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活動斷層定義為:更新世晚期 (距今約十萬年)以來曾經活動過,未來可能會再度活動的斷層。. 圖層開啟後,使用者可於地圖查找到資料分布位置,並可查看資料附屬內容,以鑽井圖層為例,呈現井號、名稱、所屬斷層、取樣方式、調查時間、調查單位、鑽井 ...

  3. 台灣活動斷層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 麓山帶與平原交界處及台灣東部 花東縱谷區域,根據經濟部 中央地質調查所發表之2021年版「二萬五千分之一活動斷層圖」,台灣共有36條活動斷層。

    斷層編號
    斷層名稱
    活動斷層分類
    斷層性質
    1
    2
    逆移斷層
    3
    逆移斷層
    4
    逆移斷層
  4. 2024年4月4日 · 台灣斷層帶分佈圖有哪些台灣地震會非常頻繁主要是位於太平洋地震帶上很容易發生地震災害建議可以先利用台灣活動斷層GIS查詢系統來了解自家是否處於地震斷層附近提前做相關準備規劃也能提升居家安全當然新買購屋也應該透過該系統進行頻估才能將財損風險降到最低。 1. 開啟斷層帶房子查詢GIS系統網站. 透過電腦或手機打開「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台灣活動斷層GIS查詢系統 」網頁。 (連結放在本文末)。 2. 顯示地震斷層災害圖層資訊. 點選網站左上角欄位「 圖層 」設定,展開「 地震資訊 」,並且勾選「 災害性地震、顯示有感地震(近2月)規模4.0以上、小區域有感地震(近2月)規模4.0以上 」。

  5. 台灣 地震帶 主要有三西部地震帶東部地震帶及東北部地震帶 [2] 。 西部地震帶包括整個台灣西部地區,主要係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而引發地震活動,震源深度較淺,由於人口稠密,因此大地震容易造成災情。 東部地震帶係直接肇因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所造成,地震頻率高,震源深度較淺 [3] 。 東北部地震帶係受 沖繩海槽 擴張作用影響,多屬深層地震,並伴隨有地熱與火山活動現象 [3] 。 斷層與地震. 台灣歷年來發生大地震均有地裂、山崩、 斷層 等地殼變動之狀況,如1906年3月17日 嘉義大地震 ,產生 梅山斷層 ,長達13公里,水平變位最大為240公分,垂直變位最大為180公分,並有顯著之地裂及噴泥等現象。

    日期 (utc+8)
    時間 (utc+8)
    震央 ...
    緯度
    1904年4月24日
    14:39
    嘉義
    北23.5
    1904年11月6日
    04:25
    北23.6
    1906年3月17日
    06:43
    嘉義 民雄 参见: ...
    北23.6
    1906年3月26日
    11:29
    北23.7
  6.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臺灣地震列表. 本表是動態列表,或許永遠不會完結。 歡迎您參考 來 。 台灣的地震分布. 這是一個關於 台灣 歷史上主要 地震 的列表,台灣位在 地震 活躍區 環太平洋火山帶 中, 菲律賓海板塊 和 歐亞板塊 交界上。 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mm朝西北碰撞 歐亞板塊 [1] ,造成台灣地震頻繁。 台灣地震帶 [ 編輯] 台灣 地震帶 主要有三:西部地震帶、東部地震帶及東北部地震帶 [2] 。 西部地震帶 [ 編輯] 西部地震帶包括整個台灣西部地區,主要係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而引發地震活動,震源深度較淺,由於人口稠密,因此大地震容易造成災情。 東部地震帶 [ 編輯]

  7. 臺灣的地震帶主要有3處 (如圖): (1) 西部地震帶:泛指整個臺灣西部地區,大致與島軸平行。 主要係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引發地震活動,由於斷層構造多侷限在地殼部分,因此震源深度相對較淺(約10餘公里)。 但由於西部地區人口稠密、工商建設發達,因此每每有大地震發生時都會造成較嚴重的災情。 (2) 東部地震帶:此地震帶之地震係直接肇因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所造成,地震活動頻率最高。 此一地震帶南端幾與菲律賓地震帶相接,並沿臺灣本島平行方向向北延伸經臺東、成功、花蓮到宜蘭,而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延伸至西太平洋海底者相連。 本地震帶南端與花蓮以北區域因板塊隱沒作用,震源深度可達到300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