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張智霖泰國偷吃 相關

    廣告
  2.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搜尋結果

  1. 旅遊有清單,保安一樣有. 香港人熱愛旅遊,2017年在赴日本、泰國和澳洲等熱門地點的國際旅游上花費的金額高達255億美元 1 。. 這麼多人出外度假,在外遊時保護自己和財產安全就十分重要。. 暢遊外地時,不妨隨身攜帶以下安全清單,防範網上罪行:. 1. 起飛 ...

  2. 香港滙豐. 協助.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Y世代(25-39歲) 網戀騙局偷心又偷金,您會中招嗎? 「我和您一樣,都受過情傷,遇上您真的太幸運了。 「我好想您,您這幾天做了些甚麼? 「我現在人在外國,不能和您見面,剛好攝像頭又壞了,運氣也太差了。 「我這陣子周轉困難,您可以先匯款幫我嗎? 幾千元也行。 不想誤中情騙陷阱? 網戀騙案您要知,更要做足防範措施。 我們幫您了解騙徒的犯案手法,讓您小心提防,以免當局者迷,最終上當被騙。

  3.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免墮 WhatsApp 等通訊軟件的騙局. 2017年至今,香港警方已接獲逾600宗WhatsApp騙案的舉報,受害人的損失總額更超過900萬港元。 而單在2019年首三個月,被騙金額已達270萬港元。 當中,很多騙案都是網絡罪犯盜用他人的WhatsApp賬戶,然後向通訊錄的聯絡人發訊息要求金錢。 由於受害人誤以為是家人或好友發出訊息,所以很多人都會依從騙徒的指示。 在近期一宗備受關注的案件中,一名男子收到「姐姐」用WhatsApp發出的訊息,要求他代買網上遊戲點數卡,然後以炒價轉售給玩家。 他依從「姐姐」的指示,購買共值43萬港元的點數卡,並告訴「姐姐」點數卡的啟用碼,最終發現被騙。 為免墮入同類騙案,您應該注意以下6大守則。 1. 加強保安設定.

  4. 防詐騙三大法則. 電話詐騙和網上騙案日益猖獗,稍一不慎就可能墮入騙局,您還想靠其他人保護自己? 防範詐騙的第一度防線,其實就是您自己。 2019 年,反詐騙協調中心成功攔截的電話及網上騙案金額,超過港幣3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5倍 1 。 而根據滙豐網絡安全調查2020,56%受訪香港人曾經遭遇網上詐騙,當中更有近30%人有金錢損失。 2 不想自己成為「中伏」的一份子? 記著這些重要法則,提防以下台詞,保護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財產。 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 請提供戶口資料及一次性密碼確認身分。 毋須再懷疑了,聽到這句說話,對方一定是騙徒。 緊記,切勿向任何人透露戶口、信用卡資料和密碼等個人敏感資料。

  5. 如何防範「社交工程」詐騙. 電話在晚上10時響起,對方自稱是廣東省公安,指您可能已捲入嚴重的案件之中。. 您的姓名似乎在多份非法進出口的可疑商業合約中出現,當局正懷疑,您可能是從事非法貿易的不法分子。. 來電者開始詢問您的財務狀況。. 他知道您 ...

  6. 為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分,防止市民墜入釣魚短訊詐騙的陷阱,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警務處、香港銀行公會及電訊業界合作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 由2024年1月28日起,主要本地銀行只會使用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發送人 ...

  7. 收到詐騙電話,其實您絕不「孤單」。 如果您真的在恐慌之下交出個人資料,那您就可能已墮入騙局。 根據我們最新的調查指出 1 ,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詐騙目標,26%墮入騙案,平均損失港幣3,800 元。 當中10%受訪者跌下電騙陷阱,平均損失超過港幣1,000 元。 而詐騙電話和假冒官員,更是港人最常遇到的騙案。 調查也反映,X世代(40-55歲)傾向服從權威人物,在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六大常見騙案中,比較容易墮入冒充官員和電話騙案陷阱。 「我才不會上當」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但這樣想,其實會不會忽視了假冒來電的危險? 您可能認為自己才不會像那10%受害人一樣,這麼容易就將資料雙手奉上。 但您以為只是「協助調查」,提供全名和出生日期就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