石場,1970年代中,政府將山崗平整以興建公共房屋,並以山崗南面的大興 ...

  7. 簡介. 油麗商場是 油麗邨 的附屬商場,毗鄰 港鐵 油塘站 ,主要服務 油麗邨 、 油塘邨 和 油翠苑 的居民。 同時商場為 房委會 「 東九龍 太古城 」的一部份。 為求「洗脫」舊型邨商場的老土型式,房委會首次規定油麗商場租戶須要提交店舖設計供審批以確保符合要求 [1] ,並規定商戶於晚上11時前店舖門面需要亮燈。 由於商場人流暢旺,商場出租率達百分之百,房委會商業樓宇小組於2011年4月28日通過加設兩個舖位,增加出租面積合共500多 平方呎 ,預計每年可增加30萬港元租金收入,唯只有地下的11號舖已租出,而二樓的空間則未有租出。 商場結構. 商場連地庫共有7層,出租面積3,270 平方米 ,由 康業服務有限公司 管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