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20日 · 除了真誠地去接受父母帶給我們的生命力量外,更進一步去感受父母傳遞給我們的愛與支持,在我們身上被擴散與強化的感覺。 此刻的你,會清楚知道,當你朝著系統的方向往前走時,看起來是遠離了身後的父母,但彼此的情感連結,仍然緊緊相繫。

  2. 2020年11月2日 · 給孩子的人生造成不良影響的「有毒母親」、在毫無自覺的狀況下施加精神暴力的「精神虐待父親」、年老父母的照護問題等, 父母本身就形成巨大的壓力,許多人因此身心失調,飽受困擾。

  3. 2018年6月27日 · 自戀型父母總是忽視孩子的情感和欲求,把自己擺在第一,這時孩子就必須扮演滿足父母欲望的角色。 當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欲望,就算只是單純地說出來,也會覺得那是威脅父母的行為—若這種情況一而再的發生,在孩子心裡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孩子無法感受到自身健全與理所當然要有的情感與欲求,把自己的情感和欲求當成是威脅整個家庭的「問題」。 自戀型父母會無視,甚至嘲諷孩子的情感和欲求,例如會說出以下這些話. 「你只想到自己嗎? 「都是你這麼懶惰,讓我們白受這麼多苦! 「你現在是在反抗我們嗎? 「你真是太讓我們丟臉了! 收到這些批評時,孩子會選擇慢慢收起自己的感受,改用父母的標準來評斷所有事情。 擔心自己是不是為父母、家庭帶來困擾,逃避內心的情感,覺得自己的情感和欲求會為自己、全家帶來麻煩,而努力忽視內心的感受。

    • 杜凱琹父母1
    • 杜凱琹父母2
    • 杜凱琹父母3
    • 杜凱琹父母4
  4. 2021年7月16日 · 「爸,我們需要聊一聊。 「這不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嗎? 「不,我說的是『認真地』聊一聊。 去年才在大銀幕前上映的感人電影《父親》,講述著一段藉著褪去的記憶,父親與女兒重新認識彼此的故事。 獨自居住在倫敦的安東尼,隨著年齡漸長慢慢失去記憶,而個性倔強的他,拒絕了女兒 Ann 的關心與協助,不僅將女兒請來的看護拒之千里之外,也把女兒的愛越推越遠。 然而情況愈發不樂觀,面對父親令人擔心的生活狀況,Ann 決定將父親接到自己的住所就近照料。 慢慢將現實與記憶混淆的安東尼,開始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感到困惑,也逃不過最令人鼻酸的那幕:望著最親近的女兒,安東尼卻怯生生地地問:「妳是誰?

    • 為什麼我不自信?
    • 從不自信到自信,首先要做到這一點
    • 如何在否定和質疑中保持自信
    • 延伸閱讀

    「我只有這樣做,媽媽才不會傷心」以前做一檔電視節目,一個女孩向我訴說她的「不快樂」。她 30 歲,非常漂亮,受過良好教育,工作也不錯,是很多女孩子羡慕不已的物件。但她說自己每天都活得特別的緊張和焦慮。「我一點都不快樂。」 為什麼?我問她。 「我覺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沒用,我覺得不論我怎麼努力,我媽媽都不滿意,她總覺得我沒有達到一個更好的狀態,我非常的不自信…生病了,也要咬牙忍著去工作;要對所有人都謙和,要對領導如何如何,要對朋友如何如何,不要考慮你自己。我一直是按照媽媽所說的方式去做的,但我真的越活越覺得不快樂。」 其實這個女孩 8 歲時,媽媽就去世了。從 8 歲起她就獨自一人在這個世界上學習一切,內心一直特別恐懼。「我特別害怕別人否定我,因為別人否定我就會討厭我,討厭我就會攻擊我,沒有人保護我...

    (1)允許自己真實的表達 一個人能不能快樂以及順利的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基礎就是安全感。安全感組成的第一部分就是鏡像。成長初期,這個鏡子就是我們的家庭、父母。你笑的時候,鏡子裡的人給予你的是微笑,你就是被允許的和真實的。你哭的時候,鏡子裡的人給予你哭泣或悲傷,你也是允許存在和真實的。 一個 8 歲失去媽媽,爸爸也不管的小孩有討好他人的傾向難道不對嗎?如果他不那樣做的話,那他 8 歲時就被這個世界滅掉了。父母是否在成長初期給予孩子情緒的允許和呼應,決定了我們是否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我有個朋友,跟主管一見面,一點頭一微笑,就會給自己一個評價,「我怎麼那麼的趨炎附勢啊,我怎麼那麼沒骨氣啊?」因為她的感受是不允許被真實表達出來的,就會轉向對內攻擊。 人最寶貴的就是真實感,因為真實感會讓你感覺自己...

    (1)檢視生命中的早期重要人際關係 回顧和檢視一下我們早期的重要的人際關係:是不是有一些問題存在,是否有對自己不恰當的評價。例如由媽媽的悲傷或者爸爸的焦慮而引發的一些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過於嚴厲?簡單粗暴?這些都可能是會在你成年之後,引發你不自信的一些隱患。 (2)自我識別 自我識別就是你的自我評價是不是真實和客觀的。朋友親人的觀察都是帶有情感的,價值偏差的和自我的價值判斷。他們的這種自我識別未必真實和客觀。可以借助一些專業的心理測評,或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給你觀察得出來的更客觀的結論。 (3)自我建設 1. 能力建設 你學的東西越多,你去面對突發的應變的這種技能就會越充分,你內在對於自我的安全感就會越良好。 1. 體能建設 如果你連續 3 天都失眠,我們會因為情緒不穩定而去做了一些不太恰...

    沒自信的孩子都有個控制狂父母?9 種負面性格對應的 9 種「家庭教養」 7 個讓大家更喜歡你的肢體語言:「咬緊牙關」能讓你看起來更有自信 不幸福的家庭影響力很大,交友、感情不順利是因為我們都得了「父母病」 (本文經合作夥伴 KNOWING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一個人不自信的根源在哪裡?3 點帶你看透你的「不自信」〉。圖片來源:《上流社會》劇照。)

  5. 2017年11月22日 · 我愛你,爸爸。 我很幸福,謝謝你們,永遠都是最好的爸爸媽媽。 孩子看到父母天天吵架,只會覺得愛情、家庭是一件沉重的負擔。離婚沒有想像中可怕,如果分開能讓彼此快樂,毋須 死守家庭的表象;只有發自內心快樂的父母,才能帶給孩子真正的 ...

  6. 2018年4月26日 · ,15歲,來自暖武裏,從事賣淫一年,父親去世,母親失業,夢想成為警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