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3日 · shutterstock. 2020-05-13 15:00. +A -A. 加入收藏. 江小姐長年工作壓力大,不只有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外加鼻子過敏、肩周炎,還有自律神經失調,幾項綜合在一起,讓她在2個月內了15公斤,才40歲的她被醫生判定早衰。 「我一躺下就會吐,晚上根本無法睡覺,自律神經失調讓我過度換氣,呼吸急促,又因為過敏鼻塞,呼吸不到空氣。 我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一個部位出了問題,也不知道從何醫起,那時我跑遍中西醫大大小小的診所和醫院,就是找不到根本的病因。 3成多自律神經失調不自知. 根據研究顯示,在每100人當中,就有30人曾受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只是超過8成以上都不自覺,往往等到引發了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等問題時才去治療病症。

  2. 2022年11月26日 · 但洪金寶是很靈活的胖子喔也是很有名氣成就斐然的武打明星一樣是明星臉大家輕鬆看待就好。 曾在新竹科學園區、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等單位,服務超過30年的楊文科,親眼見證了竹科、中科從無到有的過程。 1980年12月15日,竹科正式成立,彼時擔任竹科管理局科員的楊文科,因積極替廠商解決問題,令許多業者留下深刻印象;例如,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便曾對楊文科的表現,表達肯定。 新竹縣長楊文科在臉書粉絲團上,分享自己年輕時,和兒女的合照。 竹科、中科服務30年留下好口碑 獲延攬加入縣府. 過去的好口碑,讓楊文科在2013年7月退休後,仍不得閒。 時任新竹縣長的邱鏡淳,為了優化新竹縣的投資、就業環境,聘請楊文科擔任縣府辦公室主任,之後更陸續出任秘書長、副縣長等要職。

  3. 2024年5月17日 · shutterstock. 2024-05-17 10:26. +A -A. 加入收藏. 編按:作者是一位平凡的二寶媽,懷孕生產後,各種生活及育兒壓力,讓她不斷靠吃來發洩,衣服尺寸越穿越大,甚至帶著2歲女兒上街,還被誤認為是阿嬤。 直到某天早上,她吃完生乳捲,突然心悸、手抖不已,一直以來放縱自己大吃大喝,才意識到再這樣下去她可能沒辦法好好陪伴小孩長大……。 時間、金錢有限的她,開始在網路爬文,尋找適合且健康的身方式。 過往減肥經驗豐富的她,深知太極端、麻煩的方式,難以持久。 而旁門左道的減肥手段,更會造成身體反撲。 她發現宋晏仁醫師推行的「211身法」,不用秤重、不用計算熱量,只要掌握2份蔬菜、1份蛋白質、1份澱粉,還可以依照自己的食量決定分量,讓身為大食怪的她,開始化為行動,徹底執行。

  4. 2022年8月30日 · shutterstock. 2022-08-30 11:00. +A -A. 加入收藏. 真正的身,不是魔鬼訓練,也不是168斷食,而是面對最真實的自我,藉由飲食重整自己的工作、日常與人生。 AMAZON讀者:「看完這本書,我5周了10公斤! 腦科學身術,佛系但有效! 「試過好多種減肥方法,但都沒有用......」 「總是忍不住破戒,沒辦法堅持節食計畫。 「忍著不吃東西,真的好痛苦。 「減肥一直失敗,我好討厭自己啊......」 相信許多人對於坊間流傳的減重術,都抱有以上煩惱。 但仔細一想,各位不覺得很不可思議嗎? 明明減重的方法這麼多,人們的煩惱卻那麼相似。 其實理由很簡單。 那就是這些減重術都告誡我們「不可以吃這個,不可以吃那個」,卻從來沒教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忍住不吃」。

  5. 2024年5月14日 · 3年暴瘦10公斤失眠焦慮照顧的重荷凌遲著每一日面對丈夫病況之不可逆再多努力仍只餘無力身心碎落的她陷入憂鬱流沙…… 伴著椎心傷悲與潰堤的淚水,鄭秋豫教授毫無保留地坦露她守護摯愛,歷經四年多的心路。

  6. 2018年4月3日 · 老張回到家洗完澡後,想起了好友的玩笑話,便半信半疑地站上了體重計,沒想到自己真的了4~5公斤,老張仔細回想近日飲食,並沒有異常之處,擔憂身體出了狀況的他,隔天便急急忙忙來到醫院,想進行詳細檢查。 醫生在為老張進行檢查後,發現老張是罹患了「肌少症」。 據臺灣骨鬆年會調查,50歲以上青壯年族群,有超過4成5的人深受肌少症所擾,65歲以上的銀髮族,更是每10人中就有1人罹患肌少症。 醫師指出,每個人都會因年齡增長而造成肌肉量減少,但流失的速度則是因人而異。 多數肌少症患者都是因缺乏蛋白質攝取,加上運動量不足,或是營養不足、罹患慢性病等,而加速肌肉流失,罹患肌少症容易導致四肢無力、平衡變差,若本身已有骨質疏鬆問題,更是骨折高風險族群。 老張急忙問醫生說,到底怎樣才能夠知道自己是否罹患了肌少症呢?

  7. 2020年5月14日 · 小路減重紀錄. 年齡:44 ︱ 身高:174. 減重日期:2019/06/17~2019/10/21(126天) 體重從92減到63.6公斤,一共減去了28.4公斤,體脂肪率從30%∼32%(預估值)降了超過一半到12.6%,照片僅調整光線顏色,人格保證沒有使用影像軟體處理修身。 何謂碳水循環? 碳水循環飲食法分高碳日與低碳日(碳=淨碳水,也就是醣類或澱粉與糖),以7天為一個單位,將高碳日與低碳日放入日曆中相互交替循環,這是一種可以為自己特別量身訂作的飲食法。 依照每一個人的個體性(身高、體重、年齡、性別、作息、運動、習慣)來決定3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淨碳水)每日攝取的比例,也可以依照慣性與飲食喜好,來決定自己甚麼時候可以吃碳水,並決定吃多吃少和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