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25日 · 整理《女帝香魂壯士歌》再現舞台. 在粵劇鬧劇本荒的時候,有心人都出盡八寶翻找前人的經典名作再作整理令其重現舞台,作為一代名花旦鳳凰女 ...

  2. 2019年6月24日 · 交合之際,與人無異,亦不傷人。. 」這裡的鮫人有了具體的形貌,即為美貌女子的樣子,甚至有臨海的鰥夫寡婦豢養他們,言行舉止與人無異 ...

  3. 2020年9月4日 · 妝抹上濃脂厚粉、塗口紅、畫眉毛,在粵劇的舞台上展開另類人生,這種憧憬與實踐來自於當時一個24歲的紐約華裔女生李沛妍(Eliza)。 旅居香港超過25年的美籍新聞工作者Dean Napolitano,這次放下手上的筆,以紀錄片《六月雪》(June Snow)為華裔面孔、但充滿紐約靈魂的Eliza,記錄她怎樣從平凡的打工者走上粵劇之路,以及探索自我身份的旅途。 第十八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日前圓滿結束,其中一部入圍紀錄片《六月雪》由居住香港25年的美籍新聞工作者Dean Napolitano執導。 「當時知道Eliza一個女生選擇投身於美麗的藝術形式,我覺得已經足夠編織一個很迷人的故事。 」因為一個共同朋友遇上Eliza,Dean認為她的歷程帶給他無形的動力將故事分享。

  4. 2017年2月14日 · 她生於香港一個富裕家庭,父親經營代理「勝家」衣車的生意,更是該牌子衣車在中國東南五省的總經理。 父親有妻妾十人,她是庶室之女,母親是日本人,在她十一歲時因肺病過身。 她說自己性格反叛,母親歿後,被送到上海啟明女子中學寄宿。 由於不懂上海話,在上海唸書遇到不少困難,興趣漸漸轉向唱歌跳舞去,因而認識不少上海名流明星。 1934年,鄭孟霞找來英文《體育周刊》的記者陳高聰做拍檔,參加了全上海舞蹈大賽並奪得冠軍。 初賽在百樂門舞廳,決賽則在逸園跑狗場舉行,她憶述:「會場四周射出強光,一片雪亮。 餐票每兩個人七十元──當年七十元是很厲害的了。 」奪魁後更前赴世界各地表演。 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新聞.

  5. 2018年10月19日 · 羅艷卿的生命力最令我佩服。. 她生於一九二四年,今年已經九十四歲。. 記得我在她九十歲那年看過她的照片,照中的她體態依然豐腴,臉色紅粉 ...

  6. 2019年7月19日 · 2019-07-19. 小蝶. 現時大約六十歲或以上的香港讀者,可能會聽過香港業餘話劇社(下稱「業餘」),因為它在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曾經演出了十六齣舞台劇和廣播劇,以及八十齣電視劇。 在當年資源極為缺乏的條件下,劇社的產量不但非常驚人,而且水準甚高,參加者都是劇界翹楚和劇壇的明日之星。 一九六零年,戲劇前輩雷浩然召集了多位戲劇愛好者出席會議,商討成立一個劇社。 翌年,「業餘」成立了。 除了雷浩然之外,它還由當時的劇壇前輩譚國始和黃蕙芬夫婦、陳有后,以及五位後起之秀︰張清和慧茵夫婦、阮黎明和梁舜燕夫婦,以及陳淦旋創辦。 相信這些名字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吧?

  7. 2020年12月11日 · 2020-12-11. 小 蝶. 去年,我編寫了《重踏香港業餘話劇社昔日足跡》(上冊),記錄了香港業餘話劇社的歷史、社員簡介、演出資料和劇照,將這個在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劇社的事跡盡量保存下來。 我通過採訪20多位社員,與很多前輩結成好友,一直保持聯絡,這是我編寫《重》書的收穫之一,亦是我感到最榮幸的事情。 近日,劇社不少前輩都不約而同地傳送一條影片給我。 那是於1970年由「業餘」演出無綫製作的《清宮怨》電視劇的片段,演出時間距今剛好半個世紀。 我可以想像當這班前輩在半個世紀之後再次看到自己的演出時是何等喜悅。 不是只因為他們可以看到昔日的自己和社友的模樣或重溫當年的演出,而是據說那時有人將無綫早期的電視劇和其他節目的錄影帶全部洗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