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隨着疫情管控措施的有效推行實施,連同特區政府的一系列穩經濟和保就業政策的相繼出台,失業率開始下降,到2022 年1 月降至3.9%。 2022年初新一波疫情阻斷了就業市場復蘇進程,接觸密集型行業在嚴厲的社交距離規定下不得不採取裁員的措施,到4 月失業率回升到5.4%。 其後隨着疫情趨勢性受控,失業率又重回下降通道,目前已降至3.7%左右。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圖1:香港經濟增速與失業率(%)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 3. 商品貿易表現一波三折,服務貿易大幅萎縮.

  2. 疫情反復,經濟增長波折在情理之中。若3 月數據低于預期將拉長政策底到經濟底的時間。烏克蘭 危機仍在發酵,供應鏈衝擊對大宗價格支撑仍然存在。商品價格居高不下會强化通脹預期,加快海 外緊縮步伐,利率脉衝上行將壓制股票估值。

  3. 往前看,短期內疫情仍是影響香港經濟的最重要因素,唯有控制住疫情,才能使得經濟走上正軌。 從中長期來看,香港要積極主動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努力打造科創中心,獲得增長新動力,開創未來新篇章。 一、跌幅收窄與低基數有關. 第三季度香港經濟同比增速為-3.4%,超市場預期的-5.6%;從環比數據來看,季調後環比上升3.0%,終止連續五個季度收縮的情況。 一個重要原因是前期基數較低。 2019年下半年,中美貿易衝突疊加本地社會事件,使得香港經濟增速從第二季度的0.4%轉為第三季度的-2.8%,相差了近3.2個百分點。 此外,在第三季度,疫情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也有所減弱。

  4. 初值同比上升5.4%,雖低於上半年的7.8%,但仍保持較好的復甦態勢。第三季度增速較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疫情影響有所減弱。一方面香港政府應對疫情的方式和手段有了 很大的提升,包括外來地區抵港人士的強制酒店隔離21 天,按「一

  5. 圖1: 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及其組成部分的貢獻. 資料來源: CEIC,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 隨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取消和恢復全面通關,香港經濟於2023 年迎來復甦,《財政預算案》確認GDP 最終錄得3.2%的實質增長。. 惟不同產業的復甦動力並不平衡,對經濟增長貢獻的 ...

  6. 拜登勝選後,首要任務是控制美國國內疫情、重啟經濟;中美經貿摩擦或有機 會緩和,雙邊對話可望加強。 但美國對華遏制打壓的態勢估計很難扭轉,在短期內取消

  7. 往前看,短期內疫情控制仍是影響香港經濟的最重要因素,中美關係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其他風險因素亦值得關注;從中長期來看,唯有把握好國家的大政方針,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才能取得經濟增長新動能。 一、低基數和疫情影響減弱是主因. 第一季度香港經濟同比上升7.8%,好於去年第四季度的-2.8%,也遠超市場預期的3.7%, 是近十年來最強勁的季度GDP同比增速。 一個重要原因是前期基數較低。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旅遊限制和社交距離的要求令私人消費開支錄大幅下滑,社會整體投資開支也在不利的營商氣氛下急速下降,經濟同比增速降幅達到創紀錄的。 即使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相比於9.1% 7.8%年第一季度仍下跌了近個百分點。 2019 2. 聲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