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楼上波子声 ,又称 夜半波子声 、 楼上拉凳声 ,是一种在 建筑物 里常见的 现象 ,身处建筑物里的人会听到上层发出类似拉动家具在地板磨擦的声音;有些时候,上层会发出一些“滴滴”声,像有一颗或多颗 弹珠 跌落在地板的声响。 由于声音一般较小,在安静的夜晚较容易发觉,以致楼上波子声一度成为城市的 灵异故事 题材之一。 香港科学家 曹宏威 曾在《 恐怖热线 》中,解释过波子声可能只是上层 水管 变动传来的声音。 由于水龙头突然的开关,所连接的水管内水压会骤然变动,管内的食水会产生 水锤作用 。 如果水锤作用很大的话,喉管会震动,当传到大厦墙身,震动声便会化成波子形成物品撞击的声音。 香港房屋署 的刊物亦持此论,指“波子声”是因为水掣突然开关时,压力令喉身震动并传至墙壁所致。 [1]

  2. 土木工程署 事後調查發現,觀龍樓有水渠滲水,大量污水和雨水滲入山坡中,但肇事護土牆的厚度只及設計圖則的六分之一 [2] ,引致連場豪雨後不勝負荷而倒塌。 影響 [ 編輯] 慘劇發生後,觀龍樓D座部分地基外露,D座和E座的2000戶居民需疏散 [1] ,以策安全。 而由觀龍樓通往 科士街 球場的樓梯,受山泥傾瀉影響,部分地基外露,需封閉一段時間進行修葺,現時仍在使用中。 其他資料 [ 編輯] 1994年7月,香港的天氣極不穩定;7月21日至26日,與一道 低壓槽 相關的惡劣天氣影響香港及 華南 沿岸地區;其中7月22日至24日三天內, 香港天文台 共錄得611.2毫米雨量,是七月份連續三天雨量的最高紀錄 [3] ,整月雨量更高達1147.2毫米,是七月份的最高月雨量紀錄。

  3. 1982年1月9日,廉政公署接獲可靠線報,指分別於1971年11月至1973年3月間落成的葵芳邨出現樓宇結構問題,包括混凝土剝落和牆壁滲水,尤其以第6座最為嚴重。

  4. 2018年3月中,《東方日報》揭發紅磡世界殯儀館對出的隧道自2017年8月已出現滲水問題,工程人員用近半年時間作補救措施,但成效欠佳。 港鐵到2018年2月發現隧道的接駁工程出問題,需鑿開其中一個駁口 混凝土 表面調查,發現內部的鋼筋疑未有完全接駁好和未 ...

  5. 天賦海灣2期溋玥一個價值2,300萬港元的地下複式單位因處處滲水,雖已於2013年6月11日收樓,惟直至一年後的2014年5月仍未可以

  6. 天賦海灣2期溋玥一個價值2,300萬港元的地下複式單位因處處滲水,雖已於2013年6月11日收樓,惟直至一年後的2014年5月仍未可以

  7. 富多來新邨二期於2016年至2017年進行樓宇大維修期間,大廈頻頻出現水浸、滲水,甚至屎水回湧等問題 [1],因業主立案法團與承辦商就維修費鬧糾紛而爛尾,承辦商更拒絕重開兩部已完成大維修的升降機,導致兩部升降機停用超過一年,居民出入大受影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