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8年5月9日 · 胡志偉 牧師. 「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會單元,並應受社會和國家的保護。 」 (《世界人權宣言》第十六條;《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十三條;《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第383章第十九條。 家庭的重要性是國際人權文件和本地法律肯定的;然而,香港的傳統家庭價值近年來卻不斷受到挑戰,甚至有家庭瓦解的跡象。 特首於2006年10月施政報告曾提及要成立層次較高的「家庭事務委員會」,可惜至今尚未見到任何實質的成果。 傳統家庭價值不斷削弱. 每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來臨,商業化社會提醒我們毋忘消費,只要多消費,就能表達孝心了。 問題是除了一家人一起以消費慶祝母親節,港人更要關注的是如何重建家庭之核心價值。

  2. 2007年1月19日 · 自殺的倫理思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1-19] 胡志偉牧師. 2000年以後,按照「世衛」數據,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於自殺,平均每10萬人就有16位。 自殺成為全球15至44歲首三項致死的原因。 近年來,本港自殺人數不斷上升,在2003年,香港因自殺致命的人數高達1,238人,自殺率達18.2%(每10萬人),高於全球平均自殺率 (16%)。 2005年有調查顯示,15-19歲受訪者中高達28.1%曾有自殺的企圖,情況值得關注。 誤解自殺造成悲劇. 在華人社會中,因著文化對死亡的忌諱,最好是不要提及「死」一字。 此種逃避面對死亡的取向,反使死亡加添了神秘感,莫測高深;更使年青一代美化死亡,誤以為一死就能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痛苦與無奈。

  3. 2007年7月13日 · 胡志偉牧師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開展了對日8年的抗戰,今年為70周年紀念,而12月則為南京大屠殺70 周年。這兩個日子,從 ...

  4. 2006年4月7日 · 胡志偉 牧師. 短期內,香港確實不會被邊緣化;但面對其它內地城市競爭,本港思考會否被邊緣化,不是「自信心」問題,而是居安思危,預早準備,不是常常糾纏不清在內部的矛盾。 最近,本港掀起連番的討論,關於「香港是否被邊緣化」;其實,問題的核心不是簡單地看香港是否被邊緣化,而是如何長遠地建造本港成為持續發展而具競爭力的城市。 從國家的整體發展角度,香港是「一國兩制」下的特區政府,享有獨特的地位,這一方面是內地其它城市難以比較的。 香港,更因著其歷史背景,在全球不少經貿、文化、體育及醫療組織內也有一席位;正是這些無形的「國際聯繫」為香港的重要資產。 面對美日聯手要圍阻中國發展,香港仍是國家面向世界的戰略性窗口。 因此,我們就能明白溫家寶總理對香港的肯定,不認為香港在經濟發展會被邊緣化。

  5. 2005年3月25日 · 胡志偉 牧師 作為新市鎮之一,天水圍社區問題叢生,正如昔日的屯門,反映的正是規劃失誤帶來的後果。

  6. 2005年9月16日 · 胡志偉牧師 三大因素影響著「千年發展目標」落實的成效:不公平的貿易、不足夠的捐助與不健全的聯合國。

  7. 2008年5月30日 · 胡志偉牧師 四川大地震過後,救災是事發後迅速要做的事,然而災後重建卻是漫長的工程,可能要花上三至五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