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老人護理服務 相關

    廣告
  2. 專人免費提供各護老院資訊, 包括各院社之設備,收費等等, 並協助有需要長者申請政府資助. 我們會評估各院社服務水平:是否滿額或染疫等情況. 助你作出最佳選擇.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主理的賽馬會流金頌護老有e道計劃就推出了健康寶iHealth Screen應用程式為長者提供免費自我健康篩檢測試當中包含11個健康課題分別是衰老肌少症風險活動能力自我照顧口腔健康營養記憶力聽力視力情緒健康和失禁。 當完成測試後,應用程式除了會提供測試報告,亦會推薦相關的照顧教育影片,讓長者本人及照顧者掌握更多護理知識及技巧。 如果大家認為測試和影片所提供的知識仍不足夠,或者未能解決到問題,可以透過應用程式提供的社區資源聯絡方式,尋找專業人士的協助。 立即下載「健康寶」: 護老小貼士教學動畫及15個免費網上課程.

  2. 2024年5月8日 · 然而香港社會對於照顧者的身份認知主要仍然集中在被照顧者的子女伴侶這兩方面基本上不把孫輩視為照顧者。. 2017年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發布以老護老基層年長護老者服務需要問卷調查報告》,發現照顧者年齡中位數為70 ...

    • 年中無休的照顧服務
    • 多元化的照顧模式
    • 設有「愛心巴士站牌」
    • 真正實踐「居家安老」

    為滿足社區對長者照顧服務的需要,中心提供年中無休的服務。除了日常星期一至六早上8時至下午6時的開放時間外,中心亦設有延展服務時間,為星期一至六的下午6時至晚上8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的早上8時至下午6時,幫助一些需要延長照顧的長者會員。

    鄧婆婆在本年3月中加入中心的大家庭,她早前已完成社會福利署的安老服務統一評估,在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內也等候了一段時間。當收到中心的通知可以使用服務,鄧婆婆非常開心,立即選用星期一至六的日間照顧服務。她表示,以前整天在家中無所事事,覺得日子很苦悶,如今可以每天到中心與職員及其他「老友記」談天、打「麻將」及參與各樣活動,覺得很充實及愉快,整個人都比以前更精神了! 中心提供多元化的日間照顧服務予長者會員,包括早午餐及下午茶的膳食服務、個人護理服務、社交及康樂活動小組等。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會為會員度身訂造個人護理計劃,提供適當的復康運動及訓練,希望減慢長者的退化過程;再配合護士的護理,社工的社區支援及輔導,以及言語治療師的評估等,希望長者會員能在生理及心理層面上都獲得適當及個人化的照顧。鄧婆...

    中心於本年八月獲九巴捐贈「愛心巴士站牌」,期望透過設置這些與長者生活相關的標示,幫助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營造愉快的生活環境,增加安全感。 巴士站牌設於中心入口的主要通道,旁邊設有木椅,長者們包括鄧婆婆都十分喜歡在此安坐休息,因可喚起他們舊日的生活經驗,減輕緊張的情緒,增添生活話題和樂趣。中心的支援團隊更可在安全及輕鬆的環境下與長者交談,進行訓練和治療。

    鄧婆婆在使用服務前,多全日留在家中,每日生活刻板,缺乏社交活動。來到中心後,她認識了居所附近的老友記,加上中心有群體活動供長者們一同參與,增加了她與別人互動的機會。鄧婆婆更成為中心的開心果,她十分喜歡這個「大家庭」,與其他長者會員一同聊天及進行集體遊戲。鄧婆婆的家人也表示,留意到鄧婆婆在使用服務後,心情更愉快了。鄧婆婆回到家中也會與家人分享在中心的趣聞,不亦樂乎。她十分感謝樂善堂提供如此周到的服務。 事實上,不少長者在使用中心服務後,都會有明顯的改變,由從前較為被動及悲觀,在受到中心歡樂的氣氛感染後而慢慢改變,漸漸變得樂於分享,情緒也會變得穩定。 一般而言,「居家安老」的意思是讓長者能在自己居住的、熟悉社區環境安享晚年,但中心認為當中不能忽略長者與社區的互動及心靈滿足的元素。中心提供了一個舒...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1月3日 · 為減輕照顧者負擔政府現時有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日間及住宿暫託服務不過服務名額合計只有1,155個另外政府於今年10月將低收入家庭護老者生活津貼以及低收入殘疾人士照顧者生活津貼恆常化並將每月津貼額由2,400元提高至3,000元不過有意見指類似津貼的申請門檻過高截至2022年底社署分別向10.5萬名長者及4.1萬名殘疾人士發信邀請他們的照顧者申請津貼但當中只有不足一成人申請及領取津貼。 香港照顧者悲歌:逾半感精神壓力 以老護殘、以殘護殘甚普遍 統計處首公布全港無酬照顧者達16.4萬人 「以老護老」情況恐加劇 長者只能入院舍? 社區照顧名額僧多粥少 在香港居家安老有多難. 01研數所. 照顧者及慘劇. 長者護理. 院舍.

  5. 2022年5月4日 · 現時社會福利署提供的社區照顧服務主要包括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家居照顧綜合家居普通及體弱個案照顧服務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以及供長者以共同付款形式使用服務的社區券」。 不過,據委員會早前估算,2021年院舍照顧需求超過4.8萬個服務名額,社區照顧需求則約2.1萬,院舍需求較社區照顧多一倍。 服務名額方面,據社署向立法會回覆,2021/22年度截至2021年底,資助院舍宿位約3萬個,亦較社區照顧名額共約1.7萬服務名額為多。

  6. 2018年12月26日 · 彈性服務模式 讓照顧者喘息. 複合照護服務的互相調整及配合為使用者及家庭照顧者提供了「安心」的生活。 由於是「小規模」,「小規模多機能」服務單位的床位並不多,最多只有9張,大部分長者都安在家中。 「小規模多機能」以「日間服務」為中心,因應使用者身體狀況,提供各式「居家服務」,擔當著守護的角色。 若在使用「日間服務」期間發現長者情況不適合回家,須由專業照護人員24小時守護,便會安排在院舍暫住。 這種彈性的照顧模式,除了讓長者安心於家中生活,三種服務模式的配搭亦讓照顧者得到休息的機會。 強調與社區的連繫. 「小規模多機能」同時著重院舍與社區有緊密連繫,屬於社區嵌入式照護。 以「日間服務」為中心的模式,除了為長者提供復康及讓機構人員觀察長者的身心狀況,亦是為了讓「長者」與「社區」能有更多互動。

  7. 2021年7月14日 · 加之長期護理服務中心在社區照顧可減少未來香港住宿服務和公立醫院的壓力亦能有效紓解照顧者承受的身心壓力綜合上述原因本港自1977年起便提倡居家安老」、「社區照顧的安老概念如今更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作為安老政策的方針。 而在2010年至2020年期間,當局為身體機能出現中度或嚴重缺損的長者提供的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名額,也累增118%至15,400個。 另在2013年,當局亦推出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即「社區券」)實驗計劃,社區照顧服務的年度經常開支因此在10年間增加兩倍,至2020年至2021年度的38億港元。 目前,本港的社區照顧服務主要分為四類:「家居為本」的社區照顧服務、「中心為本」的社區照顧服務、為照顧者提供暫托服務、為身體機能缺損程度輕微的長者提供預防性服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