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0日 · 2024-01-10. 上期篇幅太長,一時忘了介紹安達臣道安楹苑、安樺苑及安麗苑三個屋苑的間格及戶型,今期先行補回。 由於在同一發展區內,交通及生活配套都差不多,依最優質單位景觀計,依次為安楹、安麗及安樺苑。 筆者以這次序介紹。 圖1. 安達臣發展區周邊設施及未來發展. 目錄. 安楹苑景觀. 安楹苑單位戶型. 安麗苑景觀. 安麗苑單位戶型. 安樺苑景觀. 安楹苑景觀. 安楹苑與周邊主要道路距離較遠,屋苑東北角是只服務區內的道路安禧街。 估計因預期交通噪音有限,安楹苑單戶是近年少見完全沒有裝設隔音窗、隔聲鯺或減音露台等措施的屋苑。 屋苑西面是山坡下的安泰邨,安楹苑中低層向西單位望遠樓景。 西南面是山坡下的服務設施大樓、瑪利諾中學及安秀道公園,建築物高度較矮,不會影響安楹苑景觀。

  2. 2023年11月14日 · 2023-11-14. 2023居屋推出6個全新屋苑合共9154個單位,比上一期的8926個再多出228個,創推售單位數目紀錄。 四個位於巿區的屋苑,分別為宋皇臺站啟悅苑及三個位於觀塘安達臣發展區的安楹苑、安樺苑及安麗苑,分別提供2,046、1,140、990及1,380個單位。 兩個位於新界的分別為屯門兆翠苑及元朗朗天苑,分別提供518及3,080個單位。 過去數期居屋,可能想吸引人揀選新界屋苑,或因售價所限,房委會都會為較偏遠的屋苑設置三房單位。 今期居屋並沒任何屋苑設置三房單位,但就每個屋苑都有提供開放式至兩房單位。 因此,今期居屋的熱銷情況主要是地區、價格之爭。 前兩篇,筆者介紹了宋皇臺站旁的啟悅苑和未來屯門南延線第16區站附近的兆翠苑。

  3. 2024年1月26日 · 安達臣道發展區範圍甚廣,將來遷入人口眾多,買家最關心的交通問題,在東九龍線由彩虹至寶達的「掘頭路」方案,於上年優化為彩虹至油塘東的「加長版」方案,乘客可以兩邊走,到彩虹或油塘站轉乘觀塘或將軍澳線。 原來的「掘頭路」方案,最接近安達臣發展區的車站是安泰邨與順天邨中間的順安站,或現時秀明小學旁的秀茂坪站。 安達臣道居民往返時都要上落兩級的山坡。 「加長版」方案中間還增設了馬游塘站,安達臣道發展區東邊的居民,例如長實項目及上一期安秀苑的居民可選馬游塘站。 至於今期安麗苑的居民,也可考慮行斜路到馬游塘站,而不用上落兩層斜坡到秀茂坪站。 居屋定價不改 樓價下跌有沒影響? 居屋雖然早在公布時已作出定價,不明就裏的巿民也許認為,去年至今本港整體樓價下跌了約兩成,居屋售價不變豈不是「買貴了」?

  4. 2024年1月24日 · 朗天苑交通. 朗天苑雖然面對一段相當繁忙的路段,但在出入屋苑的交通卻並沒受惠,屋苑附近進出其他區域的巴士選擇不多。 比較方便的有前往旺角的68X、佐敦的268X、沙田的269D和上水的276 / 276P。

  5. 2021年3月22日 · 2021-03-22. 繼「黃馮事件」後,又一專做樓宇買賣的大型律師樓——王潘律師行發生 狀況 。 雖然今次嚴重性比上次低得多,暫時未出現資金被凍結的悽慘個案。 但準業主無時無刻要注意——律師樓原來可以危機四伏,必須緊記自救方法。 去年底香港律師會因帳目問題接管黃馮律師行,令該行銀行戶口被凍結,運作因而癱瘓,未能開票予準業主,他們亦未能順利取得被凍結的資金。 今次「王潘事件」純粹是因為銀行衡量創辦人被捕及案情風險後,決定暫時Block這間律師樓,令到透過這間行進行樓宇買賣的準業主未能申請按揭。

  6. 2021年6月25日 · 2021-06-25. 黃馮律師行被接管事件去年底震驚全城,近日另一間全港二手樓宇市佔率極高的王潘律師行,因為合夥人被廉署刑事調查,遭全港銀行「恐慌式」封殺(Block)拒做生意,惟事件揭露大型銀行處事較官僚,相反中小型銀行靈活作風顯智慧。 王潘律師行被銀行短時間內輪流割席後,新客當然敬而遠之,一眾透過該行進行樓宇買賣的準業主要馬上轉律師樓,銀行按揭才可以順利發放貸款。 但對於手續接近完成,正等待提取按揭貸款的借款人而言,不同銀行處事手法截然不同。 大銀行無論貸款是已批或未批,借款人統統要轉律師樓才可以繼續進行按揭程序,此硬作風不排除會令個別借款人因為成交期死線太近,未能及時轉律師樓而趕不上物業成交,淪為苦主。

  7. 2019年1月27日 · 2019-01-27. 想像一下你去了一個全新的場合,身邊沒有相熟的朋友。 身邊的人士衣香鬢影,穿金戴銀,男的西裝筆挺,配上特色名錶袖口鈕,女的手持名牌包包,指上套上高卡鑽戒。 你身穿便服,手上僅戴了一隻小米手環。 客氣的對話由第三句開始變為互相摸底,到底要講什麼才能不失霸氣? 假設表妹身處這個環境,大概會跟對方談藝術,講品味! 而藝術品投資正好迎合有品味的投資者的需要。 近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透明度提高,收藏藝術品的門檻日漸降低。 現在平民百姓購買藝術品不再遙不可及,隨手購入也可以幾件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有一次歐遊時,同行的友人打趣道:「現在隨便低價購入一幅畫,放在家上掛幾年,說不定畫家成名或者過世之後就升價十倍啦! 」現實上,藝術投資又是否真的只是憑感覺賭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