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屋宇署 (英語: Buildings Department , BD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發展局 轄下的 部門 ,成立目的是依照《 香港法例 》第123章《 建築物條例 》及相關法例,改善 香港 樓宇建造和維修的質素,包括監管建築環境(地盤)安全,以及以執法行動對付新建築 ...

  2. 於2017年,該屋苑接獲屋宇署之法定通知,需要進行強制驗樓計劃,而業主立案法團亦開始陸續展開驗樓及大維修招標程序 [3] [4]。 2019年區議會選舉 ,因應本區人口過多, 海福花園 改劃到 翠嘉 選區,諮詢時曾接獲反對意見,但由於 選管會 未有接納,改動加以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1973年,為配合當時香港總督 麥理浩爵士之十年建屋計劃,將當時隸屬市政局的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重組為目前的房委會(但英文名稱不變)、徙置事務處及市政事務轄下的屋宇建設科則合併為房屋 [5];接收了17個政府廉租屋邨、屋建會的10個廉租屋邨徙置

  5. 2013年,屋苑接獲屋宇署的強制驗樓令。 2015年初業主大會通過維修決定,以最低入標價計算,工程開支達1.2億元,每個住戶料最少要付22.8萬元至35.2萬元。

  6. 發展局局長 林鄭月娥表示,已經要求屋宇署派人員巡查馬頭圍道的舊樓,並且在下星期的立法會會議討論強制驗樓細節 [36]。 屋宇署 發言人 表示,塌樓現場鄰近的 馬頭圍道 45G和45H兩幢舊樓結構上有危險,會向法庭申請封閉令。

  7.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英語: New Territories Small House Policy ),俗稱 丁屋 政策,是 香港 新界原居民 的 男性 後人(即「男丁」)獲准在私人土地興建的 房屋 ,為 香港殖民地時期 沿用至今的一項政策。 歷史 [ 編輯] 傳統以來,新界居民均於村落內或鄰近的私人農地或荒地之上興建房屋居住。 而自 英國租借新界 後,有關的傳統一直延續,而以政府向居民批出「建屋牌」或以換地重批的方式進行。

  8. 2008年至2014年擔任屋宇署署長期間,區載佳因應2010年馬頭圍道唐倒塌事件發生,領導屋宇署提升宇安全標準如實施強制驗樓計劃 [16],從而減低宇老化風險。

  1. 相關搜尋

    屋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