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2024-05-16. 08:45. CTWANT. 00:00. 醫師被認為是高薪的工作,不過真實狀況卻令人跌破眼鏡。 (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分享. 一般人總認為,醫師是高薪的工作,更有專家表示「醫師月入1、2百萬很正常」,引發一番議論,不過現實卻讓人流淚了。 同為醫師的台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直接在社群平台公開在台大醫院擔任主治醫師的友人的薪水,讓人跌破眼鏡。 網路有一篇投書提到「醫師月薪1、2百萬是正常的」,吳欣岱立刻在臉書回擊,坦言不用自己當過醫師,就知道不是事實,「現在要看房子,代銷看到你是醫生,都會很坦白的說我們這間你買不起了」。 m2美度★新客限定★單一任選618.

  2. 2024年4月28日 · 2024-04-28. 19:57. 責任編輯 尹煒翔. 00:00. 有醫學研究指出,射精的次數和罹癌機率有關。 (示意圖/Pixabay) 分享. 男性的「排毒」頻率,到底會不會影響器官的健康度呢? 美國先前一份研究顯示,男性每月射精21次以上,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將比每月射精4到7次的人低,也有一名泰國醫學專家指出,男性性器官的健康度,關鍵在於「保持管子乾淨(Keep the pipes clean.)」。 根據泰媒《 泰國頭條新聞 》報導,朱拉隆功大學醫學院「新發疾病健康科學中心」主任提拉瓦博士指出,男性到了一定年齡後,將會面臨前列腺肥大和潛在的惡性腫瘤問題,可能導致尿頻、尿急、尿不盡等問題,甚至恐影響血液黏稠度及心腎功能。 賀! 高躍力獲2024世界品質獎🏆金獎 成長必備好吃又安心.

  3. 2024年5月9日 · 疾管署昨(8日)表示,考量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經召開專家會議決議,自5月19日起解除口罩禁令,調整「進入醫療 (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改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 針對口罩令全面鬆綁,醫師黃立民提醒,雖然未來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但下列4種情況仍建議配戴口罩,第一、前往像是癌症病患、新生兒或產婦等免疫力較差的族群病房;第二、前往感染科、胸腔科、家醫科等呼吸道科別就醫候診;第三、進入醫院電梯等密閉式空間;第四、前往人潮眾多的醫院美食街。 另外,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口罩令鬆綁的意思是「你還是可以戴」,「像我戴了帥三倍,感染機率也小好幾成,一定是繼續戴的。 真是悲哀,這種事情你還得先說明,因為一定會有假裝看不懂的人找麻煩。

  4. 2024年5月9日 · 小兒科醫師林智葳分享,日前在幫男童檢查生殖器時,媽媽在旁邊脫口「我只看過成人版」、「我看過的都是比較大的」,讓他忍不住直呼「也太敢講了」。 林智葳昨(8日)在粉專《醫心葳你Wei醫師~林智葳醫師》表示,診間幫一個一歲多男寶寶看完診後,媽媽突然說男童私密處似乎怪怪的。 媽媽說,「醫生,他好像最近很常會去抓他的GG耶,我看了一下感覺有點紅,你可以幫我看一下嗎? Video unavailable. Watch on YouTube. 在檢查時,媽媽在旁邊補充,「醫生你幫我看一下,我真的看不懂,畢竟我沒有。 醫生他這個正常嗎? 我只看過成人版本的,這個我真的看不懂。 醫生再麻煩你了,這麽小的我真的沒看過,我看過的都是比較大的。 林智葳當下故作鎮定,不過心裡想著「好敢講」,而整個過程爸爸也都在旁邊。

  5. 2024年5月5日 · 快訊. 首頁. 健康. 分享. 複製連結. 聚焦真相/兒科醫招聘率跌至6成 醫療失衡孩子誰顧. 2024-05-05. 06:00. 東森新聞. 00:00. 小兒科人力荒尤其嚴重。 (示意圖/東森新聞) 分享. 近年四大科醫師人力荒,小兒科尤其嚴重,少子化後孩子越發珍貴,卻越來越多小兒科醫師離開崗位從事醫美,長此以往會有嚴重的醫療緊縮現象,擠壓孩童就醫權利。 診所一開坐滿小孩,叫號機數字飛快跳轉,等到看診已經1小時。 賀! 高躍力獲2024世界品質獎🏆金獎 成長必備好吃又安心. 從小朋友的嘴巴耳朵到肚子,細心問診,她是黃立心,小兒科執業25年,多數人不知道兒科診療既費時又費力,相較其他科別,所得酬勞卻少得可憐。

  6. 2024年5月6日 · 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根據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連續30年暴露在PM2.5空汙環境中,罹患肺腺癌的風險,竟然高出癮君子1.044倍,學者點出台中以南空汙嚴重,應該加強衛教及篩檢。. 肺癌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每年新增罹癌人數1.7萬人 ...

  7. 2024年5月11日 · EBC東森健康小教室-母乳. 根據《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的資料,母乳具有多種抗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嬰兒免疫力,保護嬰兒避免感染。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於西元2021年4月8日指出,迄今為止,尚未檢測到透過母乳和母乳哺育而傳播的活性COVID-19病毒(可引起感染的病毒),並建議所有母親繼續哺餵母乳。 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遵循該基金會提供之「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保持寶寶健康與安全的哺乳技巧」,以確保母嬰的安全: 一、保持衛生良好下繼續母乳哺育:餵養寶寶須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把握3W的重要技巧(Wear餵養寶寶時戴口罩、Wash觸摸寶寶前後用肥皂洗手、Wipe定期清潔和消毒接觸過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