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釗燮再宣布斷交逐字稿】5 天斷 2 國!吉里巴斯想跟索羅門一起走,:我去留由總統決定 【台索斷交後!索羅門最大省喊獨立】索國民眾不滿索羅門與中國建交,最大省揮台灣國旗喊「省要自治獨立」 (資料來源: 公民廟口 – 立委在做天在看。

  2. 2014年10月23日 · 吳崢過去自認是名古典自由主義者」,在政治上會同意性交易娛樂性用藥合法化婚姻平權等等前一陣子吳崢也因為對柯震東吸大麻一事發表意見而遭到 ptt 鄉民 批評在經濟上則認為要減少政府管制相較於實質正義他更重視程序正義但在他開始關注時事議題之後卻發現台灣要右不右要左不左的」。 台灣好像常說市場機制,但也很常看到國家干預,例如賣菸這件事情上,就很不市場機制啊。 但台灣也很明顯不重視社會分配或公平正義,就覺得台灣看起來很奇怪。 吳崢說,他在野草莓運動後,開始觀察各種選舉。

    • 看誠品書店從小到大,就像陪著誠品長大的我們
    • 吳清友:書店是一種生活美學
    • 世人追求的便宜,其實在變相的打壓實體書店的存在
    • 誠品書店利用「二房東」手法,才有辦法轉虧為盈
    • 誠品書店的商業模式本身,本來就是「不合理」的
    • 書店不像餐飲百貨,書店不帶歧視平等的對待世間所有人
    • 誠品就是一個為書而來的演唱會,重點在聚集的「人們」
    • 誠品已經不是書店,而是一個地標,一個大家聚散離合、深夜籌思默想的居所

    1989 年,第一家誠品書店由台北仁愛路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理念,定位為人文藝術小型專業書店。 1995 年,誠品敦南店搬遷至現在的國泰敦南大樓內。 1999 年,誠品敦南店開始以24 小時不打烊創新模式經營。 2004 年,誠品敦南店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2015 年被CNN 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全球入選的17 間書店之一。 而由於租約到期,敦南誠品即將在 2020 年關店。 雖然誠品書店承諾還會有新的 24 小時書店,但是這個從 1999 年至今未曾關過燈的書店,也終於到了打烊的這一天,感覺更像是一個時代的落幕。

    就像是我們幾天前推送的「實體書店還有意義嗎」這期八分,道長提到了現代人「先去實體書店逛一逛,看到喜歡的書就拍下來,回家網購」的模式,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省錢套路。 雖然這可能會讓更多實體書店走向末路,但也實在無可奈何。 「不過算了,時代大概就是這樣子。」道長如是說。 「不會總有那麼多人和自己的錢包過不去,這個時代不講情懷,也不能怪普通百姓。」這是評論里許多人的心聲。 而龍應台卻這樣評價誠品書店:書店可以只是賣書賣紙賣文具的商店,他(吳清友)卻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學、文化的指標,和對心靈境界的堅持。 誠品的英文名稱「eslite」是由法文古字引用而來,是「菁英」意思,指「努力活出自己生命中精彩的每一個人」。這麼多年來,誠品書店也確實在不分時段地面向所有想要變得更好的人。

    作為一個一天到晚泡在書店裡的人,道長曾很多次講過實體書店的生存難題。 我住在香港,就喜歡逛二樓書店,但是因為店面租金太貴,所以書店都往樓上搬,有很多書店都到了 7 樓、8 樓、11 樓。我現在去的少了,以前每個星期有空的時候,都會去書店。 我覺得這就有點悲慘,本來這個社會就不是那麼多的人看書,但是租金又是那麼的高,他們怎麼生存,怎麼經營呢? 書店最大的敵人第一人是租金,或者是商業。紐約以前有一家很好的書店叫叫 Gotham Book Mart,那個書店本來就在沃爾瑪旁邊,旁邊都是開的珠寶店,猶太人賣珠寶的,租金本來就高,後來就結束了,很可惜。 現在有很多人逛完書店之後會在網上買書,這很常見,很多人在商店看完衣服也會去網上買,這把商店當成了一個樣品,我覺得這也無可厚非,我見過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

    吳清友說過,誠品書店不是商學院的好案例,但是他不僅把誠品書店開到全台灣 40 多家分店,還開到香港、大陸,年營收超 40 億人民幣,成為了亞洲最大的書店。 這時候,書店的收入主要在三部分:賣書、商場、餐飲,而商場才是營利的主要來源,賣書金額僅佔三成。 吳清友還摸索出了一套聰明的做法:讓誠品當「二房東」,除了書店本身的一萬平方米之外,三萬平方米作為商場,全都租出去給其他品牌。由於誠品是人潮的代名詞,時尚精品店和高端餐廳都樂於與誠品作伴。 2012 年,誠品在香港銅鑼灣的希慎廣場成立分店,總面積超過 4 萬平方英尺,成為了當時香港最大、書種最齊全的書店。 2015年,大陸首家旗艦店在蘇州開業。 有人曾問台灣作家楊照,誠品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楊照回答說,「誠品的成功,就是從未想過成功。」

    作為一個常在誠品書店開課的作者,楊照自然對誠品有著非同尋常的感情。他還專門寫文章講過誠品的運營模式: 回到最根本的道理上,書店賣書有一項幾乎無法改變的困窘──無法有效地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每一本書都有固定的價錢,更不可動搖的,是消費者認定既然買回家的是同一本書,在哪裡買就應該都是付一樣價錢的道理。 從這個基本條件看,書店多增加服務,沒有辦法因此而提高書的售價;書店創造漂亮舒服的空間,多增加出來的租金和裝修費用,也沒辦法從提高書的售價上回收。 這和一般餐飲或百貨業多麼不同!人們走進豪華餐廳就有心理準備必須付出比較昂貴的餐費,人們走進提供特殊貴賓服務的精品店,一定知道這裡面的衣服和鞋子皮包會附加上你所享受的服務成本。 換句話說,沒有道理去打造漂亮、舒服的書店,也沒有道理讓書店提供「額外」...

