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日 · 意思大概是這樣的他說拜登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是他的優點在於不會變成強勢領袖要牽制他不難但是特朗普再選上卻可能會成為如日中天的強勢領袖無法被他們控制或影響。 我想這篇為我提供了答案,他們排斥的是剛強形象,野性難馴的政客。 可以推斷他們也會反對普京。 這些強人不一定是專制獨裁者,他們理想的領導者是一個會對世俗的道德勒索,或者是知識界領導的輿論壓力輕易屈服的人。 用古中國來比喻的話,就是一個喜歡聽士大夫的諫言的皇帝。 他們會認為,像拜登這種人當政下,有可能是一個讓壓力團體知識分子們可以指點江山的環境,而普京與特朗普,明顯是不會屈服的強勢領導者。 所以真正對立的兩大陣營,並不是左右翼,也不是什麼自由與保守,更不是什麼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而是對強勢領導的信任,還是希望保持弱勢政治。

  2. 2022年4月3日 · 【明報專訊】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世界的目光都落在逃離戰亂的烏克蘭人身上,關注這場戰爭帶來的烏克蘭難民潮和人道主義危險。 但戰火之下,逃亡的不只是烏克蘭人,還有大批俄羅斯人離開自己的國家,筆者透過電話訪問了一些已逃亡異地的俄羅斯人,他們有的不滿京發動攻擊,曾參與反戰示威;有的從事傳媒工作,擔心新法通過後,報道戰事內容有可能被視作傳播俄羅斯軍方的虛假信息,最高判監15年;背上侵略者之名的俄羅斯,其民眾在西方經濟制裁下生活,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3. 2024年5月7日 · 【明報專訊】俄羅斯批評法國總統馬克龍等派兵入烏克蘭的言論為「挑釁和威脅」,周一(6日)宣布屯駐於鄰近烏克蘭地區的海、陸、空軍部隊奉總統京命令,不久之後將作戰術核(非戰略核)軍演以回應。

  4. 2024年5月15日 · 鑑於其46歲的兒子德米特里在最新內閣改組中獲提名升職分管農業的副總理評論普遍不認為帕特魯舍夫是政治失勢但是並不肯定他會保留多少實權有可能是普京一邊提拔其子一邊讓這名政治盟友光榮退休」。 其他政治任命方面總統辦公廳並無太大變動瓦伊諾續為辦公廳主任主要新增人員為前經濟發展部長奧列什金獲委任為其中一位辦公廳副主任。 俄國防部則續查貪,原人事總局局長庫茲涅佐夫落馬,涉嫌在擔任舊職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第八局局長(負責保護國防部國家機密)時收賄,向商業機構提供好處。 (路透社/塔斯社/Politico) (俄軍侵烏) 相關字詞﹕ 強力部門 久明(Alexei Dyumin) 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 普京 俄羅斯. 上 / 下一篇新聞.

  5. 筆陣:美國制裁香港官員 為什麼可變成中美金融大戰?. /文:沈旭暉. 【明報文章】美國制裁港官名單公布後,港府一方面「強烈譴責」美國「卑鄙無恥」,另方面卻刻意淡化制裁影響,說是「不痛不癢」,即使呂復生亦有不及。. 然而據正常邏輯,不會有人 ...

  6. 2024年4月22日 · 即將代表共和黨今秋角逐總統的特朗普被認為暗中放水」,最後關頭未有施壓黨友議員投反對票以免在自己官司纏身以外再生事端令共和黨內部以他為首的孤立主義派迎來挫敗。 總值600億美元(約4680億港元)的《2024烏克蘭安全追加撥款法案》以311:112票通過,在約翰遜所屬的共和黨眾議員中,112人投反對票,甚至多於贊成的101人,但在有份投票的民主黨議員中有210人投贊成票,最終得以過關。 這也是獲通過的4項法案中贊成票數最低者(見表)。 共和黨籍議長稱留待歷史評價. 彭博社形容,這是共和黨內部主流國防鷹派面對奉特朗普為首的孤立主義派取得一次勝利。 屬於國防鷹派的眾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強調,共和黨人不能懼怕自己的影子派系,必須堅強並做應做的事。

  7. 2020年11月2日 · 美國鞏固軍事聯盟的方法之一,是藉國防軍事研發項目對高科技產業發展起着積極作用。 傳統民主黨總是認為民生開支比軍費開支重要,可是在美中角力激烈的今天,兩黨的共識是投入軍事研發項目之餘,也要因應科技競賽和美國盟友保持穩固的合作與協調關係,對於保護知識產權及網絡安全、針對滲透和間諜活動慎選研究合作伙伴,管理敏感技術的出口、分享、轉移等都會有更嚴格的把關。 要考慮人權和貿易重新掛鈎. 在「習近平新時代」下的「一國兩制」,美中在香港的人權、法治、民主這些價值觀的分歧和交鋒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