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彭福公園 (英語: Penfold Park )位於 香港 新界 沙田區 沙田馬場 跑道內圍中央,佔地逾20 英畝 ,由 香港賽馬會 撥款興建及管理,於1979年5月落成時名為 沙田馬場公園 。. 1979年9月18日,當時的 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 舉行週年大會後,宣佈 沙田馬場公園 易名為 ...

  2. 彭福公園 (英語: Penfold Park )位於 香港 新界 沙田區 沙田馬場 跑道內圍中央,佔地逾20 英畝 ,由 香港賽馬會 撥款興建及管理,於1979年5月落成時名為 沙田馬場公園 。. 1979年9月18日,當時的 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 舉行週年大會後,宣布 沙田馬場公園 ...

  3. 彭福公园 (英语: Penfold Park )位于 香港 新界 沙田区 沙田马场 跑道内围中央,占地逾20 英亩 ,由 香港赛马会 拨款兴建及管理,于1979年5月落成时名为 沙田马场公园 。. 1979年9月18日,当时的 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 举行周年大会后,宣布 沙田马场公园 易名为 ...

    • 歷史及發展
    • 圖集
    • 入場費
    • 爭議
    • 外部連結

    沙田馬場興建前,香港島的跑馬地馬場是香港唯一的馬場。隨着香港賽馬運動平民化,於賽馬日期間經常出現「紅旗」高掛(意指「滿座」)的情形。1964年,馬會開始考慮增建一個新馬場,以配合賽馬運動的發展。1971年10月,政府原則上批准馬會於沙田興建馬場。工程於1973年12月全面展開,由日本大成建設為首公司承建。 興建馬場時需要在沙田海進行填海,這是當年香港最龐大的單一填海工程。工程共採土1600萬噸,夷平沙田4個山頭(包括今穗禾苑、新舊九肚、亞公角療養院區域),填出共250英畝土地。填海工程在1974年3月開始,以極快速度進行。在工程高峰期,動用超過700多名工人,以400多輛貨車,不斷將泥頭運到海邊,每7.5至8秒鐘即有一車泥頭倒落沙田海。1976年6月,首座馬房的打樁工程展開。 最終,沙田馬場...

    草地跑道
    彩色大屏幕
    2樓已翻新的公眾席投注大堂,佔地3,700平方米,設兩個巨型電視屏幕牆
    2樓「喜馬當先」餐廳
    公眾席入場費:10港元(沙田賽日或跑馬地雙邊投注賽日適用),如日賽3時30分、黃昏賽6時30或以後,免費入場。
    設有季票及半季票進入沙田馬場會員席範圍。

    2011年中,香港賽馬會為避免投注注項流走至其他博彩機構/城市,開始在沙田馬場附近進行工程及改建,欲把沙田馬場打造成「新世代馬場」。其規劃顯示,除了改建及提升現有看台設施外,另會建一座全新、約9層高的辦公大樓於巴士站的上方。馬會此舉受到鄰近屋苑,包括銀禧花園、御龍山及駿景園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未有咨詢居民,另外擬建的辦公大樓對區內的環境、通風、採光、交通、嘈音及對屋苑部分單位的景觀都有負面影響。其中銀禧花園業主立案法團、御龍山業主委員會、時任立法會議員梁國雄、黃成智、時任區議員龐愛蘭、銀禧花園業主權益關注會及反對馬會興建屏風樓行動組等都對擬建大樓持反對意見,並且為此組織了遊行、示威及簽名等抗議去反映居民的訴求,要求當局擱置馬會申請。 沙田馬場的批地屬於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沙田沙田市地段第13號...

    香港賽馬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馬場及娛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香港馬場跑道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penStreetMap上有關沙田馬場的地理資訊
  4. 康寧道公園前身為 臨時房屋區 ,臨屋區拆卸後獲政府重建成一個以中國傳統特色庭園設計的公園。. 裏面設置了「觀塘昔日圖片廊」,內掛有觀塘歷史相片,展示地區昔日面貌;並在旁貼上簡介、放置展版,介紹觀塘歷史 [2] 。. 2017年,發展局將位於 ...

  5. 公園環繞圓洲角小山綠化地帶興建,佔地1.42公頃,山下公園設有卵石步行徑、遊樂場地和流水景色。 登山小徑可登上山丘最高點,山腰有觀景亭和野餐區供遊人休息,山頂設有觀景地圖及日規,山丘最高點有 地政總署 的三角測量站。

  6. 公園主要劃分為動態及靜態區域,以人工湖分隔公園和香港單車館,靜態區以綠化園景為主,中間提供一個平坦開揚的中央草坪,讓公眾進行不同類型的活動,大草坪的兩邊均有高低不平的小山丘,增加遊覽的趣味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