    「第一次看到自己,是當我擁有的金錢超過生活所需之後,覺得錢不是那麼重要。經過誠品賠錢的 15 年,我至少看到了自己對生命態度的誠懇,即便是執迷不悟,不知變通。 其實,我不是一個笨人,但我不想做太容易的事情,而是要做自己認為是有興趣、有意義,或者做一些從來沒有人用這種方式做的事情」。 吳先生要的,是打造一個最公平的美好商業空間。書店最好的地方,就是不歧視。 買一本書的人,和買十本書的,得到同樣的書店空間待遇;甚至不買書的人,也都得到同樣的書店空間待遇。 還不只如此,敞開大門的書店從來不會讓任何人感覺到局促,覺得那樣的空間不屬於我。 多少人從精品店門口走過,很自然地覺得「那不是我們這種人可以進去的」,想要進去時還要看看自己今天的裝扮。 相對的,不管是口袋里只有幾十塊錢的學生,或推著娃娃車走累了的...

    誠品是家書店,但它不是一個單純讓人家買書的地方。 誠品的核心價值,很多想要模仿誠品的人都搞錯了,不是書,不是書擺設的方式,不是書店的設計風格,不是書店裡有咖啡館及其他空間的復合形式,而是誠品聚攏了的人。 誠品讓一些特別的人在這裡感受了特殊的親和與安全與信任。 書、書擺設的方式、書店的設計風格、書店的復合空間,是創造親和、安全和信任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倒過來卻不必然成立,並不是有了同樣的這些因素,就一定能吸引到這些人來。 這些人的認同,這些人的進進出出,創造了誠品的特色.即使在誠品的空間中,他們都是少數,但卻是他們給了誠品不一樣的個性。 進到誠品的人,絕大多數和進到新光三越百貨的人重疊,但誠品就不是新光三越,因為那些少數不交集的人眾,讓即使是也會去新光三越百貨的人,進到誠品就有了不同的心情,甚...

    幾年前,有一個叫《一頁台北》的電影,講的就是在深夜的敦南誠品書店裡相遇的男生女生之間的故事。 故事從書店裡開始,在書店裡結束。影片最後在誠品書店裡面跳的一段搖擺舞,那些群眾演員也是誠品的工作人員。 彷彿這樣一段文藝的、浪漫的、不合常理的故事發生在誠品書店裡面,已經成為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人這樣評價誠品書店:「『誠品』是台灣 20 世紀 90 年代一個獨特的奧秘。它是書店,但其實卻又早已不再是書店,而成為台北文化地圖上的一個地標,一枚記號。‘誠品’之於文化台北,就像埃菲爾鐵塔之於巴黎,它們都帶著城市走往想象和期待的方向。」 現在,大部分人買書都在網上買,或者直接買電子書了,實體書店也就只能變成這樣一種場合:一種帶有文化氛圍的城市坐標,一種提供人與人相聚感覺的場合。 而這從某種程度來說,又...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8年8月27日 · 1948 年 2 月 19 日早晨,台灣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許壽裳被發現倒臥在床上,頸部被連砍數刀,血流遍了臥鋪。 雖然當時警方抓到了兇手,但許家的親友與許多文化界人士卻不認為這是全部的真相,為什麼? 中間有什麼疑點? 透過這篇文章,帶你瞭解後來被視為白色恐怖的起點的本案。 (責任編輯:翁筠茜) 圖片來源: wiki 。 文/路那. 1948年2月19日早晨,一向瀰漫著安詳靜好氛圍、學術氣氛濃厚的青田街,被一連串帶著猶疑的腳步聲給打散了。 那是 青田街六號 許家的女傭王月嬌。 年方18歲的她,是淡水孩子。 她的同事是同樣出身淡水的十七歲幫傭王美昭。

  5. 2018年8月21日 · 主視覺版的視覺焦點,是由外型甜美出眾的演員李劭婕擔綱,她是橫跨劇場、影視的知名實力派演員,有許多經典的舞台劇作品如《Re/turn》、《K24》等,也曾出演電視劇《一把青》和電影《引爆點》,但其實私底下卻是個會為了研究角色而大量做功課的重度閱讀者,也是個革命的日常實踐家。 「革命這個名詞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很遠,可對我來說很近。 」 李劭婕舉例,比方有人反對讓導盲犬上捷運,但應該要有人能為視障者的需要挺身而出,這對她而言,就是微小卻重要的革命。 陳川說,會找這些朋友來演出主視覺,主要也是因為他們平時的生活態度都很像60年代的嬉皮,儘管他們不像是一般人印象中,高唱愛與和平的歐美嬉皮,比較關注本質、土地,但還是有些相通性,比方都會為了社會正義、反殖民主義而站出來。 圖片來源: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6. 2014年11月17日 · 財訊 2014-11-17. 「台灣紡織業在技術上獨步全球,是台灣人的驕傲!. 」甫接任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董事長的詹田,為了讓好技術也有「品牌」加持,希望由政府主導成立一個台灣服飾品牌,結合國發基金與上中下游的廠商合資,找國際知名的品牌專業經理人 ...

  7. 2019年5月29日 · VO 新聞快訊 2019-05-29. 圖片來源: 華人領袖 100 粉絲專頁 。. 職涯規劃遇到問題時,你通常會怎麼解決呢?. 大多數人會自己上網查資料、問問身邊親友,但能獲得的資訊仍然有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近期成立的人才公益平台「華人領袖 100」邀請 50 位 40、50 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